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武汉地方特色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2019-09-16刘云玲鲁森林孙家辉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刘云玲?鲁森林?孙家辉

【摘要】在“踐行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以“九省通衢”著称的中国武汉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舞台。而武汉本土小吃作为饮食文化的特色代表越来越吸引公众的关注,为打开饮食文化交流之窗,译者在处理各种菜名翻译以及介绍相关信息等方面的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理论中,归化和异化是比较常见的翻译策略,且多见于文化传播文本。本文主要以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基本方法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武汉本土特色小吃;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

【作者简介】刘云玲,鲁森林,孙家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一、引言

武汉,以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成为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融合和创新之地。民以食为天,菜名的翻译则可成为促成良好国际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由于地域和文化底蕴的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准确地为其他文化所理解,这就需要本土译者的介入,将饮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进行准确的传递和诠释。就翻译层面而言,出彩的翻译不仅可以促进武汉小吃文化的传播,还可以助推武汉迈向国际化城市的新台阶。诚然,译者在翻译武汉本土特色菜名的时候也遇到了跨文化翻译语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归化与异化为中心论题对武汉菜名翻译进行深入剖析。

二、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策略,指的是在翻译中应坚持以目标语或译文为归宿,恪守目标语读者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目标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目标语读者靠拢。而“异化”,即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源语文化为归宿。

三、归化翻译策略在武汉地方特色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武汉本土特色小吃有着厚重而灿烂的历史积淀和底蕴。在翻译当中,倘若想翻译出字面意思,这不难做到;而真正困难的是跨文化传递出本文化的内涵精要。为了让西方读者能够看懂这样的一份“菜单”,采用归化的策略无疑是武汉对外宾最为礼敬的方式了。归化翻译向英语读者靠拢,能立即使目标语读者领会所翻译的事物。例如武汉特色小吃中的“面窝”,译者将它翻译成“fried concave bread”。译者还将“三鲜豆皮”翻译为“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omelette”,“鲜鱼糊汤粉”翻译为“rice noodles with paste of fish soup”,“糊米酒”翻译为“paste of rice wine”。

从以上例子来看,为了能够让目标语读者立即理解这些食物,译者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对于这些名称译者力求简洁达意,以目的语为归宿,将菜名当中的食材或者烹饪手法交代清楚,以供英语读者挑选食用。武汉面窝是一种传统的早点,它的成分当中甚至都没有面粉,但译者还是将它作为“bread”,加之油炸成型状似凹面圆圈圈,译出“Fried Concave Bread”,站在西方人有多食面包类饮食习惯的立场上来讲,译成“bread”方便了英语读者快速理解“面窝”概念,形成一个原材料的认知。 “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omelette”也就是告诉了目标读者,三鲜豆皮就是三种精美可口的配菜包裹着煎蛋卷,不仅简明扼要而且隐含着好吃的意义;“rice noodles with paste of fish soup”表示了这是里面有鱼汤糊的米粉,主要的食材都可通过此译名一览无遗;同样,糊米酒通过这样的方式译成“paste of rice wine”能够满足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层次,实现清晰通俗的信息传递效果。

四、异化翻译策略在武汉地方特色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异化翻译理论也被称为“靠拢”翻译。在异化翻译当中,“异”指的是异化格外看重尊重本土文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译者以本土文化和原本的文化内涵作为核心,展现出重现本土语言意义和美学特征。使用这种策略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例如,闻名天下的武汉“热干面”翻译成“hot-and-dry noodles”,“红烧武昌”鱼翻译成“braised Wuchang fish”。

对于致力于武汉特色饮食文化传播的译者来说,不仅要促成有效的信息交流,还需实现文化传播的效果。热干面,可以说已经变成了武汉的一个代名词,而译者将之翻译为“hot-and-dry noodles”,保留其中文字面名称含义,这种异化处理达成了中英文信息对照的效果,其实遵从了源文本的文化内涵。而红烧武昌鱼译成“braised Wuchang fish”更是如此,武昌昔日便是鱼米之乡,“武昌鱼”一直有着个大味鲜之美名,深受大众推崇。此处译者保留其独特之名采用异化策略传达出基本信息,即“红烧的武昌鱼”,这种本土信息传递到其他文化中自然是带有武汉的风味与印记的。

五、结语

菜名的翻译不能刻板守旧,而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菜肴文化内涵,源语特色,目标语特点等因素,对具体菜肴做出分析后再来选择合适的译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传播。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而翻译在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各国文化的桥梁。武汉作为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以其历史悠久,兼容并蓄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饮食文化。其地方菜名的翻译对于我国文化传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推进我国建立文化自信强国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Nida E A,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E.J.Brill,1969.

[2]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