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用树脂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改进

2019-09-23董学立

中国氯碱 2019年8期
关键词:消泡剂入料喷枪

董学立,云 亮

(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305)

唐山三友氯碱专用树脂厂区于2013 年建成投产,采用微悬浮聚合法生产专用树脂,目前生产的产品的主要牌号为SY-Z140、SY-Z170 和SY-Z100型3 种树脂,广泛应用于壁纸、医用手套、玩具、运动地板等领域。但生产所采用的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较低,在生产中需要人工操作的次数频繁,这无疑增加了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该公司通过日常生产的摸索和自主研发,逐步实现自动化。

1 改进前工艺状况

1.1 手动涂釜

改进前,聚合釜涂釜操作需要人工手动喷涂,涂釜管线用黑胶皮管连接自制手动喷枪,在聚合釜入料之前手动往釜壁四周进行喷涂,由于使用手动喷枪,在涂釜过程中釜顶、搅拌、釜底等部分死角无法喷涂,釜壁涂层厚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薄厚不均且存在漏涂等情况。另外,涂釜后的冲洗采用临时软管进行人工操作,同样存在冲洗不彻底的问题。

涂釜改造前,由于整体涂釜效果差给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釜壁大量结垢直接影响聚合釜的换热能力,聚合反应热移出速率下降,且聚合过程中生成的渣子较多,造成原辅材料消耗上升;其次,聚合釜清理困难,频繁造成人工下釜清理料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影响产量;再次,黑胶皮管链接密封性不严,容易发生涂釜液外漏,接口处崩开造成职工身上喷溅大量涂釜液现象时有发生,操作环境恶劣。

1.2 消泡剂、降粘剂手动加入

聚合釜反应完成后需要向釜内加入消泡剂和降粘剂,由于粘剂罐在聚合釜上方,距离地面高约3 m, 每次操作人员都需要使用移动梯架将消泡剂、降粘剂手提至车上向罐内加入,由于降粘剂罐周围管线较多存在一定程度阻挡, 易造成药剂洒落污染操作环境, 甚至因加入口阀门忘关造成操作事故。

1.3 分散管线清理频繁

采用微悬浮法生产工艺,引发剂、单体、脱离子水、乳化剂等原料在分散罐内分散均化,完成后打入聚合釜,入料完成后分散管线内残留分散液容易发生自聚,自聚产生的低聚物堵塞管道造成入料困难,尤其夏季气温高,极易造成分散管线自聚,车间需要频繁对分散管线进行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影响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改进措施

2.1 增加自动涂釜装置

通过技改,在聚合釜釜顶增加2 台电动喷淋阀,配套增设1 台涂釜液泵、1 台冲洗水泵和1 台涂釜液储罐。涂釜液贮存在涂釜液罐中,从贮罐送来规定量的涂釜液,经蒸汽气化注入到聚合釜的冲洗水管道中,蒸汽和涂釜液混合物经聚合釜顶的电动喷淋阀喷入到聚合釜中,在聚合釜内的釜壁和内部部件的表面上固化,自动涂釜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自动涂釜工艺流程示意图

2.2 增加消泡剂/降粘剂自动加入装置

通过改造,在聚合釜周边单独增加1 台消泡剂罐、1 台降粘剂罐并设置1 台加料泵,消泡剂罐和降粘剂罐平均1 周配置1 次, 需要向釜内加入助剂时,只需要流量计准确计量加入到原有降粘剂罐内即可,自动加入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

图2 自动加入工艺流程示意图

2.3 增加聚合分散入料反冲洗

更改聚合入料程序, 在不改变原有入料程序的前提下,在分散管线末端法兰处进行配管,将纯水接至法兰盖上, 在聚合分散入料并完成助剂罐的清洗后,自管线末端开启反冲洗程序,对分散管线进行反冲洗, 降低了分散管线内分散液的残留浓度。

3 实施后的效果

3.1 自动涂釜后的效果

涂釜操作实现自动化改造,结合使用进口涂釜液,防粘釜效果大大提高,渣子料比改造前降低明显,自动涂釜的操作在密闭的聚合釜内进行,自动涂釜过程不会对现场环境造成影响,成功实现了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预期目标。

改造后,每天的压滤料可减少4 包,每袋压滤料按700 kg(含固量50%)计算,每年可减少压滤料(干基)462 t,压滤料按每吨1 500 元,成品树脂售价按5 700 元计算。年创效194 万元。由于涂釜效果好,每个清釜点(共14 点)单次清釜的时间缩短了2 min,每台釜可节省28 min,年可多生产8 釜次以上;高压清洗泵流量为227 L/min,每台釜可节约脱离子水约6 t, 每吨水按11.65 元计, 可节省69.9元,每条线每天入料3 釜,聚合共3 条线,1 年可节约脱离子水20.76 万元; 高压清洗水泵电机功率185 kW,每次少开28 min,电费按0.479 元计算,每台釜可节约用电41 元,1 年可节约用电12.18 万元;改造前配制涂釜液需用到甲醇, 甲醇属于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改为自动涂釜后,更换涂釜液,甲醇不再使用,每月节省助剂甲醇约2 t,甲醇每吨0.45 万元,每月可节省甲醇0.9 万元,而且车间可减少甲醇的储存量,使车间甲醇库存量基本为零。全年效益为237.74 万元,项目投资为300 万元,按14 年折旧,折旧费用为20.36 万元,则年创效额为217.38 万元。

3.2 消泡剂、降粘剂自动加入后的效果

消泡剂、降粘剂实现自动加入,每次向聚合釜内加入助剂时,只需要启动自动加入程序,由流量计准确计量加入降粘剂罐内, 加入量达到设定值即可,无需人为干预,显著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避免人工加入时助剂洒落, 工作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3.3 实施反冲洗后的效果

实施反冲洗后,分散管线内残留的分散液浓度大大降低,分散管线内自聚情况得到缓解,分散管线的清理次数明显减少,保障了生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提高了产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因清理管线造成的劳动强度。清理次数见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自2017 年下半年实施反冲洗以来,分散管线清理次数明显减少,管线清理周期延长,同时管线清理所需时间减少,这是由于实施反冲洗后,管线内残留的分散液减少,浓度明显降低,使管线内自聚程度得到有效缓解,管线内自聚产生的自聚物少,管线清理的难度也相应降低。管线清理次数的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因管线拆检产生的人工以及垫片和螺栓等的耗用,经估算,反冲洗的实施可创效四百余万元。

表1 分散管线清理次数

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1 实现自动清釜

人工清釜还需每釜开釜盖,在人孔处架设高压喷枪手动定位进行清釜操作,清理效果不尽人意且劳动强度大。计划将高压喷枪进行改造,通过PLC控制实现喷枪的自动定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喷枪的清釜点的定位精确度,提高了清理效果,必要时引进自动清釜装置,实现了釜内自动清釜。

4.2 实现乳化剂集中配置

聚合釜入料的助剂配置需要每釜一配,每天乳化剂的配置量在3.5 t 左右,助剂配置工的劳动强度大,而且配置时容易造成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加入偏差,计划新增乳化剂储罐,将乳化剂提前加入到储罐内,需要助剂配置时,通过计量将乳化剂加入到配置罐内,提高乳化剂配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5 结语

通过各专业技术人员的相互配合及努力,成功实现了专用树脂生产涂釜操作、助剂加入及反冲洗等工艺技术的改造, 生产系统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与普通PVC 生产工艺相比,专用树脂生产工艺的自动化还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消泡剂入料喷枪
加压过滤机入料泵综合保护装置的研究和应用
节能保质的卷盘式喷灌机双喷枪技术
一种油井水泥用有机硅固体消泡剂
原煤煤质和入料特性对磁选机分选效果的影响研究
操作参数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选煤厂压滤机入料工艺仿真模拟研究
中性墨水的消泡剂和消泡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