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9-09-22钱丽琴
钱丽琴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骨科病房接诊老年患者及因意外事故造成骨创伤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1]。股骨颈骨折患者活动受限,不安全因素较多,易由此引发一系列护理不良事件,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2]。因此,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风险规避,保证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程序,对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以及处理,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该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及损失[3]。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 例骨折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8 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治疗及护理的8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股骨颈骨折均因外伤所致,且住院期间均行复位内固定术。通过SPSS软件生成随机号码表,按照随机号码表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①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智力正常且能够配合;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高。②排除标准:伴有重要器官脏器功能障碍者;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沟通障碍及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aPearson卡方检验所得χ2值;b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t值;cMann-Whitney U检验所得Z值。
组别 n 性别(例)年龄(岁) 文化程度(例)男 女 小学及以下 初中及高中 大专及以上干预组40 24 16 46.25±4.16 14 18 8对照组40 28 12 45.11±4.71 11 20 9 t/χ2/Z 0.879a 1.147b 0.636c P 0.348 0.255 0.52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健康指导。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保证充足睡眠休息时间,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
1.2.2 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1.2.2.1 干预前组建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讨论,全体护士担任组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医护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及观察,综合分析患者整体情况及护理工作中现存、潜在的护理风险隐患,并探讨相关原因。经分析讨论得出,股骨颈骨折患者常易发生深静脉血栓、髋关节疼痛、感染、假体松动等不良事件。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知识缺乏,未能及时识别隐患;病情观察不细致,未能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相关知识,安全意识薄弱等。
1.2.2.2 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定期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理能力。
1.2.2.3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针对骨科患者护理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完善科室风险评估及监察制度,按照规范流程及质量标准进行护理操作,保证护理文书记录的准确规范。同时,定期组织人员对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检查。
1.2.2.4 落实风险管理措施 对高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针对高风险患者,床头可挂警示牌以示提醒。①深静脉血栓:为患者勤测腿围,密切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患者出现双下肢不等大、足背动脉消失等,应考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需及时通知医生,协助患者完善双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项目,遵医嘱应用抗血栓的药物。②髋关节疼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下肢抬高5~10 cm,患肢外展30°,维持膝、髋关节屈曲15°,以缓解关节压力和肌肉张力,减轻髋关节疼痛。③感染: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加强患者的口腔卫生护理,防止发生口腔感染;帮助长期卧床患者翻身拍背,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④假体松动:指导患者术后不要交叉双腿,不要盘腿而坐,不跷二郎腿,坐时不使髋关节屈曲大于90°,不弯腰拿东西或下蹲,以免引起关节脱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 周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①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深静脉血栓、髋关节疼痛、感染、假体松动。②采用本院自制的封闭式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操作技巧、服务态度、知识宣教、病房管理4 项,总分0~100 分,依据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不满意(60 分以下)、一般(60~80 分)、基本满意(81~90 分)和非常满意(90 分以上)4 种,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例数×100%。由研究者于干预4 周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详细描述填写方法,使用不记名填写方式,使被访者在20 min内独立完成,回收问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0 份,收回有效问卷80 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Mann-Whitney计数资料采用U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例(%)
3 讨 论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行为过失导致发生严重后果的事件,通常包括患者在院期间跌倒、走失、药物使用不当、烫伤等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利益相关的意外事件[4]。股骨颈骨折患者病情复杂且病程较长,患者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康复期,在此期间,若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由于一些意外情况,极易诱发一系列护理风险事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程,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不利于构建和谐医疗环境[5]。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程序,是对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以及处理,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该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及损失。在国外,该程序作为医院管理体系重要内容之一,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6]。我国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发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医患纠纷[7]。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为: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深静脉血栓、疼痛及感染等风险事件的管理规范,同时增强了自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慎独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可有效地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能有效规避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