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二十年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9-09-24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界建构论文

田 圆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自20世纪70年代政治学领域出现“国家认同”这一概念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认同问题已经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共同选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国家的存在方式,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认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在网络世界,无论是物理层面的地域还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传统国家的内外界被限打破,“我国”与“他国”的异同感开始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因此得以激活,传统历史文化被消解,公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遭遇严重挑战。同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打破了旧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体系,然而新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体系却并未在社会转型中确立起来,面对旧已破,新未立的现状,新旧之间人们的价值观体系呈现出了真空状态。个体对于“我是谁”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1]

传统的文献综述在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时,一般是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锁定关键词,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但是文献计量学的兴起改变了人文社科领域进行文献综述的传统方法,文献计量学通过数据的定量统计分析客观地反映了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预测。同样是对已存在的文献进行分析处理,文献计量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文献研究法过于主观的弊端,客观地展示了学界对特定领域的研究状况。[2]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国内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本文采用了文献计量学的共词分析法,将国家认同这一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以更加直观的可视化的图谱呈现出来,从而了解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内容。

一、样本选取与分析方法

为了了解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本文选择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简称CNKI)作为数据库来源,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以“认同”为主题词可以搜索到近41528条相关文献,可以搜索到“国家认同”为主题的相关论文2949条,其中将文献来源限定为CSSCI(全称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国家认同”为论文篇名的共计660篇,对这些文献的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进行逐个阅读分析,排除误检后可用于进行数据分析的关于国家认同的论文共计636篇,论文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18年。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Ucinet等数据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和分析,从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维度对国家认同主题研究脉络进行分析。[3]

二、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一)时间分布图谱

图1 国家认同研究时间分布图谱

根据时间分布图谱可以看出,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关注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按照时间序列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探索期:1998-2007年。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这十年期间,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较少,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2)快速发展期:2008-2016年。经过前一阶段的探索后,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论文发表量增长趋势幅度较大,2016年关于国家认同的论文数达到峰值,论文量达到79篇,占论文总量的12.42%。(3)稳定期:2017-2018年。在此阶段,关于国家认同的论文发表数量较2017年开始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论文发表数较多。

表1:国家认同研究时间分布

(二)热点主题图谱

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对636篇样本文献关键词进行清洗,剔除无效关键词、合并相似关键词、构建关键词共现矩阵,例如把“高校大学生”“香港青年”“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等都合并为“青年学生”,最终得到词频大等于6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高频关键词矩阵如表3所示。

表2 高频关键词列表(论文量≥6)

表3 高频关键词矩阵(部分)

结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中,民族认同和少数民族等也是该领域较为关注的研究主题。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在研究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就提出“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矛盾和冲突多带来的认同危机”。[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了解、分析和解决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国内学界的关切点和研究重点。同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内部的各民族交往、融合,逐渐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这一交融的过程中,文化认同成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中介,充当着桥梁作用,三种认同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交织[5]。因此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延续性,屹立于民族之林,各民族、国家都对在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加以弘扬,通过建构文化认同来夯实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6]。从表3中可以看到,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作为关键词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关键词的共现频次较高,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使用Ucinet对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节点表示关键词,连线表示其两端的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节点的大小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多少,连线粗细表示关键词共现次数多少,节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在国家认同研究网络中的影响越大,是该主题研究的热点。[7]根据图2节点的大小可以看出,在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中,除了国家认同这个最大的节点,民族认同作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仅次于国家认同。另外,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观念、边疆地区及其治理、传播媒介、国家治理等作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较高。根据图2连线粗细可以看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该主题研究中关键词共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其他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之间共现的频次相对较多。

图2 关键词共现矩阵

(三)作者分布图谱

对与国家认同相关的636篇论文的作者进行统计和分析,共得到作者697位。其中只发表了一篇论文的作者605位,占作者总数的86.8%;发表两篇论文的作者共计59位,占作者总数的8.46%;发表3 篇论文的作者共计18 位,占作者总数的2.58%;发表4篇论文的作者共计9位,占作者总数的1.29%;发表论文数量5篇的作者共计6位,占作者总数的0.86%;发表论文数量6篇的作者共计4位,占作者总数的0.57%。发文量大于等于3篇的作者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核心著者分布(论文量≥4)

由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吴玉军教授和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彭福荣副教授是发表国家认同主题论文最多的学者,两位学者分别发表了9篇和8篇以国家认同为篇名的论文。其次是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茂荣、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曾水兵、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瑞萍,这三位学者都各发表了6篇。

(四)核心机构分布图谱

对这636篇国家认同主题的论文发表机构进行数据清洗,规范论文发表机构的名称、合并同一论文发表机构的不同表达方式等,共得到论文发表机构293个。其中只发表1篇论文的机构共计196个,占机构总数的66.89%;发表2篇论文的机构共计37 个,占机构总数的12.63%;发表3篇论文的机构共计15个,占机构总数的4.53%;发表4篇论文的机构共计13个,占机构总数的4.78%。发文量大于等于5的机构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是发表国家认同主题论文数最多的研究机构,分别发表了36篇和33篇论文,分别占机构总数的12.29%和11.26%,其中中央民族大学的主要发文机构为教育学院、科研处、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云南大学的主要发文机构为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政治学系)、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位居第三,共发表国家认同主题的论文26篇,占机构总数的8.87%,主要发文机构为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第四,共发表了相关主题的论文23篇,占机构总数的7.85%,主要发文机构为历史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五)发表期刊分布图谱

表5 核心机构分布(论文量≥7)

对与国家认同相关的636篇论文的发表期刊进行统计和分析,共有233本C刊,其中只发表1篇国家认同主题论文的期刊共计124本,占期刊总数的53.22%;发表2篇国家认同主题论文的期刊共计48本,占期刊总数的20.60%;发表3篇国家认同主题论文的期刊共计21本,占期刊总量的7.17%;发表4篇国家认同主题论文的期刊共计12本,占期刊总量的4.10%;发表5篇国家认同主题论文的期刊14本,占期刊总量的4.78%;发表6篇国家认同主题论文的期刊共计3本,占期刊总量的1.02%;发文量大于等于7篇的期刊见表6。

表6 核心期刊分布(论文量≥7)

根据表6可以发现,《贵州民族研究》是刊载国家认同主题论文最多的期刊,共计刊载该主题研究论文27篇,主要研究机构为云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排名第二的期刊是《黑龙江民族丛刊》,共计刊载该主题研究论文22 篇,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央民族大学和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排名第三的期刊,共计刊载该主题研究论文20篇,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南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六)研究主题与论文发表时间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趋势,本研究将636篇关于国家认同的论文按主题分为以下几类,部分论文涵盖了多个主题。(1)国家认同的内涵。关于国家认同的内涵研究,学界主要从不同学科进行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国家认同的内在逻辑、国家认同的概念辨析、国家认同的内在价值,另外还涉及到基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认同内涵的改变。(2)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关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辨析、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三个方面。(3)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关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因素、国家治理、政治、社会等方面来探讨。(4)跨境国家认同研究。关于跨境国家认同研究,学界主要集中在香港、澳门、台湾,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等西方国家的国家认同研究,以及中国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例如中越边界。(5)历史中的国家认同研究。关于历史中的国家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中的边疆地区的土司制度建设、清末民初国家认同的建构、近代以来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等国家认同研究。(6)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关于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学界主要从价值观念、公民教育、文化传统、历史记忆、政治符号等角度来进行分析讨论。(7)行为主体的国家认同建构。关于行为主体的国家认同建构,学界主要从大学生、青年、港澳台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大学教师等方面探讨行为主体的国家认同建构。(8)媒介与国家认同建构。关于传播媒介与国家认同的研究,学界主要从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介来分析,关于新媒体与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各类研究主题的发文情况见表6。

表7 各类研究主题的发文量

图3 研究主题与研究时间共现

为了了解研究主题和论文发表时间的关系,将研究主题与论文发表时间进行共现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结合表7和图3可以看出,各类主题的国家认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长趋势,但各类主题的研究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2005年之前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是历史中的国家认同建构,论文发表数量较少且较分散。自2005年之后,各类主题的国家认同研究呈现线性发展。(1)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总体而言发文量远高于其他主题的研究,该类主题的发文量为159篇,但该研究波动幅度也最大,呈现了三个峰值,该主题的研究于2013年达到顶峰,2015年之后的研究趋于平缓。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波动幅度也较大,分别于2011年、2014年、2017年达到峰值。 (2)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于201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行为主体国家认同的建构也呈现这一趋势,于2014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3)跨境国家认同研究与历史中的国家认同建构研究随着时间呈现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该主题的发文量都于2011年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于2014年开始稳步上升。(4)国家认同的内涵研究自2012年发文量处于峰值之后波动幅度较小,而关于媒介和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自2009年发文量达到峰值后,到2015年波动幅度较小,自2015年后关于媒介和国家认同的研究发文量增长较快,但总体而言媒介与国家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

(七)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共现

为了了解不同的研究主题学界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差异,在对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研究对636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定性、定量和个案研究,并将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进行共现得出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共现

根据表8可知,国家认同主题的研究关于定性研究的论文数为523篇,占了论文总数的82.23%;关于定量研究的论文数为74篇,占论文总数的11.64%;关于个案研究的论文数为39篇,占论文总数的6.13%。定性研究是国家认同主题研究的主导研究方式,其中关于行为主体的国家认同建构的定量研究发文量为36篇,占定量研究总数的48.65%,而个案研究在历史中的国家认同建构这一主题的研究中占据较大比例。

三、研究述评

(一)研究主题

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国内发表在CSSCI上的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始于1998年,进入新世纪之后该主题的研究成果开始有所增长,2008年开始,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发文量开始大幅度增长。在研究主题上,国内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国家认同的内涵、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历史中的国家认同建构、跨境国家认同研究、媒介与国家认同建构、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行为主体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学界对国家认同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观念等问题的理论思考,如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跨境国家认同研究、国家认同的构建思路等,这些研究为国家认同研究提供一定的分析工具。通过上述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学界国家认同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主题涵盖了国家认同这一概念的方方面面,包括内涵、不同认同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建构路径等。虽然学界对国家认同不同主题的研究关注度有所偏向,但是以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为核心的关键节点的研究,为拓宽国家认同研究思路奠定了基础。另外,国内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关切点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中,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从国家到少数民族再到公民个人,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代,从社会文化到价值观念,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介,呈现了较为清晰的变动路径,这也表明学界国家认同这一领域的研究体系在不断深化。

但是,已有成果中的不足也是明显的:通过研究主题看已经发表的论文可以发现,目前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还是从“应然”维度进行的规范性研究多,“实然”维度的经验性研究尚显不足。根据图2和表7,传播媒介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占据较大比重,是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总体而言关于媒介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学界关于媒介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统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等方式,关于新媒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首先,从目前国内对传播媒介与国家认同的已有成果来看,大多数文献都是对大众传播背景下现代社会中的“认同”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偏向现代性,而忽略了认同问题的历史性。其次,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存在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新媒体在重构国家认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重构国家认同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使用Ucinet对研究机构共现矩阵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很少,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于C刊发表了5篇,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央民族大学合作共论文发表了4篇,其他机构合作较少,相关机构有且仅有一次合作,因此应该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就学科视角而言,已有研究成果多是从民族学、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单一学科视角探讨,交叉学科研究尚显不足,应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探索研究该问题的新视角、新路径。

(二)研究方法

根据表8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学界关于国家认同这一主题的研究方法的现状,定性研究的发文量远远超过其他研究方法的发文量,该主题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和个案研究远远不够,定量研究多集中在行为主体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上,如大学生、青年等。个案研究则集中在历史中的国家认同建构,如明清的土司制度等。虽然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认同的历史特点与现状近年来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也有研究开始用量化的方式测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民众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于了解、测量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以及造成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因素等方面学界的关注度逐年增加,但是在深入到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边疆地区在社会转型期的困境,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思路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分散。而且关于国家认同的量化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来获取数据,不可否认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能够获得部分数据,了解行为主体对国家认同的认知和情感情况,但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具体的研究方法服务于特定的研究问题,在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特定领域的研究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交叉学科研究兴起,因此学界应该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服务于特定的研究问题。以国家认同的研究为例,可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了解行为主体的言论、行为,进而客观地了解其对国家认同的认知及态度,因此在使用量化研究时应该实现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并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还存在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上需要进一步拓展,借助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来丰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使得国家认同的研究从主题、方法、视角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学界建构论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学界亮点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