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2019-09-18罗友花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
关键词:餐后空腹血糖

罗友花

(泸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高血糖[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其原因是生物作用受损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两者都有。糖尿病慢性高血糖,对各种组织造成慢性损害,尤其是心脏、肾、眼。耳道血管神经功能障碍[2]。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还未有有效明确的治疗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临床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5.2±5.26)岁;病程10年~20年,平均(12.3±1.3)年;病类型:23例1型糖尿病患者,27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2.6±4.69)岁;病程10.5年~19.5年,平均(13.2±1.6)年;病类型:24例1型糖尿病患者,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病程及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参与研究者均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过敏体质者,具有合并肝、肾、心、肺、血液系统等大型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检查各项生命体征及入院宣教。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讲解,提高患者对此病的认识,根据医生嘱咐进行用药,指导患者如何检测血糖。(2)饮食护理: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安排,少食多餐,多食用绿色蔬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但要在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慢跑、打太极等,从而使血糖恢复正常。(3)心理护理:患者一般均会产生焦虑、害怕等心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想法并与其谈心,缓解患者内心的恐惧,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积极配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医院人员,详细介绍病情常识、注意事项,加强患者对疾病恢复的信心。(4)口腔护理: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行正确指导,以免产生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选择(n,%)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证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的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实验组5011.15±1.0313.85±1.605.63±1.257.86±1.35对照组5010.25±1.2313.56±1.207.38±1.0612.35±1.26 P->0.05>0.05<0.05<0.05

3.讨论

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应用综合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其是在一定科学理论的基础下,加上护理诊断的指导的一系列护理活动[3],能够达到恢复、促进或维持患者心理和生理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预期效果。

本文研究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7.86±1.35)、(5.63±1.25)mmol/L;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12.35±1.26)、(7.38±1.06)mmol/L。

综上所述,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餐后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