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18夏米西努尔克尤木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根治术

夏米西努尔·克尤木

(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手术麻醉科 新疆 伊犁 835000)

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措施,但术后的疼痛会影响术后的恢复,需要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2]。舒芬太尼是具有麻醉程度深、起效快和无蓄积的阿片类受体激动药,常用于外科术后的镇痛,但其作用时间短,且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物,能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过敏,且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本研究将分析在直肠癌根治术后PCIA中将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9~85岁,平均(60.3±13.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21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38~84岁,平均(60.3±13.0)岁,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2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术中均气管插管全麻,予以相同麻醉诱导,在手术结束时连接PCIA,对照组以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0.05mg+昂丹司琼(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359)8mg+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成100ml液体,研究组在关腹前使用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0.5mg,术后镇痛以氟比洛芬酯1.5mg+芬太尼0.05mg+昂丹司琼8mg+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成100mg液体,背景输注速率2ml/h,PCIA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镇痛时间48h。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的疼痛情况,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为疼痛越严重。

(2)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应用PCIA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

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48h的VAS评分低于术后24h、12h和6h(P<0.05);术后24hVAS评分低于术后12h(P<0.05),与术后6h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2hVAS评分高于术后6h(P<0.05),两组间术后48h、24h、12h、6hVAS评分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见表。

表 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 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s,分)

注:与术后48h比较,aP<0.05;与术后24h比较,bP<0.05;与术后12h比较,cP<0.05;与研究组比较,dP<0.05。

组别n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研究组401.30±0.30ac2.25±0.35ab1.28±0.28a0.90±0.28对照组401.55±0.32acd2.75±0.40abd1.68±0.32ad1.20±0.20d t-F时间=8.250,F组间=10.852,F交互=9.120 P-P时间=0.000,P组间=0.000,P交互=0.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恶心呕吐、1例嗜睡、1例呼吸抑制、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中出现6例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恶心呕吐,1例嗜睡和3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05,P=0.745)。

3.讨论

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受手术创伤刺激、炎症反应、术中对脏器的牵拉作用、中枢神经元及神经末梢刺激等因素影响会产程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术后的恢复造成影响,因此需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2]。PCIA以可按需止痛、镇痛期间血药浓度低的优势成为临床的首选,而如何选择镇痛药物以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又不增加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的关注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显著,且术后48h<术后24h与术后6h<术后12h,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证实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PCIA中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提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对μ受体的亲和性是芬太尼的7~10倍,具有镇痛作用强的特点,但该药物持续时间短,且容易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靶向镇痛药物,作为脂微球制剂,能使包裹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并可控制药物浓度的释放,且易于跨过细胞膜,具靶向性、持续时间长和起效时间短的特点,能减少药物在其他部位的浓度,且不易引起胃粘膜损伤,无中枢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少[4]。在联合镇痛作用中,能增强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不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PCIA中,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根治术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