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20刘甜甜
刘甜甜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德育工作,在传统基础上对德育管理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不断的创新,确保德育管理的质量。德育管理是一个包括全部德育要素在内的管理过程,只有通过协调统一将这些德育要素充分整合到管理过程当中,德育管理才能最终收到实效。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不仅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更是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助推剂。但在民办高校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建校的自主性、灵活性、独立性以及所处教育市场的自发性和竞争性,造成了民办高校办学条件上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民办高校连年不断扩招,生源增加的同时学生素质也有待提高,因此德育管理是民办高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它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三方面。”德育管理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德育优先,要重视德育,重视德育管理,这是新时代实现德育培养目标的必然所在。也是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管理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每个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是支撑学校发展最活跃最持久的内在动力。
1 当前民办高校还存在的问题
1.1 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学生生源复杂化
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和公办高校的德育管理相比,其自身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存在这个不同之处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民办高校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逐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既有青年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要想做好民办高中德育管理工作,就必须认识到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民办高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高。同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在入学分数上有较大差距。相当一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差距,人生态度不够端正,没有理想信念,认为人生苦短,个人要及时享受生活。还有一部分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够,自律能力较弱,存在明显的知行矛盾。
1.2 民办高校德育管理队伍素质不一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想要提高教育水平、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随着学生个性特点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民办高校德育管理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学生的这种变化对民办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有资历的返聘专职教师,二是周边城市高校的兼职教师,三是本校招聘的年轻教师。若按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德育管理教师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教育的背景。但由于民办高校福利待遇或缺少编制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德育管理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一。
1.3 民办高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形式简单
德育管理体制是决定民办高校德育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体制内容具体,富有教育元素,德育管理方式才会有据可依,才会讲求实效。“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德育评价机制,才能反映出德育管理的效度。现今许多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生如何难教育,更是在于这些民办高中的德育管理体制未能准确的根据学生的特殊性来制定和执行,同时因为缺少监督,德育管理体制在实施中存在偷梁换柱的行为,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德育管理方式形式化的主要原因。
2 完善民办高校德育管理的对策
2.1 增加资金投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增加资金投人,引进高质量师资。民办高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有关师资配比的规定,增加专项资金投人,提高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建立合理的工资体和激励机制。民办高校可以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去激励教师,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和归属感。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以及奖金津贴等手段,实现教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形成对现有教师队伍的约束,也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
建立一支稳定、高效且专业的德育管理队伍,是完善民办高校德育管理的前提条件。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教师队伍要适应民办高校的发展要求,走学历化、专业化的道路。可以借鉴西方的先进的成功经验,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聘用专业德育管理教师,或定期对学校的德育管理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弥补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队伍专业知识匮乏、学历低的不足,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德育管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2 创造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校园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正是校园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学校可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民办高校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的时间甚至要超过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所以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师一友时时刻刻都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熟。而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更会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德育管理的难度。高质量的校园活动,要结合民办高校的特色,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针对心理健康发展开展的团体辅导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参与其中,个人能力得到鍛炼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过程当中也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
2.3 坚持民办高校德育管理者为学生服务的核心
学生是德育管理的主体,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想要实现改革创新,就要求民办高校及其教师必须要牢牢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态度,要树立辩证的学生观,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风建设,根据不同学生个性改良德育管理方法。
一方面,学生本身具有从师性,是教育的客体,是德育管理的核心对象。因此,德育管理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的时候,应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家庭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德育管理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现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主力军,接受新鲜事物很快,他们获取的信息多数来源于网络,所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对学生有积极影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充盈网络区域,使学生耳濡目染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
3 结语
对于民办高校德育管理而言,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心血和经历去“上下求索”。时代在快速发展,德育管理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与时俱进,加进时代的特色。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勇于创新,注重细节,开创出一套真正适用民办高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体系。让民办高校的学生们体会到在学校的快乐,感受到教育的意义。让教师们可以扎实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民办高校德育对城乡不同生活理念的融合作用研究”研究成果(编号:ZC15012)。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