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缓解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2019-09-18方云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
关键词:肛瘘熏洗疼痛感

方云

(昭通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肛瘘属于肛肠科典型疾病之一,手术是根本治疗方法,然而术后换药疼痛、切口疼痛折磨着患者,患者郁郁寡欢。因此,缓解术后疼痛是该疾病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鉴于此,本研究尝试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式,并选取特定对象验证其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我院治疗的肛瘘患者病例库中随机抽取88例,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妊娠者、精神障碍者、脏器疾病严重者。其中男女比例为48:40,平均年龄为(47.3±1.5)岁。使用双盲筛选的方法将病例资料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协助患者接受各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糖监测、肝肾功能),细致询问患者疾病史,详细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术后注重生命体征监测,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各注意事项,嘱咐其应确保创面始终处于清洁状态。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1)情志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动作应尽量轻柔,用心安慰患者,以此来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巧妙借助“顺情解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尽量满足患者所提出的需求,以此来使得情绪处于平稳状态;(2)耳穴贴压疗法:认真消毒耳部后,在穴位上粘贴王不留行籽贴,对耳穴进行按压,以感觉到痛、胀、麻、酸为最佳状态,按压时间不得低于五分钟,每小时按压一次。(3)穴位刺激:采取拇指指压法按压穴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对其予以中等强度的刺激,每个穴位按压时间不得低于两分钟,每次按压时间不得低于十五分钟。(4)艾灸:采取温和灸,取会阳、承山、孔最、小肠俞、二白等穴位,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3.0cm处进行施灸,每个穴位至少五分钟,每天艾灸一次。(5)熏洗:主药方由五倍子、桑寄生、荆芥、朴硝、地丁、蒲公英等组成,每种药物剂量均为30g,基于患者耐受力调整熏洗时间,至少十分钟。熏洗前,应告知患者将大小便完全排空,并对肛周进行细致清洗,采用浴巾将臀部密实包裹,避免蒸汽大量流失,并留意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患者面色惨白、冷汗不止时应停止熏洗,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熏洗后使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告知患者应加强保暖。

1.3 观察指标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1]对两组患者术后4h、术后1d后、术后2d、术后3d的疼痛情况予以评价,具体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强烈。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值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h 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疼痛,两组均有所改善,同时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 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n术后4h术后1d术后2d术后3d观察组448.5±0.44.10±0.241.40±0.61.12±0.4对照组448.6±0.38.32±0.215.62±0.44.89±0.6 t-0.1543.2564.2595.214 P->0.05<0.05<0.05<0.05

3.讨论

临床上,肛瘘手术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且术后疼痛感强烈,生活质量较差。相关研究[2]指出,90%患者术后疼痛感逐渐出现,不利于术后恢复。随着医学理念的不断升华,疼痛已经被列为第五生命体征,医务人员十分注重患者的疼痛控制。为了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本研究注重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式,贯彻执行中医整体及辨证施护理念,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实施艾灸、针刺、中药熏洗、耳穴按压等特色护理干预,实现缓解疼痛、活血化瘀、疏通筋脉等功效。王晓燕[3]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埋籽可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感,临床效果高达95.6%,说明了这一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切口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证实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式的有效性。然而,因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有限,为了验证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还需开展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肛瘘熏洗疼痛感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