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曾抵达的人,正在纸上写下我的一生”

2019-09-18吴西峰

辽河 2019年8期
关键词:信物庄子灯光

吴西峰

诗江山第二届诗赛落幕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确实有几首非常不错的诗,其中就有井九的《存在主义哲学导读》。这首诗不见字词,不见意象,而是一个诗人对周边诸事物或者说诸存在的一一解析。我对诗人井九一无所知,但明显可以感觉到,其人有着极强的思想力,而且驾驭文字的功底也很是深厚。

诗歌以静态视角,由远及近再深入内里,线索清晰,书写流畅。首先是情绪的酝酿。诗是语言排列组合出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东西。诗人围绕与思索的是存在二字。什么是存在?天地自然、万事万物以及这个正在思考的我,无不是存在,正同时存在。比如,外面那间房子、广告牌,以及名称和所处的方位。一个乱糟糟的地方,喧闹始终是一成不变的主题,也是生活的常态。

诗人的诠释角度很大胆也很有意思:“一只小狐狸,它瞻望属于它的星星”。这虽然有点庄子的高远与玄虚,却通达人世,此生这般吵闹,非得有一个仰望之态,否则何以将种种难以忍受变成安闲安于享受。

诗人注意到了树,路边,同时也是唐诗宋词中的梧桐。这件温文尔雅、诗情画意的属于文人们的事物,此刻却显得呆板和庸俗,没有一丁点的别致与响应。也因此,诗人“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的尴尬,渐渐体现出来。这个写法却颇有点普鲁斯特和伍尔芙意识流的味道。

因为多情恼于无情,不妨喝点酒。

舒缓沉闷的对话交流也可成诗。此时诗人已敏锐地蜷缩回内心。房间里,玻璃的茶几、啤酒瓶、杯子。回到内心那一刻,诗人就自在多了,以三个片段几近完美地展示了思想与情感的自己。

第一是孤独。诗意的节制也成了生活的节制,使我们的一生在广大的背景下,兀自存在,兀自孤立,而我们的一切感知与感觉,也正像“灯光穿过灯光一样”。灯光无法安慰灯光,灯光与灯光即使交集在一起,所展现的也不过是谁更暗或更亮的问题。而灯光,比如从灯塔中射出的,只有投到海岸线上,才有个相谐“一致的孤独”。诗与思想其实指向两个方向:一个是“极广大”,另一个是“至精微”,井九的节制有共同兼顾到两方面的能力。

第二是悲伤。“未曾抵达的人,正在纸上写下我的一生”。这世间,有外部的存在,有内部的存在;有看得见的存在,也有看不见的存在。内部的、看不见的,可能才是冰山处于海面以下的部分,是更为庞大的主体。诗人所指的那个未曾抵达的人,无非是另一个自己,正在纸上写写划划。而这一个呢?显然对这种存在与活法是不甚满意的。“反光的悲伤”指关于自我的同一个和另一个,关于这个,博尔赫斯写得最为经典,两个“我”某天相逢了,相互问候并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告别时,双方满口承诺很快会再见,并交换了信物。转身,就将信物丢掉了。两个“我”心里都很清楚,这种见面是尴尬的,躲避惟恐不及,谁也不想再碰到谁。这样看,诗人所说的那个“未曾抵达却正在纸上写下我的一生”的人,永远也不会到来的,这即是悲伤的原因。

“意欲捕鸣蝉的闭口凝视”。不知道诗人所指的是否是《庄子·山木》一文中“螳螂捕蝉,异鹊在后”的故事。因为栗园中的这个场景,庄子感慨了八个字“物固相累,二类相召”,并三天没有出门。一切存在,也确如庄子所讲,是“物固相累,二类相召”的,这八个字没法从字面直译,大意:万物之间存在某种特定固然的联系或关系,而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也像是两个连接的链环一样。庄子所说的这个,类似于“食物链”,想想这三个字,对于一个诗人而言,的确没有什么要说的,更自然的也确实是“闭口的凝视”。

也许诗人并没有涉及这个典故,只是对着蝉鸣欲言又止或沉默不止。但道理是相通的,能从一只蝉鸣勾连起万物、想到自己就是诗意诗质本身。这方面,古人写过太多。

第三是死亡。面对镜子,我的真实存在无可质疑。相对于思想的激切、情感的鲜活,镜子中这张“呆滞的面孔,比一轮明月更像沉默不语。而温暖藏在死亡里。”《维摩诘经》中讲,万事万物其实是:“亦生亦老亦灭”的。这个很直观:一切存在,生命的发展的一天天,在生长在衰老同时也无不处于寂灭之中。如何看待这个?视角与心态就至为重要了,看到生且以生待之,则生机勃勃;看到老且以老待之,则颓废不堪;看到灭且以灭待之,则心如死灰。道家和佛家一些流派奉行的就是一个灭字。而诗人井九,无疑是颓废幻灭,却又是冲淡平和的。其眼中心中,更多的是死亡,温暖的死亡。

存在是什么?相互的存在又是什么?是诗歌,是光亮,是溫暖;同时也是孤独,是悲伤,是死亡。应该说,无论从哪方面看,井九这首诗都当之无愧为精品之作。恭喜获奖,更恭喜生命中有这样不俗的认识与精湛的表述。

猜你喜欢

信物庄子灯光
数灯光
映照
乱世中的一瞥惊鸿
清风亭内悲歌响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万家灯火之百变灯光
爱情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