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管控到引领:让学生真正成为研学旅行的“主角”

2019-09-19刘志勇张克飞张亚红李金伟闫帅

中小学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主角研学旅行学生主体

刘志勇 张克飞 张亚红 李金伟 闫帅

摘要河南省巩义市紫荆实验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基于对不同年段学生身心特点及发展目标的研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活动全过程。在活动前期,基于学生问题策划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基于年段特征开展有针对性指导;在活动结束后,基于成果与过程开展分享评价;最后,基于活动全过程召开总结会,形成标准化经验。活动有效落实了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主体地位,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主体;“新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7-0021-03

一间普通的教室里,一年级的“小豆包”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上台,逐个展示自己在研学旅行中的创作成果。接下来的同学评价环节,台下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表达对同伴作品的欣赏与赞美,还抢着为他们送上小猫脚印“点赞贴”。绘画项目组一个小姑娘的航船作品得到的点赞贴最多,有的甚至都贴到了脸上,她和同伴们一起开心地笑着……

这是发生在河南省巩义市紫荆实验学校一年级研学旅行分享评价会上的动人一幕。

当前,研学旅行活动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在各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在此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参与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和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河南省巩义市紫荆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成为“新基础教育”项目实验校。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中,改变已往以管控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基于不同年段学生身心特点及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活动全过程,既有效提升了活动质量,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尊重学生意愿策划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民意基础

研学旅行活动要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策划阶段就要做到重心下移,尊重学生意愿,收集学生想知道和研究的问题,以此作为研学内容的切入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保持浓厚的研学兴趣,也有利于推动研学活动的自主深入开展。

1. 反复讨论梳理,提高问题质量

研学问题是否具有可研究性、易研究性,是保证研学旅行活动高质量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在活动策划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搜集与研学地点相关的资料,明确研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自己感兴趣、想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接下来,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资料,对于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充分而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再进行班级层面的讨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如对于那些无需研学就能解决或对研究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可以删除;对于涉及面太大主题不聚焦的問题,要寻找更具体的研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于具有研究价值但仍浮于表面的问题,由教师引导把问题引向深入。

以我校组织开展的“康百万庄园研学旅行活动”为例。“康百万”是明清以来人们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又名河洛康家。康百万庄园位于我市康店镇,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在班级讨论时,有学生提出“康百万庄园里的人生活习惯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由于偏离了研学重点—康百万庄园文化,就被删掉了。又有学生提出“康家的十三代人都是谁?是干什么的?”,由于十三代人涉及人数太多,教师就引导学生将目标锁定在康家兴盛时期的十三个代表人物上,将问题缩小为“康家兴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都有谁?他们是怎样让康家兴盛的?”经过这样不断地讨论梳理,收集上来的问题质量就有了明显提升。

2. 依据问题归类,确定研学方案

经过前期的讨论梳理后,学生提出的研学问题虽然质量有了提高,但多是点状无序的,不利于活动中问题的有序解决。因此接下来,教师会在班队会上引导学生再将问题进行归类,据此确定多个研学项目,形成研学项目组,各组学生再分别认领与本组相关的问题,围绕问题分析确定研学内容,选择适合的研学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各项目组学生思考讨论,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大家准备怎样有步骤地去研究解决问题?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我们的研学成果?”在此基础上,各项目组形成研学方案的雏形。

接下来,各项目组还会将本组方案作为研讨案例在班级层面进行展示交流,以进一步补充完善,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方案优化的标准,提出一些在制定研学方案时应该考虑到的普遍性问题。例如:研学旅行流程设计是否科学,策略方法是否适合,对于同一问题如何准备多种解决方案,怎么解决研学过程中聘请导游和打印照片产生的费用等。最后,各项目组再参照标准对本组的研学方案进行优化,明确问题、目标、方法、流程、成果,以及组织分工、资源准备等基本内容,这样研学旅行策划方案才算真正完成。

二、基于年段特征进行针对性指导,保证活动实施有序有效

研学旅行活动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参与人数众多,主体又都是未成年人,因此实施阶段,除了关注学生的基本安全和文明礼仪外,学校更应通过有效的指导保证活动组织的有序、有效。对此,我校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指导方法和内容上各有侧重。

其一,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重在指导其有序开展活动。考虑到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尚小,在自主性和自理能力方面还比较弱,因此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校重点指导他们遵从研学规范,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会通过对各组的巡视,提醒学生要回归活动目标,同时发现并捕捉在活动中感人的、有育人价值的场景,以便在后期的分享评价会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各班还由班级家委会发起倡议,由家长自愿报名作为志愿者,协助学生有序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一般每班5~6名家长,每个家长负责指导1个项目组。此外,学校还要求家长志愿者上岗前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除了解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思维方式,在活动中多启发孩子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而不能简单地敷衍或替代,以确保研学成果的真实性。

其二,对于小学中高年段学生,重在引导其有效推进活动。考虑到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但对于研学旅行活动没有经验,因此教师在放手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推进。活动中,教师会及时巡视各个项目组,一方面通过及时提醒,确保各组的行动不偏离目标;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适时介入,尤其当现场状况与活动预设不一致时,引导学生依据现实情况调整方向与策略,确保研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三,对于初中生,重在指导其拓展研学深度。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初中生在活动组织、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质的不同,他们所欠缺的只是对研学旅行活动深度的推进。但由于活动中教师人数有限,不可能逐组深入指导,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加入综合能力较强的一个项目组,作为研学主体参与研学全过程,并指导项目组撰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研学报告。这样在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的分享评价和总结阶段,就可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归纳用研学报告呈现研学成果的方法,掌握研学报告的基本要素,总结推进研学旅行更加深入的方法策略等。

三、基于成果与过程的分享评价,让活动评价有理有据

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分享评价要及时跟上,这样才能保证研学活动的效果。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我校的研学旅行评价明确要围绕活动本身,基于学生的研学旅行成果展开。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会通过班队会对学生们在研学旅行中获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及时发布,同时开展自评、组内评、组间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角度和多主体的评价,重点交流研学问题的解决情况、文化知识的获取情况、个人和小组的具体表现等。同时基于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在评价内容方面也有所侧重。

其一,对于低年段小学生,重在训练其表达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在小学低年段,教师会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全员交流,分享个人成果,评选出优秀研学作品,再由各小组推举出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送“点赞贴”的方式开展自评和他评,一个学生获得的点赞贴越多,就说明其表现越好。同时,教师也会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到的”等,借此了解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挖掘成果背后的故事,深化研学活动的育人价值。

其二,对于中高年段小学生,强调过程管理,关注目标達成。在小学中高年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研学成果进行讨论梳理后,会从知识获得、活动组织两方面交流个人收获并展开自评,同时对本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之后,各组再通过分工合作在全班进行分享交流,各组间针对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开展互评。在评价展示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问题解决与成果获得的过程,捕捉各方面的有用资源,挖掘活动过程中的育人点进行价值提升。

其三,对于初中生,引领其依托研学报告,形成评价标准。考虑到初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深度反思和抽象概括能力,因此他们研学旅行交流评价的重点是以研学报告为依托,提炼典型经验,形成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及小组层面的收获,讨论研学目标的达成度,梳理出本组在知识、技能、组织等不同维度的经验。各小组再围绕活动过程和研学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开展组际、师生间的交流评价,期间教师会依据学生的点评梳理出一般性的评价标准,如研学报告内容是否完整、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成果表述与目标是否对应等。然后各小组再依据这些评价标准,综合评选出优秀研学成果。

四、基于活动全程的总结提升,形成活动标准化经验

研学旅行分享评价会结束后,教师还会通过总结会的方式,基于研学旅行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策划、实施、分享评价各阶段),针对其中呈现的经验和问题再次进行梳理。此时,教师主要以研学旅行成果为抓手,让取得优秀成果的小组与大家分享经验;再引导学生通过将本组的研学报告和优秀研学报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共性问题,分析产生根源,探讨解决策略。若是策划环节出问题,就要补充修订策划案;若是组织环节出问题,就要加强小组建设等。如此一来,学生就对活动全程产生了关联性思考,也为活动的后续开展奠定了方法基础。

以我校七(三)班组织开展的康百万庄园研学活动总结班会为例,教师以分享评价会上评选出的优秀研学报告为抓手,先带领学生理清研学报告的基本构成要素,借此回顾研学旅行活动的全过程;再请获得优秀研学成果的项目组向大家介绍本组的成功经验,如在研学过程中要能够紧扣问题,学会问题分解,多渠道、多方法解决问题,适时调整活动方案等。接下来,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将本组报告与优秀报告对比分析,发现本组在活动策划、实施等各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并再次生成解决策略。例如:建筑项目组的学生在对比反思后,将本组原来设定的研学主题“康百万庄园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分解为“康百万庄园建筑在布局、风格、材料、风水上都有什么特别之处”,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具体,研究目标和方向也更加明确清晰。

从管控走向引领后,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到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活动的策划、分享、评价、总结全过程,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有了明显提升,规划、表达、总结、反思等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研学旅行活动各环节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转变。教师改变了已往在活动中只充当“掌舵者”和“安全保障员”的角色定位,学会了俯下身体倾听学生的成长需求,以专业素养助力学生成长,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编辑 王淑清)

猜你喜欢

主角研学旅行学生主体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传播平凡百姓正能量:三门峡广播电视台典型报道的实践探索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蔬菜盆栽 绿叶也能成“主角”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