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7郭生梅
郭生梅
摘 要: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导入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通过问题来体现出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问题设置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问题还可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把握是做好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关键。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是否完善、实践能力是否提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所关注的教学重点,而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所在。有效地设置问题,以问题作为导入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比喻成一次漫长的航海旅行,那么教师所设置的导入性问题就是航海之中的坐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法对于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个阶段,以问题作为每一个阶段的切入点来引导课堂教学的进行。一方面,问题能够“化面为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另一方面,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决也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全面的考量,问题就像教师抛出去的“砖”,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才是教师引出来的“玉”。关于如何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法总结如下:
一、立足教材合理设置问题,突出导学作用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既要保证问题的代表性,同时也要考虑到问题的实践意义。而且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立足于教材,也就是说,问题的内容、形式都是要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让问题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试金石”,一方面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立足教材方面,教师也要合理地区分问题的种类和难度层次,要合理地设置引导性问题、检验性问题和总结性问题,要突出问题的导学作用,而且也要重视问题设置的难度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问题的形式,如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出数学的公式、概念等,让问题能够以注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学习和记忆,也可以以总结性的方式出现,在某一部分知识内容学习过后,教师设置一道或者几道问题来检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形式一方面是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衔接后面的知识内容,让问题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以“点”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更在于以“面”的方式来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才是学生良好地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因为很多考试试题或者是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很复杂、很综合的数学知识的运用,如果缺乏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则很难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因此这也就为问题导学法的具体运用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教师要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注重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会不自主地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搜集和聯系,让原本分散在脑海之中的各部分数学知识不断地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注重学生对问题导学法的体验
问题导学法确实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导学法都有着相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问题的设置流于形式或者是过于刻板也很难真正起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作用。所谓流于形式是指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却并未深入地研究问题导学,只是简单地设置几个引导性和总结性的问题,然后仍旧是大量占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讲述,学生缺乏对问题的体验。没有学生体验的过程,又怎能说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真正引导了学生呢?
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条件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心理认可程度,要让问题真正发挥其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于问题,教师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流沟通的程度;而且要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以结果来进行评判,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法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举措。有效的问题导入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地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而且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还能够及时地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