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医疗条件下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

2019-09-18余慧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居民

余慧

(武汉市第九医院红卫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80)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利于保障我国居民身体健康,但是受我国地域辽阔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传染病发生可能性,尤其针对医疗水平较差的公共卫生机构,其传染病发病率明显更高[1]。鉴于此本文研究了传染病疫情预防中不同医疗条件下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以便为当地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详细报告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4月—2017年3月之间本市的传染病疫情防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医疗条件较好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管辖下的200名居民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设为实验组,选择医疗条件较差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管辖下的200名居民作为参照组。实验组中女性居民102例,男性居民9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6.93±2.6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4人,高中80人,初中及以下86人。参照组中女性居民99例,男性居民101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6.96±2.6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6人,高中82人,初中及以下82人。两组居民各项基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分别在各自社区内属于常住人口;②依从性较好,可以配合完成调查;③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年龄未达18岁;②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合并严重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损伤或衰竭。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居民近两年内丙类、乙类等传染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其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疾病特征、传播途径、疾病种类以及预防措施等4方面。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居民传染病发生率、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均予以卡方检验,SPSS21.0为本次研究处理分析软件,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居民传染病发生率比较

与参照组居民比较实验组居民传染病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居民传染病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居民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与参照组居民比较实验组居民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居民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3.讨论

传染病指的是由各种病原体引发的一种扩散性疾病,以较为广泛的传播性为临床特征,其病原体少部分为寄生虫,大多均为各种细菌微生物[2]。据相关统计,我国已经登记在册的传染病共有39种[3]。随着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不懈努力以及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工作的普及,传染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其中病情严重的甲型传染病已经非常少见[4]。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在医疗水平较差的偏远地区,依然存在传染病爆发可能,因此如何控制并尽量减少其传染病发生率已经成为目前公共卫生机构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5]。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居民的传染病发生率为5.00%(10/200),疾病特征、传播途径、疾病种类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分别为95.00%(190/200)、95.50%(191/200)、94.00%(188/200)以及96.00%(192/200)均高于参照组,这也进一步提示了医疗条件较好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效果明显高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

综上所述,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具有重要作用,医疗条件较好的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效果好,今后应提高对医疗水平较差的卫生机构关注程度,从而减少传染病发生,保证居民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传染病居民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石器时代的居民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