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因与优化对策

2019-09-20杨俊伟王莉孙璇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订单式成因高职院校

杨俊伟 王莉 孙璇

摘 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订单式”人才培养也要持续改进。因此本文以“成果导向”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为基础,从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过程共管、人才共育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因及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订单式;成因;对策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成果导向、课岗双融、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采纳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订单班”付诸实践,并在实际运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一、教学理念的内涵及应用

“成果导向教育”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强调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与知识结构、教师传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相反,同时注重达成方式以及达成度的评价。成果导向的理念被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协会全面接受,并将其做为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倡导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同社会实践相连”的教学理论思想。随后,在他创新教学方法过程中,将以上理念融合在一起,创立了“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在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对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通过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彼此融合,其成果是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的产品。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成因

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在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订单式”培养学生进取心及企业动力不足

学生在企业实习主要是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相对单一。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方式有不利因素存在,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应该同时注重素质、品德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实现“五全”发展。合作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只是为学校提供了实习的场地,传授学生实操技能,还没有从实质上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从而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二)“双师型”教师短缺,学校与企业价值观不统一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教学工作者工资待遇不理想,晋升空间有限,那些具有“双师型”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不愿从事教育事业,从而形成真正“双师型”教师出现短缺现象。在校企合作方面,育人成才是学校价值观,选择人才是企业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学校和企业在面临合作问题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

(三)政府支持有待改进,校企合作缺乏协调管理组织机构

学校教师对在企业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只限于生活层面日常管理,无法深入进行。学校与企业在实习上没有明晰对学生的管理内容,没有形成互补格局。校企合作教学方面的师资少,给予学生指导较少。政府方面没有协调管理组织机构。在国外,行业组织也是校企合作主体,其功能是对企业和学校提供政策咨询,同时还提供法律、经济方面的帮助。由此需要政府来组建能协调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协调机构,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进行。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的对策

积极探索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对接行业形成相应的教学成果为切入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创新课程体系,以成果导向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实现共享校企教育资源、校企共定培养方案、校企共育订单学生、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最终形成成果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和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关系。

(一)校企共育人才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做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指标,将指标的实现做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共建专、兼职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共同编制校本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二)校企共管过程

校企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制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细则》等文件,共同创建新型管理体系。齐抓共管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制度建设。

(三)校企共担风险

“订单式”人才培养作为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应该及早谋划如何规避安全隐患、意外风险。校企雙方应综合分析自身状况和客观环境,结合具体问题,完善管理策略和应对机制,使双方进行优势互补,在风险共担中获得最大收益。

(四)校企共享资源

校企双方要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成果做为检验校企合作的标准,将学校的教师、校内实训资源和订单企业的生产设备、实习场地等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实现共享软、硬件资源。

四、结束语

基于成果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困难,针对其运行现状、取得成效以及所遇到的难题,从多方面给出改善措施,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最终实现紧密型校企合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影.高等职业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2(5):239.

[2] 欧阳丽.订单教育中的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67-68.

猜你喜欢

订单式成因高职院校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航运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