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背景下的“哥哥课堂”心理辅导方案
2019-09-18陈娟娟
陈娟娟
[摘要]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二胎的到来打破了原本独属于独生子女的头胎的心灵平静。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关系的转换,头胎子女的心理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同时也影响到了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因此,急需教师、家庭、社会三方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头胎子女尽早适应新的家庭成员,同时学会承担责任。“哥哥课堂”是在辅导头胎学生个案过程中实施的一种干预手段,通过一个学期“哥哥课堂”的有计划的辅导,受辅导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头胎心理;二孩时代;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3-0021-04
一、 问题提出
近年来,在国家“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实施后,二孩时代随之而来。根据中国卫计委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 0~14 岁儿童约 2.3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6.6%,未来每年将新增新生儿约 300~400 万人[1]。
二孩的到来改变了头胎子女在家庭关系中的处境和地位,原本独享的父母的爱也随之一分为二。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关系的变换,头胎子女的心理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同时也影响到了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对我国的学校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二孩时代头胎子女的心理状态一定要加强重视。
“哥哥课堂”是在辅导头胎学生个案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心理干预手段。“没有谁是生来就会当哥哥的,当哥哥也是要学习的”,通过一个学期哥哥课堂的有计划的辅导,帮助受辅导的学生改善了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
兄弟姐妹的互动,形成了复杂的家庭系统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对各种心理变量例如个人调整、自尊、反社会行为、抑郁症相关问题、问题行为的影响,应引起重视。经验数据表明,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产生较强的兄弟姐妹关系与相关的心理调整。因此,在对头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要格外重视性别差异。由于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头胎为男孩学生的心理辅导,故设计了“哥哥课堂”这样的心理干预策略。如果是辅导女孩,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姐姐课堂”。
二、 全面了解个案情况,明确辅导目标
小王,男,8岁,某村一年级学生。小王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在班中行为表现良好,为人处世热情积极,学习成绩优异,还是数学课代表。由于小王的妈妈为幼教老师,所以平时对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教育得很好,对他的学习十分关注,当时他还是家中独子。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小王的妈妈怀孕,又要忙于工作,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带他,于是平时便让奶奶照顾他。小王的妈妈生下弟弟后,家人都忙着照顾新生儿,面对突如其来的“哥哥”新身份,小王非常难以接受,他的心态和行为随之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在学校,他和同学经常发生矛盾,甚至打架,会经常说骂人的脏话,上课时经常走神,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下降。由于数学成绩退步,且在数学课上不认真听讲,被老师批评后还和老师顶嘴,最后被取消了数学课代表的职务。
作为小王的班主任,经过观察,我将他的日常表现做了总结:(1)学习情况:基础扎实,聪明好学,数学成绩非常优异,但是近来退步明显,作业字迹潦草,错误率比以前高了,上课也时常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2)社会交往:原本热情积极,喜欢帮助人,但是近来极易发脾气,经常和人起冲突,甚至打架,之前喜欢和老师交流自己的内心想法,近来更喜欢一个人独处。(3)情绪状态:属于胆汁质的气质,原本热情善良,积极向上,近来由于家中二胎的到来,情绪波动很大,暴躁易怒,在班中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和老师顶嘴。(4)个性品质:活泼,热情善良,自尊心极强,由于之前一直是家中独子,面对突如其来的新身份“哥哥”,不能很好适应,情绪变得很敏感,心情有些抑郁,为人处世比较消极。
2017年9月初,我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定量表”,对小王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小王的心理测评结果见表1。小王在“情绪障碍”上得分12,高于10分,这说明他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必然会影响到他今后的为人处世,进而影响到他的学业和人际交往。
为了印证心理健康的测评得分,我随后对小王、小王的妈妈、班中同学以及本班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了相关访谈,了解到:自从小王的妈妈有了二胎以后,对小王的照顾就有所减少,加上忙于照顾新生儿,很少坐下来和情绪状态出现波动的小王好好谈过心。而奶奶也只能照顾到小王的日常起居,由于有代沟,并不能帮小王消除心灵的烦恼。小王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小王一直在一个全女性环境下成长,缺少了一点面对挫折和困境所应有的男子汉气概,更难以胜任“哥哥”这个充满责任感的沉甸甸的角色。班中同学大多数都还是独生子女的身份,所以也没能提供给小王有用的经验,帮助他解决头胎排斥二胎的心灵烦恼。学校老师除了成绩,似乎对他的心灵所面临的苦恼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怀,因此他对老师们也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了,有委屈也只是憋在心里一个人难受。因此,在难以接受新身份“哥哥”的情况下,小王干脆“自暴自棄”,放弃原本的优良品行,同时,他也渴望能通过犯错来引起妈妈、同学、老师的关注,以减少内心的焦虑和失落。
三、 分析个案及原因,初步设定辅导计划
在和学校的任课老师认真研讨了小王的情况后,我从家庭、教师、同学及其自身认知偏差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小王心理问题的原因,初步制定了以“哥哥课堂”干预疗法为主,家庭教育、教师关怀和同学帮助为辅的辅导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节“哥哥课堂”心理辅导课,在引导小王和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心理产生偏差的小王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接受自己当了“哥哥”的新身份。
“哥哥课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爸爸课堂”,我国大多数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主要接受来自女性长辈的照料,缺乏父亲的参与,缺乏独当一面的责任感和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显得有些娇里娇气。小王的情况也是这样,原本是家中独子,享受着来自家中女性长辈的关爱,父亲常年在外地,没能参与对小王的日常教育中,因此当小王面临“突如其来”的弟弟,家中的女性长辈又不似以前那样关注自己了,平日里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小王,就产生了焦虑无措的情绪,以至于影响到日常的行为和学习生活。“哥哥课堂”在辅导小王心理的同时,强化了“哥哥”角色定位——敢于承担责任并勇于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以此让小王也让更多的头胎子女认识到,新的身份“哥哥”绝不只是被弟弟分去一半爱这么单一浅薄,更代表了一份责任感,在家里,当哥哥的要帮助忙碌且疲惫不堪的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当哥哥的要学习更认真,这样才能成为弟弟的榜样。当个哥哥可不简单,只有变得更优秀更勇敢才能胜任。“哥哥课堂”在辅导小王顺利接受自己在家庭中的新身份“哥哥”的同时,也教会小王怎么当个好哥哥。每周我在班中安排一节“哥哥课堂”,全班同学一起参加,每次上完课,都让小王和其他学生发表心理感受,以此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 设计辅导计划,确定辅导主题和内容
我在网上搜集和研读了二胎家庭里头胎心理的相关内容后,对“哥哥课堂”的心理主题、心理辅导内容进行分析,立足家庭中亲子关系、同胞关系的理论,按照系列性、连续性、逻辑性的原則,设计了一套详细的辅导计划(见表2),确定了每次“哥哥课堂”的主题和内容。
“哥哥课堂”安排在每周一的班会课上,学习的材料由作为班主任的我提供,而每节课的主持人都由小王担当。有了亲身参与,小王对“哥哥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也特别高。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在上课的过程中,均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认可小王的进步和改变。除此之外,在每次上完“哥哥课堂”之后,我还会对小王进行一次心理辅导,我们把地点选在了学校三楼的心理辅导室。
五、 循序渐进辅导,打造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我遵循儿童心理辅导的原理与方法,对小王采用引导提问策略开展辅导。
回忆“哥哥课堂”的主题和内容:(1)本节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这件事在讲一个什么道理?
当哥哥的感觉:(1)你身为哥哥,做了什么事?(2)你觉得怎样?(3)你觉得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好?
探寻结果:(1)上完这节“哥哥课堂”课,你觉得自己是否有改变?(2)你觉得还可以做别的事,让自己更胜任哥哥这个角色吗?
归纳结论:(1)“哥哥课堂”教会了你什么?(2)你同意同学们口中“好哥哥”的定义吗?(3)如果是你,你会当一个怎样的哥哥?
接下来,根据小王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家庭、教师、同学三方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心理辅导监管机制(见表3)[2] 。
六、 前后测数据分析
我在学期末又用“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定量表”对小王进行了一次测评(见表4)。 小王的“情绪障碍”一项,前测高达12分,后测降为5分,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和全方位的支持, 小王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又变回原来那个聪明好学、热情善良的小王了。
七、辅导反思
在二孩时代来临的当今中国,头胎子女所面临的一系列心理困境迫切需要我们的重视。“哥哥课堂”作为辅导头胎心理偏差学生的心理干预手段,还需要更多的实施和反馈,我的带班经验和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多请教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和同行,以便让“哥哥课堂”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充实,也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参考文献
[1]董楠楠,樊嘉雯.体验式儿童绿色场地环境——基于三个研究性设计的探索[J].华中建筑,2018,36(7):35-39.
[2]章学云.以绘本为媒介的读书治疗:小学生心理个案辅导新方法——以真实个案的辅导为例[J]. 现代教学,2014(Z4):93-9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峙口小学,温州,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