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2019-09-24田静静杨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0期
关键词:收缩压门诊情绪

田静静 杨薇

830000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门诊1,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干部保健科2,新疆乌鲁木齐

老年慢性高血压是一类高发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其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患者多伴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中不但要重视对其的治疗,还需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尤其是要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1]。本次试验就心理护理对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88 例,按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各44例。干预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60~81 岁,平均(72.1±5.5)岁。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71.8±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指导其正确用药、健康饮食,嘱咐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并指导其自我监测血压。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①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其交流,在交流时态度要诚恳,以建立彼此互信,便于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②对于有明显负面情绪的患者,需由护理人员给予其正向心理引导,以消除其不良情绪,还可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③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需向其介绍该项操作的具体方法和作用,以打消其顾虑。④需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⑤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调整情绪,还需定期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心态,嘱咐家属多关心患者。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44 60.5±6.6 38.0±3.2 59.1±7.1 35.7±3.3对照组 44 59.6±6.3 46.8±3.8 58.7±6.8 44.6±4.3 t 0.654 11.750 0.270 10.892 P 0.515 0.000 0.788 0.000

表2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

表2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

组别 n 舒张压 收缩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44 114.8±9.4 83.8±7.1 168.4±11.6 112.5±10.6对照组 44 115.0±9.6 96.3±8.3 169.5±11.9 129.3±12.5 t 0.099 7.591 0.439 6.799 P 0.922 0.000 0.661 0.000

观察指标:①就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心理状态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得出,得分越低则负面情绪越轻微。②就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高血压的发病率近些年来逐步上升,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人群,该病的致病机理较为复杂,会引起心、脑、肾等多方面的并发症,很难根治。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健康意识缺乏,且因病情复杂,往往会伴有极大的心理负担,并影响到治疗工作的开展,需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干预[2]。心理护理集合了心理学、护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一项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将其应用于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可给予其全方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降压效果[3]。何秋蕾的研究认为,对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4],此护理方法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本试验结果表明,对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其SAS、SDS评分和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上述指标均优于单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侯英华的试验结果与本次试验结果相似[5]。

综上所述,在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收缩压门诊情绪
门诊支付之变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