APP下载

终身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架构及推进路径

2019-09-25勇,陈

职教通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资历立交桥终身教育

邓 文 勇,陈 醒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 300354)

终身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全社会的终身教育学习网络,为学习者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最终形成一个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开放学习、多样化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4年8月18日,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1]目前,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仅涵盖非正规教育的初级发展形态,与理想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实质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构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也是当前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心所在。终身教育作为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其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并需要“渐次推进”的系统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有效衔接、相互沟通是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指标。[2]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在各种教育之间建立良好的衔接与沟通机制,促进各种教育学习机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习者在各种教育之间学习畅通无阻,而职业教育是优先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类型。[3]因此,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就应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原点),通过建立健全与其他各种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与沟通的机制,促进各种教育学习机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但“跨界必须架桥,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4]

一、职业教育“立交桥”的研究现状

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终身教育体系扩展的难点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各级各类教育,我国终身教育发展将呈现各级各类教育渐次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模式,其时序是职业教育为先”(见图1)。[3]也就是说,为助力跨越各种教育之间衔接与沟通的樊篱,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应依据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时序为先”的原则,以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为重要契机,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便捷与通畅的学习渠道,为其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使学习者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与学习体验。这不仅是职业教育“高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新时代下终身职业教育与学习的根本要求。而理论研究是实践工作的先导,现实发展的迫切诉求急需理论研究的同步呼应。

图1 各级各类教育融入终身教育的时序

但目前,将职业教育“立交桥”置于终身教育视域下进行整体或系统探讨的文献还较为有限。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以“职业教育”和“立交桥”为篇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于2019年4月30日),共获得相关文献共83篇。对检索结果分析发现,主题或关键词或摘要中包含“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的论文仅6篇,其中,有2篇探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2篇专门分析职业教育“立交桥”,可见,针对终身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专门研究尚少,还需研究拓展与深化。另外,对上述检索的83篇文献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对职业教育“立交桥”的研究更多地只是从单一维度或单一层面予以探讨,系统分析还较为欠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侧重探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即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搭建教育与学习的“立交桥”,相关文献量为16篇,占上述检索文献总量的比例为19.28%;(2)侧重分析职业教育系统内部中、高职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即在职业教育内部搭建各层次或各级职业教育联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相关文献量为19篇,占比为22.89%;(3)就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点探讨建构职业教育“立交桥”,如面向“产业园区”或“交通行业”、针对“中职升学”或“服务新农村”、基于“学分银行”或“职教集团”等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相关文献量为27篇,占比为32.53%;(4)侧重探讨职业教育在纵向、横向,即围绕职业教育这一中心,研究促进与其他各种教育类型各教育层次之间沟通与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相关文献量为21篇,占比为25.30%。

对此类文献的主题和具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尽管有部分学者提出,在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背景下,应该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并指出需要从其纵向、横向两个纬度建立衔接与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支撑,但是,这种理念更多地只是较为笼统或穿插于部分的章节与内容之中。对于终身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到底应是一种怎样的架构?其重点和核心要素又是什么?针对这些核心要素,应如何采取相适应的路径及措施进行推进?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探索和明晰。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原)点,将职业教育“立交桥”置于终身教育的视域下进行整体思考,并结合已有研究和当前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要求,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探寻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推进路径及措施,这对终身教育与学习环境的建设和终身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架构审思

在终身教育框架下,从教育本质内涵维度审视,以职业教育为分析参照基准,在职业教育内部(纵向维度),可分为学历与非学历两种类别,而对于学历、非学历两种形态的职业教育,依据“层级”进一步划分主要由“定级”和“非定级”两种形态构成,其中“定级”形态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职业教育外部(横向维度),又可分为职业与非职业两种类别,其中,非职业形态的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等三种教育类型。这就意味着,在终身教育视域下,以职业教育为原点,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就必须在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形态之间(即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之间、职业与非职业教育之间)架设相互衔接与连通的桥梁。而在终身教育与学习环境中,学习成果是各种教育、各类学习互通与对接的关键内容,也是评价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成效的基本指标,以职业教育为原点,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就必然要将分属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形态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与互通。除此之外,学习方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范畴,也是影响学习者参与并深入职业教育及其他教育的重要因素,不同理念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之间的分离与不兼容,无疑会阻碍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

因此,若想以职业教育为原点,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从而为搭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强力支撑,沟通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形态是根本要求,互认不同类别学习成果的职业教育是关键支撑,融合不同理念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是基本诉求。那么,立足终身教育与学习要求,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基本架构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条干线、三种要素”——“一个目标”是指以实现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紧密衔接与互通顺畅为根本宗旨;“两条干线”指职业教育纵向、横向两条主干线;“三种要素”指不同本质内涵教育形态、不同类别学习成果和不同理念学习方式这三种核心要素(见图2)。

可见,从终身教育视角审视,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本质是以职业教育为原点,研究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形态之间交叉衔接与互通的一种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立足终身教育与学习要求,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原点),以其他各种教育为重要力量,通过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确立类型多样、内容广泛和机制灵活的教育形式,并且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形态在发展路径的同阶段节点上能通过有效机制实现紧密衔接、互通顺畅,学习者过往的教育与学习成果也能在不同本质内涵职业教育形态之间实现合理的认证与转换,最终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需要,并能借助合适的学习方式,畅通无阻地或无障碍地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教育与学习路径。

三、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推进路径

基于对终身教育视角下职业教育“立交桥”基本架构的分析,为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须围绕“根本宗旨”,紧扣“两条主干线”,依据“三种核心要素”探寻建构相宜的路径及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以资历架构体系为支柱,沟通不同本质内涵的教育形态

资历架构(又称“资格框架”或“资历框架”),是一个跨越不同教育界别的资历等级制度,囊括各级各类不同本质内涵的教育形态,明确了不同资历等级所应要符合的要求(标准),并且以促进各种资历等级相互间有效衔接与沟通为终极目标。[5]可见,资历架构具有衔接沟通不同本质内涵职业教育形态的功能。因此,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以职业教育为原点,构建由不同资历等级及对应不同具体标准所构成的职业教育资历架构体系,不仅有益于促进不同本质内涵职业教育形态的相互衔接与沟通,也有利于为学习者在职业教育、其他教育形态之间开展终身学习架设了便捷、通畅的学习“立交桥”。在终身教育视域下,为致力构建职业教育资历架构体系,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图2 终身教育框架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基本架构

1.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机构,应积极牵头组织行业内相关专家、学者合议论证,明确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历等级要求并依据其要求制定或完善对应的资历等级具体标准。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在2008年,香港政府开始正式推行资历架构——包含7个资历等级,分别为“第一级‘中三/证书’,第二级‘中五/证书’,第三级‘中七/文凭/香港中学文凭’,第四级‘副学士/高级文凭’,第五级‘学士’,第六级‘硕士’,第七级‘博士’”。[6]并且,对应资历等级都制订了“资历级别通用指标”,即对同一资历等级的共性和普适性要求进行说明,指出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知识及智力技能”“过程”“应用能力、自主性及问责性”和“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及运算能力”等,贯通多方面的资历。[7]

2.应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资历质量保证机制。首先,建立健全配套的法规条文,可由“中国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机构、行业协会等,对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机构与部门的资历架构实施要求、组织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并对其进行严格督查和适时考评,细化、规范其资历的认证与评审;其次,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对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所开设的有关职业资格考级的课程进行严格评审,通过评审的课程就准予列入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名册,并通过综合议定赋予其相应学分,而不达标课程则勒令其限期整改或撤销;另外,为方便学生/学员的资历衔接和转换,职业资历相关管理与考评部门,尤其是教育与培训机构应设立和提供专门的咨询部门或人员,就关切学生/学员资历考评、认证与转换等相关问题的咨询提供积极的指导与服务。

(二)以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为基石,互认不同类别的学习成果

诚然,不同类别的学习成果种类繁多、各式多样,要想实现所有类别的学习成果认证与互通绝非易事,但综合我国当前教育和培训所制定、实施的法规制度情况来看,推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应是目前最为恰切的措施。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个人学习积分卡是对学生/学员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记录、存储和兑换以便于查询、考核或任用的一项学习成果管理与认证制度”。[8]由此可见,推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不但为学习者及时记录、存储和兑换个人学习成果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而且也为各种教育和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快速了解和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动态、水平以及岗位匹配等情况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平台,这无疑也有益于进一步促进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形态之间的衔接与沟通。

依据终身教育与学习需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推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基础性工作:(1)应以政府主导为依托,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统筹谋划、建设与推进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尤其要注意积极利用、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并应考虑主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优质职业教育办学和培训机构具体建设推进这一基础性项目建设。(2)以统一和具化学分标准为基本要求,通过广泛调研并在其领域内相关专家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明确不同教育类别学习成果的学分统一指导标准,如明确大类学分统一指标要求、具体类目学分统一指标条件等,从而规范和解决当前不同类别的学习成果学分认证中难以折算、通兑的问题。(3)以构建个人学习积分卡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为重要载体,不断完善学生/学员的个人学习成果档案。作为具体承担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建设项目的社会职业教育办学和培训机构,要积极利用国家权威的大数据库资源,全面、及时、如实收集与记录职业教育办学和培训机构、学生/学员的学习成果,根据统一的学分标准进行及时的学分认证与折算,并将该系统平台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4)以出台配套激励政策为重要举措,激发和推进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的广泛开展。这样,一是对于积极参与或支持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建设、开展的单位给予相应政策优惠或表彰奖励;二是可依据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平台的学习情况,对积极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习者给予费用减免,成果优异的给予嘉奖;三是可根据学习成果转换而来的学分,作为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所需学分的对称性置换参照。

(三)以混合式学习方式为阶梯,融合不同理念的学习方式

当前,传统实体学习空间正在发生富有想象力的改造,随着互联网覆盖和多种移动终端的便捷携带,线上线下空间的融合是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9]“混合式学习”作为当前国际学习领域逐渐被关注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是在对传统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操作学习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并注重发挥传统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具有有机融合不同理念学习方式的精神特质。[8]由此看出,积极运用这一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较好地规避传统课堂学习、网络学习、操作学习等任意一种学习方式的片面性,而且又能有效整合三者的优势,实现三种学习方式信息传递通道的有机联接,这对在终身教育与学习环境中实现职业教育“立交桥”纵向、横向紧密衔接与沟通顺畅无疑创造了便利条件,为学习者进入各级各类教育学习架设了可靠阶梯。为助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促进学习者适应终身教育与学习环境,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应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作为混合式学习方式主导者的教师。首先,自身必须要对混合式学习方式具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并具备混合式学习的意识与运用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增进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知识、理解和积极应用,才是教师作为主导者的必然选择,更是这一学习方式得以推广应用并发挥其价值的重要举措;其次,教师在与学生/学员的人际交互(教学、学习交流)过程当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学员建立对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概念体系,如借助课堂面授、现场实训实习和网络学习及互动等多种方法与渠道,促进学习者不断认识与理解混合式学习方式,并积极通过实践与运用进行持续强化,从而使其真正掌握混合式学习的必备技能,增进其在终身教育与学习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再次,为保证混合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并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教师要适时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对组织开展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进行客观评价,重点应评价混合式学习对促进教育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学习者对此种混合式学习的综合满意度等,并依据评价反馈的信息或结果,适时进行调整。

2.作为混合式学习方式主体的学习者。为顺应“线上线下空间”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终身教育与学习环境,一方面,学习者应主动加强对混合式学习方式的了解与认识,并通过积极练习与应用生成对混合式学习方式的适应与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应注意结合不同的教育与学习需求,依据所处的教育与学习情境选择适宜的混合式学习方式(主要有分散混合式学习方式和集中混合式学习方式)。同时,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或风格,通过教师的指导或他人的协助,实现不同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和有效搭配。

总之,要想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助力个人终身教育与学习铺就便捷的、无障碍的教育与学习通道,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是“突破口”和重要支撑。因此,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为渐次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实现终身教育的理想,我们应根据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时序为先”的原则,并要以更加积极的行动,跨越职业教育内外部衔接与沟通的樊篱,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

猜你喜欢

资历立交桥终身教育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国际视野下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推进模式探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最复杂的立交桥,路痴的噩梦?
香港资历架构和学分互认的理念与运作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