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向语文的深处

2019-09-18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骆驼队春酒祖父

丛智芳

备课:走向文本的全息阅读

《春酒》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琦君。课文讲述了跟春酒有关的一系列故事,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当像普通读者一样反复阅读文本时,我至少有三个发现:

一、春酒的结构:毫无征兆的时空轮转

文章明显呈现出两个时间段——童年期和成年期。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童年期春节喝春酒的诸多细碎小事,尽情沉溺在那种喜庆快乐童真的气氛之中,用了两个自然段写成年期给儿子做春酒的事,一下子从童年抽身出来,从孩子变成了母亲。更妙的是,两个年龄段的轮转毫无征兆,光看前面部分,就是童年趣事,没有任何一丝信息泄露出是作者的回忆。

二、《春酒》的故事:多重审美的徐徐舒展

《春酒》的故事,呈现出多重审美,透過童年回忆,我们能看到喝春酒喝会酒互来互往独特别致的春节习俗,看到乡里人情淳朴的美好画面,看到一个孩童在春节里喝春酒带来的快乐无忧,看到一个母亲酿八宝酒显露出来的心灵手巧和勤劳善良……美好的民风民俗,和睦的邻里关系,美丽的母亲,快乐的孩子,富足的生活,都氤氲在春酒散发出来的醉人香气中。

三、《春酒》的结尾:轻描淡写中的丰富信息

《春酒》的结尾部分,只有两个自然段,仅百余字:

轻描淡写中却透露出丰富的信息,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从不同角度得以诉说。“道地家乡味”“真正的家醅”显而易见吐露乡愁,更有细微处的不经意,“我也如法炮制……”背后对母亲的回忆和效仿呼之欲出,儿子的挑剔“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中,暗示出作者无数次讲述小时候,讲述中的怀念缠绵昭然若揭。

四、从《春酒》这一课,联想到这一类

读着春酒,我不禁联想到小学课本中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和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准确说是《呼兰河传》)。从文体向度上看,都是抒情散文,叙述上尽情逶迤,抒情却趋于含蓄。从时间向度上看,写了两个年龄段的我,在文章结尾处话题一转,作者身份变换,表现出从成年向童年、向故乡的深情注视。

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结尾是: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祖父的园子》虽是节选《呼兰河传》,只是撷取了童年的一个部分,纵观散文诗似的全书,结尾也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院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会变出来一只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磨坊里那些磨官,至今究竟如何,总之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春酒》本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因为八年级学生已经上完了,所以用七年级学生来上。学生对文本没有接触过,这种对《春酒》未知性和对《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的已知性,打开了教学的新视野,给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视角。

课堂:走向学生的深度学习

这种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发现决定了学习活动设计的路径和层次。我决定采取一文两段式阅读,呈现给学生的课文只是童年回忆部分,并未说明课文的不完整,希冀引领学生多角度触摸文字,产生认知冲突,走向深度学习。

课文学生用了5分钟通读,大体知道写的人物,事件,时间段。这个部分的板书就呈现出凌乱的样态,一如学生参差的初感:新年、母亲、我、街坊、喝春酒、会酒、母亲的八宝酒、十二碟、关于泡酒、印花手帕、新年规矩、洒酒、零食。这些无比珍贵的认知,开启了进一步学习的大门。

主要教学的过程由几个学习任务组成:

在独立阅读、同伴交流之后,全班发言,虽然是一组一组的形式,但是每一个同学只代表自己发言。请了三组同学之后,再指名补充不同的见解。他们的发言聚焦在11个方向,其中虽有大同但有明显小异,我用心倾听他们说出意见,条分缕析陈述理由,并如实板书要点:

串联大家的阅读成果,不由产生疑问:一篇散文怎会有如此多的主旨呢?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呢?我把课文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呈现给学生,第二个学习任务由此开始。

学生在自学交流后,关于主旨的发表很快聚焦到三个词语上:怀念(思念)、家乡(故乡)、母亲: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母亲的思念;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春酒;怀念母亲的春酒。其中一个男孩子进行了串联:归结起来就是“乡愁”。

关于散文前后两个部分的“我”,他们从年龄、心情、身份、神态、语速等多角度进行了对比:小,大;欢乐,忧伤;孩子,母亲;欢笑,无奈;欢快,沉重。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任选了前面的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比朗读,很好地还原了这种不同。

由于从《春酒》想到了这一类,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春酒》。在他们清晰感受《春酒》的结构特点之后,开启了最后一个学习任务:对比阅读《春酒》和《冬阳·童年·骆驼队》,体会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发现两篇散文的乡愁主题、童年回忆、两段式构篇的方式是其相同之处。

反思:走向学科的深刻理解

任何真正的课堂改革,都依赖于对学科的深刻理解。从《春酒》的学习过程来看,它体现了对语文学科的深刻理解。几个學习任务,虽有粗知细品之分,却相互观照,共同指向对语文的理解。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虽然读了很多经典散文,作文却更多指向罗列事例说理和罗列事例抒情,学生腔浓郁,少有真情实感,少写真实生活。为什么他们对平淡应然的生活没有近距离感受,不能如此细腻地描摹,对心底的情感常常一语道破,少有韵味?我想教学中文体意识的遮蔽不得彰显,是难辞其咎的。用散文的方式学习散文,才能打开文体中的文脉潜流,在获得文学审美意义的同时,获得表达上的启迪。

顾随(《顾随诗词讲记》)说,“是物就有形式,有形式就有系统,原是无法之法,而写出来便成了有法之法了。我们要从无法之法看出有法之法。”尽管几篇文章作者并无交集,每个人的经历和言语风格也各有不同,但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表达就不自觉呈现出一种趋同。发现无法之法中的有法之法,读中悟写,正是对比阅读“求同”的逻辑:对比两篇散文中的“大同”,走向作者的心路历程,从而看清文路,看到情感的生发处,从对文的理解,走向对人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对文本的一次性使用。参与编写教材的经历,使我对那些学生读得囫囵半片的一流课文生出深深的疼惜。统编语文教材主编之一曹文轩教授谈到选文时,不止一次说过:宁要一流作家的二流作品,也不要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那个语言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可是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把目光放在课本之外,尽情搜罗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文章,给学生拓展阅读,任由那些可以一读再读的经典,学过一次就永不启用。不断去运用,把好文章用好,恐怕也是用足教材的题内之意。

经典散文可以有多种打开方式,指向阅读,指向写作,指向阅读策略。透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复的阅读,走向语文学习的深处,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小学语文的叙事散文比例很大,好多是一事一感结构,如《触摸春天》《通向罗马的路不只一条》《钓鱼的启示》《珍珠鸟》《画杨桃》等,可以群文阅读,用陌生化的目光重新打量熟悉的课文,就会看清这类散文的秘密:都是一事一感的结构。透过这几篇文章的整体阅读,让小孩子知道,写一件事,表达你的感受,就可以这样来写。

甚至在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的结构还有另外的用处。比如《触摸春天》一文,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女孩捉到蝴蝶的神奇故事,作者在结尾写道:“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在上课时,我至少两次利用它,引导学生来写。其一是: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呢?请给课文换一个你自己的结尾。其二是:“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你读到这句话时想到了谁?你想到你身边的谁?你想到你读过的谁?请把前面的故事换成你要讲的故事。这样的习作无疑是有趣的,是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结构的。

同样,学习八年级的散文《春酒》,让五年级的散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再次出现,就使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语文的学习,更是生命沉思的过程,语言发展的过程。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看到经典文章的不断打开的意义,教学视野和学习梯度,都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猜你喜欢

骆驼队春酒祖父
祖父瓷
从儿童视角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该怎么走
骆驼队该怎么走
祖父的一封信
小小回春酒帮你赚大钱45岁残疾大哥卖回春酒一年赚一套房
鸡犬不宁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如此铺排意何在——《春酒》教学价值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