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19-09-18张明琦

经营者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一带一路

张明琦

摘 要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进出口总额、FDI、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CPI和月度工业生产增加值(IM)数据分析,分别构建进出口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短期分析,发现进出口对有效汇率(neer)的变动在短期内的反应时间和程度存在差异,进口对它的反应更敏感。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一带一路” 进出口变动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者贵昌和谭兆何(2018)以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为解释变量,利用1988~20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汇率变动在短期内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要大于长期内的传导程度。[1]卢向前和戴国强(2005)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进出口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利用1994~2003年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2]谷宇和高铁梅(2007)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在长期和短期对进口、出口贸易的冲击方向,并得出短期內对进口的冲击程度较大;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方向短期和长期内都为负向,对进口表现为短期内是负向,长期内是正向。

(二)理论基础

1. J曲线效应。本文利用J曲线效应主要是为了解释下文中的汇率传递的时滞问题。当一国货币相对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该国贸易收支及经常账户收支状况一般并不能立即作出改善或恶化的反应,一般有一定时间的滞后。

2.马歇尔勒纳条件。本文利用马勒条件主要是为了解释当一国货币币值发生贬值时,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出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与进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之和大于1时,本币贬值才有利于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

3.汇率变化的经济效应。如在运用“直接标价法”下,本国相对他国的货币,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会提升本国商品的海外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同时,由于本币贬值,本国居民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得更昂贵,从而进口会减少。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若满足马勒条件,会使得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

4.理论假说。一是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程度:在短期和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都要大于进口贸易。二是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方向: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进口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对出口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表现为抑制作用。三是进出口贸易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反应时间快慢:出口贸易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反应更敏感。

二、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在参考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及考虑经济形势的变化,本文考虑备选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2010年1月~2019年3月)如下:

第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neer):剔除了通胀因素,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增加,即表示人民币升值。作季节性处理(census x12),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由于月度数据不可得,遵照一般文献的做法(卢向前和戴国强,2005),用月度工业生产增加值来替代,并作季节性处理,记作IM。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季节性处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四,出口总额(exs):作季节性处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五,进口总额(Ims):作季节性处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在选取数据时考虑到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且结合一带一路的倡议,综合分析该战略实施以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六,外商直接投资(FDI):使用每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单位亿美元)作季节性处理,数据来源于国家商务局。

(二)单位根检验

因为文中所用数据是时间序列,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前,要先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可能会出现伪回归。检验方法采用ADF检验,使用EViews8.0软件。工业生产增加值(IM)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平稳的,其余变量都都为一阶单整。

(三)模型形式

采用谷宇,高铁梅(2006)文中使用的非完全替代模型,该模型认为一国出口或进口的商品并不能完全替代本国或另一国的商品。

进口模型IMS=f(im,cpi,fdi,neer);

出口模型EXS=f(fdi,im,neer)。

三、实证分析

(一)构建VAR模型

1.确定滞后阶数。根据AIC、SC、HQ信息准则,同时滞后阶数过多会损失模型的自由度,综合考虑出口总额的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3,关于进口总额的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3。

2.模型稳定性检验。关于VAR模型系统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所有的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内,即所建立的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二)脉冲响应

1.出口模型。从图1可知,月度工业生产增加值、FDI、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出口总额的冲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响都趋于减弱。如下图所示,给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个单位的变化,出口总额对其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反应。在第一期冲击为0,在第二期开始有冲击,并且冲击为负向,这种负向程度增加,在第三期负向程度为37。随后在第三期冲击的程度开始减弱,在第四期开始发生转折变化,从第五期之后这种程度趋于平稳变为负向冲击,且这种负向冲击一直处于微小波动中,最终变为13个单位。可知,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冲击的程度在前几期变化较大,并且这种效应随着时间的变化会逐渐衰弱。

本期出口总额的变动对前两期的影响较大,后期趋于平稳。对于FDI一单位的变动,出口总额对其反应的波动性较大,第一期为正向变化,且在第二期达到一个正向的峰值点;但这种正向波动减弱,在第三期达到一个负向的最值點;同时,第三期又出现转折,在第四期达到正向冲击的最高值;之后FDI冲击的效应逐渐减弱。通过分析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对出口总额的影响,可以看出在前三期两者是同向变化,且在第二期这种效果最大,随后这种冲击呈现波动式的减弱。

2.进口模型。月度工业生产增加值、CPI、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FDI对进口总额的冲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响都趋于减弱。如上图所示,给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个单位的变化,进口总额对其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反应。在第一期冲击开始上升,在第二期冲击达到正向最大为7个单位;随后在第三期冲击的方向开始发生变化,由正向变为负向,变为负向冲击12个单位且这种负向冲击一直处于微小波动中,最终变为13个单位。

由上图可知,月度工业生产增加值对进口总额的冲击一直为负向,而CPI对进口总额的冲击一直在正向范围内小幅波动。

(三)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可用来衡量一个序列变量的变动有多少是来源于其自身的冲击,还有多少是由VAR模型中其他因素的冲击造成的。本文就进出口总额的变动进行方差分解,看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进出口总额的变动。

人民币汇率冲击对出口总额变动的贡献在短期内很小,并且在第二期这种影响迅速增加,至第三期汇率冲击对出口总变动的贡献约占8%,随后这种贡献一直保持平稳上升,在第10期的贡献约为11%。出口变动除自身因素外,约有22%的贡献来自该模型中的其他因素。在除NEER之外的因素中,FDI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大,但在第三期之后这种影响才开始呈现出来,在第四期达到相对高点后趋于平稳,但在第九期这种影响就已经衰退了,约为8%。而本国月度工业生产增加值对出口总额变动的贡献约为4%,且这种效果相对汇率和FDI的变化更平稳,且反应时间相对较短。

(四)进口模型

人民币汇率冲击对进口总额变动的贡献在短期内很小,并且在第二期这种影响在缓慢增加,至第三期汇率冲击对进口总变动的贡献约占1%,随后这种贡献一直保持平稳上升,在第10期的贡献约为6%。出口变动除自身因素外,约有25%的贡献来自该模型中的其他因素。在除NEER之外的因素外,月度工业增加值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大,在第二期之后逐渐趋于平稳,约为13%。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法、方差分解和协整分析,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控制变量、工业生产增加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从而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在短期和在长期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出口总额的影响程度大于对进口总额的影响程度。

第二,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促进进口抑制出口;在长期内(协整方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出口贸易都表现为抑制作用,长期内FDI的增加在长期内对进出口都有促进作用,且CPI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与短期内也不同,短期内CPI的上涨有利于进口但对长期却有抑制作用。

第三,关于进出口贸易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反应时间。短期内出口贸易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反应时间较短。

第四,分析“一带一路”的影响。为降低人民币比值较大的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加大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多年来,美国一直是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而由于中美贸易战引起我国出口部分利益损失。我们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合作领域,寻找新的贸易利润增长空间。

第五,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民币可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从而难以保持币值的稳定,会对进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可能需要政策的协调和支持。

第六,从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出口总额的变动,在FDI、IM和NEER这些影响因素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解释程度最大。同时,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冲击的程度在前几期(约为前六期)变化较大,并且这种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衰弱。

人民币适度贬值及增加使用外资,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和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可以促进贸易余额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者贵昌,谭兆何.“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7-23.

[2]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

(05):31-39.

猜你喜欢

人民币汇率一带一路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互动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物价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