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与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

2019-09-20张剑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8期
关键词:衔接博物馆德育

张剑华

[摘 要]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物质见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它可以使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其加强重视。

[关键词] 博物馆;学校;德育;衔接

博物馆珍藏的是人类文明步步走来留下的痕迹,有助于学生读取历史记忆,感知文化根源,在鉴往知今中知史明理。《博物馆条例》第三十五条也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博物馆应当对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由此可知,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将是我们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共有博物馆4100余座,年接待游客超6億人次。这意味着一年之中平均每两个中国人就有一个走进了博物馆,但这只是走进。笔者曾经在班里调查过,随父母一起去过博物馆的孩子们,他们对于博物馆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能够真正用心来感受文化魅力,追寻历史的没有几个人。我们也曾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但是很多同学的反应都是看不懂,毫无收获者颇多。所以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博物馆定位有偏差

西方人最早创建博物馆,把博物馆看作是人类发展的见证。而我们中国人却把博物馆看作是文物古玩的收藏机构,或者是认为博物馆是科学家们研究历史的机构。大家把进入博物馆看作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没有把他看成是一个进行公众教育的地方,更没有意识到它对于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

2.讲解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我国博物馆讲解员的长相、身高、普通话都很出众,但是对于文物及其背后历史知识的了解却很少。我曾经带孩子去过不少博物馆,但是博物馆的讲解员面对满满的展品,却只从其中选择三五件来进行讲解,在我们请教的时候,一些讲解员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单纯地观看文物,不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博物馆参观就是无效的,更何谈引起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和思考的积极性呢?

3.学校机制需灵活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广了多年,但还是有很多学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追逐考试成绩上,这种做法,导致了学校德育被忽视,德育一般只存在于课堂上。真正的德育应该是让孩子在自然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来接受。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孩子走进博物馆,让孩子们从一件件真实存在的文物展品中去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受到道德的熏染,这样的德育会比在班会课上学来的规范要有趣得多,深刻得多。

二、有效途径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但这些资源需要经过有效的开发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1.搭建平台促合作

学校可以与周围的博物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每次活动前,由双方共同商定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等。这样,孩子们在参观前,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好知识的准备工作,博物馆方面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创新方式激兴趣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探索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比如博物馆和学校可以开展合作,选拔培训小讲解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可以将英雄人物的相关事迹制作成小视频,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点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活动等,让家乡的文化和英雄人物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3.家庭参与助成长

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去博物馆研学。学校可以选取博物馆中与学生学习的教材相关的内容作为主题,引导孩子制定亲子研究计划、研究步骤,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和研究过程的督促,最终形成研学报告。这样的方式能够使研究内容更加深入。

4.评价机制提效果

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每次活动的组织实施、时间、规模、参与人数、社会影响、教育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博物馆应针对每次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意见整理和经验总结,广泛征求和听取教师、学生的建议,并持续改进,真正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学校方面,也应将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实践纳入重要的教学活动安排范围中,评选出优秀社会实践项目,激发老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公共开放性机构,博物馆是学校德育有益、有效地补充,如果能够促进博物馆与学校德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独特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那么,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之士便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衔接博物馆德育
博物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露天博物馆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