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80例临床分析
2019-09-24吴小忠青姚董征亮钟娟通讯作者
吴小忠 青姚 董征亮 钟娟(通讯作者)
5300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导致供血不足眩晕的主要原因[1],多见于中老年人[2],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平衡障碍、眼球震颤等。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160 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16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 例。观察组男50 例,女30例;年龄46~75 岁,平均(57.4±6.5)岁;主要表现视物旋转24 例,眼球水平性震颤17 例,耳鸣15 例,呕吐24 例;合并颈椎病23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冠心病21 例,合并糖尿病7 例。对照组男48 例,女32 例;年龄46~76 岁,平均(58.4±6.7)岁;主要表现视物旋转25例,眼球水平性震颤16 例,耳鸣15 例,呕吐24例。合并颈椎病19例,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冠心病22例,合并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双足三里穴位注射,5 mL,0.6 g,1 次/d。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加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 静脉滴注,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血流(Vm)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血管内径、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管内径、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60 例,有效18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45 例,有效16例,无效19 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以眩晕、呕吐为主,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改善血管血供为治疗原则。
丹参川芎嗪是天然植物单体化学药物[3],通过多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微观分子起效,安全可靠,是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药物首选。丹参川芎嗪是一种生物碱单体,其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是从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中分离提纯的[4],还包含从丹参中提炼出的丹参素。实验室研究表明[5],丹参川芎嗪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血小板、线粒体耗氧和氧化磷酸化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心脑血管有解痉作用。川芎嗪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降低血黏度,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显著减少,减少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可扩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低度脂蛋白,抗血栓,改善血流缓慢、椎动脉受压和血黏度增高而导致的眩晕症状,能迅速通过血脑液屏障,对脑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有选择性作用,阻止钙离子跨膜内流,减少氧自由基和血栓素A2的形成,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阻止因细胞内钙离子过量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水肿和死亡,从而减轻组织缺血,防止脑动脉痉挛和增加脑血流量。
天麻素注射液具有镇静、镇痛和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流阻力的作用,特别能改善迷路动脉及内耳的血供,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穴位注射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腧穴、经络、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大幅提升临床疗效,使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本组资料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效果也比较显著。
本研究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综合了两药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血流(Vm)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血流(Vm)指标比较(±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