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考政治复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2019-09-17曹敏
摘 要:高考复习是高中政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迎战高考的关键阶段。以往对于高考复习指导,很多老师都很重视知识内容上的指导,而忽略了对高三课堂教学的学法和教法方面的指导。试从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谈高考政治复习的“学法”和“教法”。
关键词:高考政治;复习;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策略之“学法”
高中三年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教师应该如何教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高中政治四本书的知识点呢?本人觉得应该教会学生四种学习方法。
(一)背诵目录法
背诵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凭记忆读出”是一种学习或者记忆的方法,古已有之。而本文中的“背诵目录法”是指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对高中政治课本中的单元题、课题、框题、目题的分解重组,来记住知识点的方法。高考一轮复习开始前,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背诵目录法”。先让他们学会从宏观上把握好教材内容,然后再随着记忆的不断强化来记住知识点。例如,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分别为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及多彩的消费。如何才能把它记住呢?依照学生日常生活体验要“消费”首先必须“有钱”,然后要了解“商品的价格”,按照这个逻辑顺序,根据关键词“货币—价格—消费”就可以把整个单元的结构记住,然后再依次记住“货币、价格、消费”之下的具体知识点,这就好像在画地图,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走到哪里,背漏了或者背错了什么,久而久之,知识点就一个个地记住了。
(二)知识框架构图法
“知识框架构图法”也就是我们平时采用的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来整理自己的知识框架图。通常有两种方法:
1.时政热点与考点结合整理的方法
由于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鲜明,要求考生必须关注时政热点,所以学生应该学会这种整理的方法。例如,以“十九大”报告的新提法为主题整理思想政治四个模块的知识点链接,《经济生活》中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考点具体链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中“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与十九大报告中“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相关知识点的链接;《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与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链接;《哲学与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的链接等。
2.按知识点分类整理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原因、措施、意义、影响等分类来整理。例如,《经济生活》中以“原因”为主线整理“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等。这样的整理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点。
此外,无论以何种方式整理,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评比。然后选出最优的那一份粘贴在班级文化墙上进行分享交流,从而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考试得失总结法
高三一年最频繁的考试就是月考。“考试得失总结法”主要是用在学生每次月考后的总结中。从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开始教师就应教会学生自己写考试得失总结,但是这个总结并非长篇大论的作文而是写几个简单的数字题号进行课堂总结分享,每次随机选择一至两名同学。例如,学生可以分享考试选择题中做得最好的题、最差的题或者主观题中觉得自己答的最成功的知识点部分。用这样的方法来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考试信心,减少每一次考试中的失误。
(四)错题整理法
“错题整理法”就是教会学生总结考试错因,自建政治错题本的方法。整理的内容包括错题、错因分析及好题、典型题。由于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两种整理错题的方法。第一种,剪贴错题本。也就是利用剪刀、胶水的模式,将错题剪贴在错题本上,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在平时训练考试中有目的地采用单面印刷,以便学生剪贴整理。第二种,做试卷装订本。也就是学生将试卷按时间或者学科类型进行装订,但要注意提醒学生装订时需要在试卷最前面做一个封面并制定好目录,目录还要进行页码编排,并且在后面标记错题的序号以便查阅。只要教会学生学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这比盲目的题海战术要好得多。
二、课堂教学策略之“教法”
课堂时间实在有限,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有效复习备考呢?本人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基礎知识,想办法让学生熟悉教材
没有扎实的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快地熟悉教材知识呢?
1.“课前五分钟读书法”
教师可以从高考一轮复习开始,安排政治科代表组织课前五分钟读书。“读”之前必须进行有目的地计划,不是简单地进行“通读”。例如,可以选择一周内“只读每个模块的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框题和目题;还可以选择“按知识点分类读”,比如:《经济生活》按影响因素分类或者措施分类的框题内容读,《哲学与生活》按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方式读等,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前五分钟读书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找到感觉,找到学习政治的自信。相信量变总能实现质变,让学生逐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从而夯实基础知识。
2.“练习翻书法”
教师要把握好每一次讲评试卷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查阅课本,并在试卷上标注考点和对应的课本页码。例如,高三月考试卷中选择题第一题考查《经济生活》财政的作用,对应课本页码第65页。每次考试都翻书标注,久而久之,知识点(考点)就熟悉了。
3.“小老师扮演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利用课堂教学相互讲评周测、月考试卷或者分享自己设计较好的知识结构图。在高考二轮复习中,高三学生已经对各个考点有了一定知识储备,这时让他们自己讲解更容易记忆深刻,同时还可以在讲解中让同学提问、纠错,这样的互动更能体现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熟悉教材,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理想效果。
(二)巧用分层补差法
高考复习,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补差”。那么高中政治有限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补差呢?
1.针对考点内容的补差
高考复习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在整个高三教学中贯穿使用“分层补差”。首先,“补差”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其次,在单元总结、课堂总结或者一周总结中贯穿使用分层补差法。最后,每次补差的资料都要与本周学习的资料相关,或专项的,或专题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地弥补尚未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强化,从而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理想效果。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补差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补差,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教学策略。第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补差策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标准,教师只有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动机、性格等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实现有效的补差。例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和参与的机会;对于“学优生”,教师要给予他们较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潜能。第二种,针对学生能力差异的补差策略。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以往学习成败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如针对学习动机较差的学生,采取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态度的正向引导策略;针对学习归因障碍严重的学生,采取积极归因策略;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采取耐心培养策略。
(三)指导要把握好“放”与“收”的尺度
掌握解题方法和打好基础同样重要。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放”与“收”的尺度,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到获取高分的钥匙。尤其在“放”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自己的思路,而是要一步步询问学生,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思考状态,教师只需扮演思维引导者,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哲学与生活》中“规律”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把“规律是什么”分成四个小问题来提问:(1)什么是固有的?(2)什么是本质的?(3)什么是必然的?(4)什么是稳定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然后再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规律”的定义,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四)自编复习资料,加强答题、审题技巧指导
高三课堂教学复习效果好不好,和资料的选用密切相关。教师应该注意慎选资料,不盲目使用外来资料。从整个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资料的整理到每周一次的测试,都必须做到精心选编,选择好真正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各类试题。同时,还需加强学生答题和审题技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规范、准确地运用政治学科术语来答题。
三、遗憾与不足
以上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都是本人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自己理论知识还比较薄弱,還有许多地方需要向各位同行学者学习、请教。
首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尤其是二轮的专题复习。对于时事政治、热点事件材料的采用、讲解深度有很多的疑惑,很难把握好“收”与“放”的尺度。
其次,在试题的选编方面还有许多欠缺,还没有真正到达“教师走进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
再次,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强、关注面还不够广。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多关注那些从来不敢和老师交流的内向的中等学生。
最后,还需加强对考生考前心理辅导技巧的学习。
因此,本文充其量仅是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关高考复习策略的问题做出了抛砖引玉的陈述,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继续关注和思考。
作者简介:曹敏(1986.1—)女,彝族,云南省普洱市,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教育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