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见明清诗文辑考六则

2019-09-19朱春洁

关键词:佚文序文攸县

朱春洁

(武汉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随着对明清诗文研究的重视,相关文献的整理工作也在加快脚步,《全明诗》《清代诗文集汇编》《全清词》等工作的开展和陆续完成,为研究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材料。与此同时,对重要文人别集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也颇受关注,这些文集在整理时都尽可能搜罗齐全,以求尽善尽美。但因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全集的汇辑也难免有所阙失,下面笔者就方志、别集中所见的诗文予以辑录补正。

一、薛佚诗二则

嗟应山之郁葱兮,桥溪之中昔也卑,而今也崇石斯磐兮。盘霓虹往来憧憧兮,据郧城之要冲。民曰佥长我公兮,创焉厥功,我愿自天降福于厥躬。

由以上两诗可获得如下信息:

二、邱佚文一则

余奉命视学金陵,楚庠生程谟捧状来谒。曰先祖守琼州,卒于任,奉遗骸归故里,尚殡浅土,今卜期以葬,志铭缺焉,希一言以光潜德。予闻之不胜涕泣,忆予弱冠时,初识文理,汗颜入试,公□远大期,予拔第一,得补博士弟子员。且悉予贫,所以资给而玉成者,靡弗至。今谟来请铭,予其敢辞?

铭曰:于维我公,全楚之英。历任中外,劲节忠清。琼海被德,思慕弥深。食禄三品,僚属饮承。梁木云颓,朝野震惊。况亲函丈,宁不涕零。夫妻父子,同奠佳城。勒名贞石,永光厥声。[8]662-664

此文也同样载于《光绪黄州府志》[9]2753,由这篇墓志铭我们可获得如下信息:

三、陈继儒佚文一则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曰麋公、麋鹿道人、无名钓图,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是诸生出身,29岁即隐居昆山,闭门著述,他诗、词、画皆通,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妮古录》等。

今在《杨忠烈公集》中辑得佚文一篇,未收录于陈继儒的全集中:

序 陈继儒

崇祯甲戌八月甲子日华亭陈继儒顿首撰[11]45-51

按文章最后的落款时间,可知此文乃陈继儒在77岁时于崇祯甲戌年(1634)农历8月1日为杨涟的《杨忠烈公文集》所作之序。杨涟是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六君子”之一,天启五年(1625),因上书弹劾魏忠贤,被诬陷受贿,历经拷打,惨死狱中。1628年获平反,谥号“忠烈”。杨涟生前与陈继儒多有往来,两人常共同讨论绘画等。陈继儒为其文集写下了如此长篇的序文,无论对于研究杨涟、陈继儒还是明代的社会都提供了很多有效的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为杨涟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帮助。陈继儒在文中详细地回顾了杨涟的忠言义举,同时对他死后的事情也予以交代,而由“订正遗集者,游公士任也;寓武林三月捐资刻集者,兄清也”,可得知杨涟的遗集是由东林党的游士任订正,由杨涟之兄杨清来募资镌刻的。

其次是为研究陈继儒的交游和思想提供了新的材料。从文中对杨涟的追思可知,两人生前交往颇深,因此陈继儒写下此篇序文,既出于情谊,更是表达了对友人挺身而出、舍身为国的忠烈精神的崇敬之情。而借助此文,也可看到陈继儒思想的另一面。陈继儒隐居,自称是山中之人,但常出入于高官豪绅中,故常遭时人讥评。然而,从此文我们可以看出,他虽隐居山林,但对国朝政事依然关切;他虽不免有附庸权贵之嫌,但在大节大义面前,他是始终坚守底线的。这篇序文,正是他斥奸崇正思想的集中表现,而这种精神,也是明末文人气节的典型特征。

再者,此序文还写出了明末的社会状况。文中反映了当时魏忠贤权倾朝野的局面:他一手遮天,凡有反对者,皆无好下场。此状况在第二段前半部分尤为凸显,特别是“从来奸党巧杀正人君子”句,更是对当时邪恶覆压正义的集中写照。但另一方面,由当时士人、百姓对杨涟的追慕,可见时人对忠义之士的崇敬、对阉党的痛恨,尤其是第二段后半部分写杨涟死后的情况,更是民众对邪恶社会积怨已久的一次集中爆发。

四、钟惺佚文一则

钟惺(1574-1624),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礼部主事等职。钟惺是明代文学家,他与谭元春一起形成“竟陵派”,评选《唐诗归》《古诗归》,提倡要书写性灵,但也注意校正公安派的浮浅诗风,名噪一时。有《隐秀轩集》,收诗10集,16卷;文23集,35卷。今从《同治汉川县志》中辑得佚文一篇:

刘邋遢仙传 钟惺

先生悟道日广,语悉前知,名沸都城。远迩问道,四方贤士大夫过楚者,以得先生一语为快。先生启口皆怒骂,遇其喜谈,则终日不绝口。其旨本性道位,育孝弟诚明。先生尝云:“吾非黄冠君,吾非讷子,故立说,不外儒也。”对当路权贵每呼名而发其隐,或隐旧经文,证以故实,初若江汉,终如符契。有以祸福成败问者,谈言微中无不垂首贴服焉。前后奉先生惟谨者,独汉阳孝廉孙公世,恪事之不倦,以故三十年语录孙氏族,备载成册。郢人至今思之,寿其像于剞劂,书先生法言数则于上,竞请奉祀焉。[12]501-502

此篇文章是钟惺为刘方衢写的一篇饶有趣味的传记。刘方衢,生平资料不详,但从钟惺所写的传记中知其应为隐逸之道人。这篇佚文的发现,为研究钟惺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材料。

一是补现有文献之不足。钟惺的著作主要收在《隐秀轩集》中,但从此集来看,里面收录的传记只有6篇,相比于他其他方面的创作,传记的数量显得非常少。因此这篇佚文,无疑可补钟惺传记数量之不足。

二是通过此文,可进一步研究钟惺的思想和诗论。钟惺很少为人作传,而一旦作了,都是有所寄托的,如《李少翁传》为医者李莳立传,诚如其所言:“余还观李翁,非医者也,殆几乎道者也”[13]419,通过赞扬其医术以弘扬其内在之道;《家传》一文则是钟惺学习李梦阳写谱传的做法,对其家族的先祖乃至亲戚的生平事迹都予以记录,以追思先祖,为家族名传后世贡献一己之力。其他几篇传记亦是类似。而在《刘邋遢仙传》一文中,他如此用心地为一个隐逸道人作传,不但是其精神寄托,还是自身的诗论实践。刘邋遢任由天性、自在洒脱的性格,恰同钟惺提倡的“性灵”思想相契合;且在诗歌创作中,他主张“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13]290,而刘邋遢在闹市中自得其乐、逍遥自在,正是此种精神的实践。因此,通过《刘邋遢仙传》,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钟惺的思想。

五、方苞佚文一篇

攸县《双旌诗钞》序 国朝方苞

此文见于《乾隆长沙府志》,在《光绪湖南通志》也有记录,虽然后者所记相比于前者有所缩减,却提供了关于《双旌诗钞》创作的信息,其曰:

从现有的文献整理来看,《攸县〈双旌诗钞〉序》未被方苞的集子收录,今人所作的辑佚工作如《方苞佚文一则》[16]、《桐城〈戴氏宗谱〉中戴名世、方苞佚文两则》[17]也未将此佚文辑录,因而《攸县〈双旌诗钞〉序》的发现,是对其诗文的有效补充。

首先,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他是给湖南攸县刘其淑的《双旌诗钞》写序文,以旌其纯孝笃厚之德行。刘其淑是湖南攸县的贡生,关于其生平事迹,《乾隆长沙府志》中也记录得比较详细:“刘其淑,字又旬,攸县岁贡,事亲色养。父遘目疾,几盲,其淑每夜泣祷北斗,一夕方拜祝,忽流光坠,父目顿明。其淑尝患肺,在母侧辄,忍不发声。患齿痛,视母膳必强饭如常。及卒,庐于墓所,乾隆初旌表建坊祀忠孝祠。”[18]123从这里即可看出,刘其淑是个大孝子,他事事为父母着想,不让父母担忧,在奉养双亲上诚心竭力,以致感动上天,使其父复明。方苞对此孝行甚为赞扬,因此特为其诗集撰写序文。

其次,这也为我们了解方苞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的材料。方苞尊崇程朱理学,以儒家经典为立身行事之法则,因此对于忠孝节义之德行甚为推崇,在他的全集中,《书杨维斗先生传后》《书泾阳王佥事家传后》等赞扬忠烈之士,《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书烈妇东鄂氏事略后》等歌颂忠贞节妇,还有《书孝妇魏氏诗后》等赞颂纯孝之妇女。而《攸县〈双旌诗钞〉序》一文,也同样是他奉承程朱理学思想的阐发。从史料记载和文学史发展来看,刘其淑微不足道,而方苞作为一代文章大家,亲自给其《双旌诗钞》作序,表明了他对此诗集的肯定和推崇,而打动方苞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孝道。因此,这篇佚文的发现,也为后人了解方苞的理学思想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

注释:

猜你喜欢

佚文序文攸县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韓詩》佚文校議十四則
焦竑集外佚文辑释
焦竑佚文五篇
攸县:创新教育 打印未来
刘禹锡诗序研究
湖南省首届生态文明论坛在攸县召开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身在煤海不“染“ 黑——攸县煤炭局2014年上半年勤廉工作侧记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