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2019-09-17冯燕莉

新课程·中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应用策略初中物理

冯燕莉

摘 要:初中物理是學生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由于物理的思维逻辑性很强,初中生又是刚刚接触,所以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想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整体性的提高。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就是在物理教学中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物理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相应能力的教学方式。因此主要分析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以期能够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物理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应用策略

探究式教学主要指的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具体内容作为主要的探究素材;同时也可以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与学科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探究教学的主要对象,加强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探究与讨论问题的空间,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来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分析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

尽管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但是在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依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体制根深蒂固,并且学生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方面为了提高升学率,并且会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提升上,进而导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程知识。

(二)注重理论,忽视实践

物理作为一门有着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在物理课本中大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需要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果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没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物理学习的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现如今在传统教学理念、升学压力以及学校办学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讲授上,忽视了实践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尽快加以改进,否则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不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当期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也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虽然说多媒体能够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非常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出来,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很多物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认知不清,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授课形式华而不实,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这也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初中物理学科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水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可以选择从小课题研究、物理实验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面出发进行探究式理念的渗透,实现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以及主动求知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通过开展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养成敢于质疑、乐于探索以及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对于探究式学习而言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鼓励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对资料进行收集、整合与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学生也培养了尊重事实、服从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社会的发展需要以人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作为基础。学生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首先可以与小组内部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将所研究出的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其次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要求学生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在具体的合作中提升参与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个性化发展

在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重视,学生可以借助亲身动手参与实践操作,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收获掌握知识的快乐与成就感,进而提升参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而应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导。加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收获的体验,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具备开放性特征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探究式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质疑是人类进步的根源,同样对于学生而言对知识内容产生质疑是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是在质疑中发掘到深层次的物理知识的,牛顿对砸到他头上的苹果产生质疑,因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物理规律;阿基米德对黄金的纯度产生了质疑,因而发现了浮力的物理学规律。可以说物理世界变化莫测,很多规律都隐藏在常见的事物中,给人们带来无穷尽的疑惑,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比较旺盛,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契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比如说在开展“物态变化”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冻的可乐在室外放置一会在瓶身上会出现水珠;水开时为何会出现白气;冬天的时候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睛上为何会起雾等,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物态变化等相关物理知识的探究。在开展“大气压强”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物理实验:以纸片盖住空玻璃杯,再倒置,纸片掉落。玻璃杯盛满水,再以纸片盖住,倒置,纸片不掉。学生在经过认真观察物理实验后,会提出问题:水的重力为何不能压掉纸片呢?上述物理现象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物理探究意识,对其没有展开深入的思索。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产生对这些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探究活动中,去发掘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这为学生后续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现阶段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与学生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最终的考试结果为导向开展教学与学习,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需要注重探究的具体过程,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提升。要重视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方法来完成探究过程。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时,需要选择恰当的问题,该问题需要具备代表性与特殊性,以提高探究质量。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开展“灯泡功率实验”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实验条件进行重新设置:在电源电压是6V、灯泡额定电压是3.8V的条件下,怎样以电压表(3V)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该次探索实验中,学生要认识到,电压表不可超量程以获得灯泡额定电流得出额定功率,需要思维创新和知识联想。将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如果灯光亮起,则变阻器电压为2.2V,实验用电压表便能派上用场。因此对于物理探究式学习而言需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并且注重问题选择的开放性与典型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猜测、设计与操作的积极性。

(三)结合生活实际,突出探究性学习的实用价值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身心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只看到了物理计算的繁琐,却忽视了物理知识本身是源于现实生活的道理。将物理知识重新融入现实生活中,学生就会发现物理有趣与实用性的一面。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结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可以认识到物理知识本身的现实价值。比如说在开展“声现象”这一课程的教学时,讲到分贝的概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哪些噪音污染的现象,例如农用车喇叭、家禽家畜的叫声、建筑施工发出的噪音,并且鼓励学生探究控制、防止噪音污染的方法等,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中的作用;在开展“光现象”的课程教学时,教师也让学生放眼周围,说说光污染,并设置问题:光污染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探究。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摆脱“读死书”,活学活用的良好举措,也能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责任。

(四)重视实验探究,让学生动手获得结果

通过物理实验可得出物理理论,也可验证物理理论正确与否。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更好地认识物理的重要方法,是在统计、观察、访问、信息收集、阅读后进行的探究活动。在进行物理实验时,答案是不能事先告诉学生的,而是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得来。另外,物理实验也会让纸笔演算得出的结论更加真实、直观,而非模糊、凌乱,不敢肯定。

在教学“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要求学生做实验,并对比得出的结论。如下图所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了压力、接触面与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相同拉力)。当然,在物理实验前,要进行安全教育,例如防止触电、防止引发火灾、防止短路、安全使用电器仪表等,教授解决方法。在教学“小石块密度测量”时,要使用到量筒、天平,量筒易碎,可能划伤手指,需要轻拿轻放,避免较高重心引起的摇晃而落地;若筒口打破,即使无碍于读数,也要废弃不用,以防止在实验中受伤。

作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探究式教学对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独立思考、自主思考等综合能力,进而养成科学态度与精神,通过在物理课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课堂作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自身探究能力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对自身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維过程加以充分展示,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实现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进而实现初中物理知识内容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学生物理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志旺.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2001(9):22.

[2]曹敏惠,徐胜臻.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2(5):38.

[3]罗兆华.施教为学、促进建构[J].物理教师,2004(10):3.

[4]李森.初中物理实施探究性学习之我见[J].物理教师,2004(10):16.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应用策略初中物理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