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亭内悲歌响
2017-05-08武晓静
摘要:《清风亭》是清末演出频繁的传统剧目,而四川坊刻曲本的川戏《清风亭》又有其独特的地域色彩与坊刻环境。此剧主要围绕小生张寄保、老生张文秀、老旦邓氏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演进,而清风亭作为本剧的“戏眼”,是本剧一个独特的空间布局道具,它见证了三人之间悲剧发生的始末。由对证信物、认与不认、雷打张寄保这三个重要关目,观剧者可以领略人性最阴暗无情的一面。在创作、坊刻与观剧的接受过程中,本剧原本的伦理说教性与观剧者的接受心理产生了悖谬,反而使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伦理困境。
关键词:清风亭;信物;认与不认;雷打张寄保
《清风亭》(又名《天雷报》、《雷打张寄保》)是一出流传广泛、舞台搬演次数频繁的传统剧目。《俗文学丛刊》106册戏剧·川戏类收入《清风亭》三种,本文以民国八年木刻本《清风亭》为底本①。笔者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②和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发现了其他几种《清风亭》③。笔者对这几种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故事内容将其分为三个故事系统:清风亭、天雷报、清风亭和天雷报。清风亭不仅是此剧的剧名,还是重要关目的发生之地,因此本文拟从对证信物、认与不认、雷打张寄保这三个重要关目来分析剧本的悲剧性,从而探寻人的伦理困境。
一、对证信物:初现乖戾
《清风亭》的故事缘自五代孙光宪所撰写的《北梦琐言》“张仁龟阴责”篇,明代秦鸣雷作传奇《合钗记》,此举是对孙光宪所记载事情的一次颇带文学色彩的改编,无奈今已亡佚。《清风亭》延续了《合钗记》的重要关目,并对“大团圆”结局进行一种悲剧性的改编。故事讲述的是养子忘記养育之恩被五雷劈死在清风亭的悲剧故事。底本川戏版的《清风亭》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合钗记》中的一些细节,对传奇中重要道具—-金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渲染,本节主要就“对证信物④”这一重要关目进行分析,经过张文秀与周桂英之间两次在明场的相互试探对答,观者可以猜测暗场张寄保的举动。在这一关目中,表层叙事与深层叙事相互渗透、交织,观者可以看出人性的复杂与善变。
十一岁的张寄保因窗友的一句戏言怀疑自己的身世,负气跑到清风亭,巧遇前来避雨的生母周桂英,因此在清风亭中上演了一场小旦、小生与老生的对手戏,其中最有戏剧性与悬念性的关捩就是对证信物。周桂英从张寄保口中得知张文秀并不是其生父,又观张寄保年纪和自己丢弃的孩子相同,于是断定他为张文秀的螟蛉之子,开始向张文秀讨要孩子。此处信物出现两次,但每次出现的角度都不同。
第一次是张文秀对信物的回忆:“(小旦介)请问公公捡得此子之时可有什么把凭?(老生介)有青系发一子。(小旦介)可还有?(老生介)有金钗一只。(介)可还有?(介)血书一封。”。此处发问者是小旦周桂英,她的步步紧逼只是为了确认张寄保是否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第二次是周桂英对信物的回忆。对证完信物之后,周桂英母子相认,但是张文秀不愿养子被人领走,于是再次质问周桂英:“(老生介)此子既是你的儿子,从前丢子之时有什么把凭?(小旦介)有青系一子。(老生介)还有?(小旦介)还有金钗一只。(老生介)还有?(小旦介)还有血书一封。(老生介)血书何人所写?(小旦介)是奴亲写。(老生介)娘行亲写,可还背得?”。此处的发问者是老生张文秀,他也是步步紧逼,甚至要求小旦周桂英强背十一年前的血书。从张文秀的角度来看,十一年的养子即将被人领走,他不得不抱着侥幸的心态继续发问,此处的信物寄托着张文秀的全部希望。
以上都是表层叙事所传达出来的父母的辛酸与悲哀,而张寄保作为“认子”这一关目的核心人物却被剧作者略去不表,直到周桂英声泪俱下地背完血书,身处暗场的张寄保才正式回到剧作者的笔下。一边是生母背血书泪如雨下,一边是养父害怕失子的痛心,而张寄保却做出了令人不齿的行为。“(小生唱)张寄保在一旁喜笑哂嘻。(老生唱)张文秀看血书未曾防备。(小生唱)张寄保刁过来放在袖里,尊一声儿的母快快接去,母子们上阳关休得悲啼。”。张寄保竟然趁张文秀不备将血书偷走,丝毫不念十一年的养育之恩,而张寄保偷血书的行为也成为此剧的结穴之处,十一岁的张寄保已经初现乖戾,张文秀让张寄保发誓:日后若不认养父母将被五雷打死。随后神明三官执簿上场唱到“张寄保清风亭出言有错,我这答上了簿才把笔落”,神明的出现无疑又一次为观者留下了层层悬念。
二、认与不认:情与权的僵持
“认与不认”这一关目发生在本剧的“戏眼”清风亭之中,是一种由多种角色围观老生、老旦与小生争执的苦情戏。在这一关目中,张寄保和张文秀夫妇既是故事的主角,也是被其他角色以及观剧者围观的人,而看客除了清风亭内的众官差与丑角乞丐们,还有见证张寄保盟誓的神仙们。在这种“看与被看”的模式之下,更能感受到人性的多疑与冷漠。
一开场剧作者就用重要角色的上场诗为观者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角色身份的变化。小生张寄保的上场诗为“中状元名扬天下,琼林宴帽插宫花”,张文秀的上场诗“白发蓬松老,两眼是灰毫。因为无有后,老来莫下稍”,两者身份的变化简直是天壤之别。
张文秀夫妻为使张寄保认下自己,在清风亭内进行了三次飞蛾扑火般的尝试。每一次的尝试对于张氏夫妇而言,都是对于尊严的一种抹杀;对于张寄保而言,都是向雷打结局的推进。他二人看到养子高中状元,心中产生了无限的希望,若是张寄保能够认取自己,定会“穿不愁吃不愁逍遥快乐”。二人手挽手从清风亭前走过,无奈张寄保将头低下,并不去相认,老夫妻的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其次张文秀夫妇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当面叫张寄保,以期引起张寄保的注意,夫妻们原先的喜悦之情不断减少。当张文秀说出“上面坐的敢莫是寄保儿?今日得中归来,怎么不认你豆腐店一双父母”,张寄保的反应却是“何人敢道下官之过”,原来十一年的养育之恩竟然是一场过错,因此第二次尝试又一次宣告失败。随后张文秀父母进行了第三次尝试,他们考虑到已是天子门生的张寄保碍于身份不好相认,于是决定上前跪他一跪,说几句好话,哀求于他,此刻是亲情向权力的低头与屈服。张寄保仍然不认“求乞的七礼不端”的养父母,并且下令责打他们四十大板,老夫妻的第三次尝试也宣告失败。此时剧中的看客们作为角色出场,祈求张寄保念在二老年迈略施恩惠,张寄保决定施舍给老夫妻“铜钱二百”作罢。
正是这四十大板的恐吓与二百铜钱的施舍彻底激怒了老夫妻,这冷冰冰的二百铜钱无疑像两记耳光重重地甩在了老夫妻脸上看透了张寄保忘恩负义的嘴脸,张文秀的妻子不堪羞辱,选择撞柱身亡。张文秀看到自己死去的妻子大放悲声,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就此破灭,也紧随妻子死去。张氏夫妻的双双惨死触动了看客们悲悯的心灵,于是所有的关注点都转向了小生张寄保。目睹惨状以后,张寄保本待抱尸痛哭,但是又怕被众位看客知道实情,于是赏给官差们一锭银子,让他们给死者买棺木收敛尸骨。张寄保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遭到了剧中看客与台下观众的谴责,清风亭中所发生的悲剧达到了高潮。
在这场“认与不认”的亲情与权力的角逐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横亘在这三个主要角色之间阶层的鸿沟,更是人性的冷漠与丑陋。而张氏夫妇三次尝试说服张寄保认亲的行为,更是给人一种浓厚的绝望,在看不见光明的希望中挣扎,最后只能跌向更加绝望的深渊。清风亭中的各位看客只是漠然地观看着亭内悲剧的发生,在“认与不认”的角逐中保持沉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残杀?鲁迅曾提倡我们要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在《论睁了眼看》中曾直言:“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没有多正视的勇气”。文人如此,广大的民众也是如此。此刻舞台上的看客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演员,更是一面反射冷漠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看戏,也在戏中看到了冷漠的灵魂。
三、雷打张寄保:无解悲剧的延续
清风亭既是本剧的剧目,也是该剧主要关目的发生地点,十一年后亲生母子相认发生在清风亭,张文秀夫妇双双惨死在清风亭,然而清风亭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完。张文秀夫妻撞死亭前之后,本剧的最后看客--天上的神仙出场。太白金星将这出凡间悲剧报告给玉帝,玉帝令五雷打死张寄保,正好应验了张寄保曾发过的誓言:“尊一声三光神日月照我,若日后忘却了爹娘养我,天差来五雷神把我皮剥”。张寄保被打死的场面极具讽刺意义,“却原是张状元打死尘埃,又见他把血书一手拿定,手拿着二百钱还在赏贫”。本剧的另一个重要道具——“二百钱”第三次出现,此处的“二百钱”更像是人们心目中的因果循环的象征。雷劈结局大快人心,神仙的出现验证了因果轮回的诅咒,正如同剧中众人唱道:“看起来老天爷到有报应,皆因是清风亭不认天伦。枉自你读诗书这样愚蠢,你还想戴乌纱出任爱民。雷打你不孝子免人积恨,免一免后世人好抱儿孙”。诚然苍天的惩恶是为了扬善,但是雷打张寄保的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悲剧的结局,这样一种看似光明的尾巴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黑暗。
“雷打张寄保”这一条看似光明的尾巴却折射出剧作者逃避性的创作心理,即希望以虚幻的团圆或者报应来补偿现实的破碎,将拯救意愿的实现寄托在超人间的虚幻之境,这只不过是为绝望的现实增加一点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剧中的张寄保不仅是张文秀的养子,还是周桂英的亲生之子。周桂英在下本戏中完全作为一个隐性角色,但是透过孤苦无依的张文秀夫妻可以看到张寄保死后,周桂英也将难逃“老无所依”的结局。在表层复仇快感的雷打惩罚之下,隐藏的却是深不见底的悲哀与绝望。至此剧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都以死亡的方式离开了舞台,我们作为观剧者不得不思考“娜拉走后”怎么办?至此,剧作者所宣扬的“善恶有报”的理念被彻底推翻,传播与接受出现了解构似的悖谬,而此种悖谬使我们从家庭伦理的纠葛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人类的伦理困境。
由于此剧是坊刻曲本,当时各书坊之间相互竞争残酷,书坊主不得不抓住读者的消费心理,还必须与上层的道德要求相呼应,以保证书籍免遭禁毁。因此,我们可以从文本最后看到广告语:“流传《清风亭》, 而今劝化人。改过孝父母,养子孝天伦。世事有榜样,点化不差分”,这是出版商用来扩大销售的营销手段。但是这只是书坊主的销售心理与上层价值观念的表达,在文本的流传与阅读过程中,读者除了体味到表层恶有恶报的快感,更加体味到人生虚幻无望的幻灭之感,因此书坊主的刻书营销心理與读者的接受活动产生了悖谬。
清风亭作为本剧的“戏眼”,重要的关目几乎都发生于此地,周桂英母子相认于此、张文秀夫妻自尽于此、张寄保被雷打于此,它就矗立于此处看尽人生聚散与世事浮沉。而这种以宣扬孝敬父母、善恶有报的伦理说教的坊刻曲本,在演出与阅读的接受过程中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只是简单的伦理说教,更重要的是对人类伦理困境的一个莫大的嘲讽。本文从清风亭这一个作为空间布局的道具入手,层层深入地分析发生在其中的重要关目,最终从创作与接受的悖谬之中分析出人的伦理困境。
注释:
①据刘效民在《四川坊刻曲本知见录》中记载,笔者推测本文的底本是清宣统三年铜邑大庙场街陈氏森隆堂刻本的复刻本。底本在《俗文学丛刊》中为281—346页。
②“双红堂”是日本著名的书志学家长泽规矩也的书斋名。
③双红堂所收录《清风亭》有7种,分别是:“双红堂--戏曲--190”本,出自“唱本六百五十二册”的杂腔唱本《清风亭》,共有3本,没有任何差别;“双红堂--戏曲--110”本,为民国十二年北京中华印书局排印本的《梆子腔戏词二集》所收《清风亭》;“双红堂--戏曲--190”本,出自“唱本六百五十二册”的杂腔唱本《天雷报》,共2本;“双红堂--戏曲--177”本,出自民国四年至九年上海中华图书馆排印本《顾曲指南三十集》所收《天雷报》。
④信物是指周桂英在丢弃张寄保的时候,曾放置了金钗一只、血书一封、青发一系。
参考文献: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俗文学丛刊编辑小组编辑:台湾《俗文学丛刊》(第106册·戏剧·川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中华民国九十三年(2004)五月版.
[2]张光宪撰.北梦琐言[M].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刘效民.四川坊刻曲本考略[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4]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李福清,王长友著.梆子戏稀见版本书录(下),九州岛学林 2004·春季 2卷1期.
作者简介:武晓静(1989—),女,河北邯郸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攻方向: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