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学习我来帮 学习能力共提升

2019-09-24杨有慧

教育界·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主动性

杨有慧

【摘要】笔者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互助意识欠缺的现状,开展“你的学习我来帮”的同伴互助行动。学生们在互助行动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习力。

【关键词】数学互助行动;提升学习力;主动性

“学习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很多学者认为“学习力”就是指学习者学习的动力、能力、毅力和创造力这四者的综合体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个学生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知识。高年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一部分学生有了互帮互助的意识并开始行动,但有些盲目;也有一些学生有能力帮助别人,但没有同伴互助的意识。因此我希望通过“你的学习我来帮”的同伴互助行动,让学生在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困难的过程中有事可做、有感可发、有责可负,成为能动的学习小主人,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能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在互助服务的过程中共同提升学习力。

一、开展问卷调查,让研究更理性

2018年9月,我负责六年级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最初的一个月,我时常观察学生互助学习的原始状态,发现只有少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会主动帮助他人,有些学困生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会主动问,但也只是问一个结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困生很少交流,以听为主。这样的现状很令人担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同伴互助学习的真实想法,我在2018年10月初向全班27位学生发放了《学习互助意愿调查问卷》,该问卷由7道题目组成,问题采用封闭和开放结合的形式,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7份。此次调查显示,27位中有25位愿意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学生对于数学互助学习有积极的愿望,但不少学生对活动的内容不是很了解,只是认为有同学求助时帮助了他们就是互助学习。一些自主的互助活动比较随意、零散,形式比较单一,不够规范,也缺乏指导和跟进。调查还发现,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受信任度比较高,可以在后面的活动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在“你希望哪位同学帮助你”“你愿意帮助哪位同学”这两个问题的统计中发现,有些同学恰好互相选择,在后续活动中正好可以把他们进行组合。

二、探寻实施路径,让操作更可行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我邀请部分班委进行交流讨论,最终明确了本班互助活动的流程,并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实践,通过合理的分层、分组将互助行动具体落实。

1.明确操作流程

(1)互助结对,同学在了解自己学习状况及互助目的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结对形式,确定被助方和主助方。

(2)被助方向主助方介绍所需帮助的方面,主助方主动了解被助方的帮助需求。

(3)各方确定帮助形式及地点、时间等。

(4)主助方根据帮助主题查找资料、找寻方法,主动交流。

(5)主助方从教帮助对象掌握方法入手,举一反三,而不能简单地告知答案,被助方必须再将题目复述一遍给主助方听,才形成一次有效的互助,否则视为无效。

(6)主助方关心被助方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及时表扬与改进,并根据被助方获得帮助的成效不断改进交流方法,以期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4)“学习互助行动”成效纳入“数学学习积分评比”活动。

2.建立互助关系

(1)分层:我依据学生问卷情况和学生数学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合理分层。

(2)分组: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之间大体均衡,便于小组的比较和评比。组内异质即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具有差异性,便于小组成员互帮互学。

我将全班27人分为7组,除了一个小组为3人,其他每个小组4人。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即进行分工。组长,相当于小老师,起学习辅导作用。记录员,主要记录小组成员本周内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的评价,知识内容掌握情况。四人学习互助小组,在课堂上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讨论,相互交流;课下为学习辅导小组,辅导、检查、验收当天学习掌握情况。为了方便学生进行互助学习,学生的座位编排尽量与互助小组相对应。

随着学习的推进,可适时地进行轮换,小组成员的交换,小组内角色分配的轮换,保证学生互助、合作,又能使其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

3.教师跟进指导

(1)指导填写记录单

指导填写学生互助学习记录单(略),同时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分配互相学习的时间及参与的技巧、沟通的技巧、聆听的技巧等。

(2)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向学生提出互助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也可以指导互助小组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如受助者每天作业中不懂的问题只能问1-2题,不能题题问,听懂之后必须再讲一遍给帮助者(组长)听,否则视为无效互助。帮助者(组长)在适当的辅导后,出几道同类型的习题检验受助同学的掌握情况。提出目标和任务时,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互助学习初期,应选择较为具体的、易完成的任务,随着互助学习的深入、合作能力的增强,可以布置进阶型的任务,在不断的挑戰中提升学习力。

(3)采取多元评价

采用客观记录和教师评价,组内和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年来,依托互助行动提升学习力的探索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学习更积极,因为“主助方”知道只有自己学好,才能教好“徒弟”;学生的学习毅力增强了,坚持不懈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学习也在不断规范,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三、依托有效策略,让成效更明显

1.互助行动,为学习力的提升提供土壤

互助学习,是基于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互助学习让课上课下的指导、帮助都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舞台。举例说明:王同学是一个成绩优秀的数学学霸,在保证自己成绩稳定的同时主动帮助同桌,俩人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半学期下来,小王同学从班级前列跃到年级前茅,成为令人瞩目的“年级数学小明星”,而他学习小组中的同伴许同学更是收益良多,从原本的“不及格常客”成为“数学进步星”,他们更有了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学数学;更有了学习的毅力,每天坚持促进步;更有了学习的好方法,日积月累能力升。而另一位是孙同学,一个语文成绩突出,而数学优势并不明显的语文学霸,在帮助他人讲解题目、为全班同学统计“数学星数”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得到锻炼,语言表达力不断提升,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原来的数学短板反倒成为她的优势,综合成绩从班级前列跃到年级前茅,也成为令人瞩目的“学习小明星”。像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能还你一份精彩。

2.全员参与,让每一个的学生学力都能提升

(1)任务驱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

鼓励学生主动承担数学互助小组中的任务,让每位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增强体验感,激发责任感。每个学习互助小组和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会有不同的体验,一次成功的体验会带给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角色转换,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

互助小组的成员角色可以依据学生发展进行变更,通过角色转变、换位思考,感悟该角色的实际承担者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进而激活学生的心灵,锻炼他们的毅力,培养学习能力。

(3)自我感受,让每一个都成长

学习力的提升,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看、听上,而必须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学生的感受能力。每周学习互助行动后,每个学生要在“组员心声”写下点滴心得与感想,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分析原因。为学生提供感悟内化的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榜样示范,让每一个榜样都发光

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应为他们树立生动的榜样(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助小组组长就是榜样,除了小组互助,我们还有班级互助,有一些互助岗位是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的,如数学课代表、班级星管员、草稿监督员等。

(5)多维评价,让每一个都成功

活动中采用客观记录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有学生自评、教师寄语,还有组内和组间互评,我们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得评价由个体走向合作。

成长的过程就是能力提升的過程,学习互助行动带来的惊喜和改变是出乎预料的,老师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只要你敢于尝试,会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精彩。

【参考文献】

[1] 柳春芳. 自主学 互助教 同步进——小组互助式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心得[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1).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主动性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
趣味教学,让小学生爱上英语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