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1-17顾磊
顾磊
摘 要:本文结合高职航运院校培养航海类人才的教育教学特点,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其优势进行探讨,为完善航海类专业“订单式”培养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航运院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09-01
海运承担着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总量,一直在现代交通运输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航运业的持续发展,航运市场对航海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高职类航海院校作为输送航海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以其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了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船员。近年来随着SOLAS、STCW、ISM和PSC公约的修订与完善,国际航运市场对船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船员有过硬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求船员兼具国际竞争力。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航运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高职类航运院校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目前国内许多航运院校采取了“订单式”的船员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与相关航运企业直接签订就业意向,企业同时参与到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与福利待遇,学生就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订单式”船员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结合模式,同时满足了学校的人才输送要求和企业的人才引进要求,为船舶行业的人才供需平衡做出贡献。学生与企业签订订单后,就业得到了保障,同时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十分有益。企业介入学生的培养过程,根据自身需求为学生提供支持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尽快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缩短了工作以后的适应期。如此量体裁衣、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一举两得的双赢结果,是“订单式”船员培养模式的强大优势。
一、高职类航运院校“订单式”培养的教育模式
1、一贯式培养模式。[1]
2、建立航海职业氛围,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
3、结合理论学习,注重实际操作。
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与学生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二、高职类航运院校“订单式”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对“订单式”培养认识不清,参与积极性差。
2、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学生与企业存在诚信守约问题。
3、校企间联系不紧密,合作交流力度不够。
4、学校管理教育制度存在缺陷,订单班学生在学业和思想上存在问题。
三、高职类航运院校“订单式”培养的建议与展望
1、学校加强对“订单式”培养的宣传与普及力度。在对学生入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宣传“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培养的企业订单、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保障机制和未来的就业方向等“订单式”培养的基本构成要素[2-3]。宣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更应该让广大学生家长深入领会“订单式”培养的本质与内涵,摒弃传统的、错误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订单式”培养对学生就业起到的积极作用。
2、强化法律意识和诚信教育。一方面学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建立完善而健全的合约,保障学生就业的基本权益,使学生在与企业签订订单后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从而减少学生的违约情况,与企业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3、学校随时关注航运企业的市场动态。全面深入了解航运市场,积极拓宽航运企业的合作关系网,加强与航运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寻求与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的企业,获得企业对航运人才的需求信息,从而为输送学校的“订单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建立公开透明、严整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使“订单式”学生学徒的津贴补贴能按时发放,跟踪考察企业对学生实习报酬的支付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利益。同时处理好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到合理拨款、善用款项、津贴归属明确,使利益分配均衡,兼顾各方权利。
5、加大对学校“订单班”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做到奖惩分明,严格执行管理规则,从而约束学生自由散漫的行为,提高其学习效率。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在思想上的惰性,应当建立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使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即便进入订单班也并不一定就能就业无忧。通过淘汰机制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并且在学生进入企业前实施相关的考核制度,考核达标后方可正式实习[4],如此才能保证“订单班”学生的质量与水准。
6、学校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即既具有普通教师资格,又具有航海类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及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资历的教师。学校引进人才时可从航海类院校挑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在对这些“双师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可使其随船航行实习,增加其实践经验。
四、结语
本文对航运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了浅议与初探。通过分析目前航运院校高等教育的现状,找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契合点,指出“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本质与内涵,分析其鲜明的特色和对学生就业起到的促进作用。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象入手,指出当今“订单式”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与不足之处,从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角度分别出发,找出促成这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着眼于现实,为提高“订单式”培养的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同时满足学校对航运人才的输送与航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互利共赢。“订单式”培养模式正处在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只有在施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完善,才能逐步健全这一培养模式的机制,增强我国航运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早日扭转目前航运业不景气的局面。
(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
基金项目: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类重点项目“‘南通航院与‘中新国际联合培养实验班创新实践研究”((YJY/2014A03)
参考文献:
[1]王新辉,黄橙等.职业应用型本科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索[J].航海教育研究,2010,1:61.
[2]郭全州,李晔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报,2013,6(25):15~16.
[3]张振平.浅议航海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J].中国水运,2007,10(7):233.
[4]朱怀忠,王庆春.论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技术,2006,27(3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