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2019-09-16范彩云王焦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5期
关键词:认知度服药精神分裂症

范彩云, 王焦荣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1900)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慢性精神疾病,具有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健康意识较差,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擅自停药、减药、不规则服药等情况,极易导致疾病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指根据标准护理计划为某类患者制定的住院护理模式,一方面可指导护理人员主动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另一方面可帮助患者明确自身护理目标,增强自护能力与健康意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2]。本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症精神分裂患者中对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2018年本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49.32±3.68)岁,病程1~12年,平均(5.79±0.85)年,男19例、女16例,文化程度为初中9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0例,婚姻状况为已婚23例、未婚1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5~74岁,平均(49.50±3.71)岁,病程1~13年,平均(5.92±0.74)年,男20例、女15例,文化程度为初中10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8例,婚姻状况为已婚22例、未婚1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应护理,并在患者出院时常规进行出院指导。

研究组: 按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性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由专业护士、心理治疗师每周对患者进行2次针对性健康教育,主要分为4个阶段。患者入院时,护士做好入院宣教,对其病史、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进行了解,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规范化临床护理路径表,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表内相关内容,说明实施方法及目的,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另外,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诊疗情况,结合不同阶段健康问题、健康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介绍医院环境及主治医生、精神分裂发病原因、药物治疗方法、预防复发方法等,还包括心理干预、运动锻炼指导、出院随访等。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严格遵医嘱用药、增强健康意识、积极康复锻炼、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此外,制定护理安全制度,并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入院后4周内,引导患者主动表达自身感受,帮助其充分了解疾病的症状表现形式及原因,向患者家属宣教疾病护理措施、治疗方法、治疗意义等方面知识。随着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将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向患者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介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与此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向患者家属说明积极配合治疗的意义。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随访,强调出院后维持治疗与预后间的密切联系,说明定期复查、随访的意义,告知如何识别疾病复发先兆、防止疾病复发等方面知识,指导患者家属实施家庭护理措施,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纠正不合理之处。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对比,评价标准: 总分10分,评分>8分为完全依从, 7~8分为基本依从,评分<7分为不依从[3]。观察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即对比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用药知识认知度、康复锻炼知识认知度,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2组患者我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其中健康知识0~76分,自我概念0~28分,自我责任感0~22分,自护能力0~44分[4]。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服药依从性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服药依从性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健康教育效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用药知识认知度、康复锻炼知识认知度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 见表2。

表2 2组健康教育效果对比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自我护理能力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且易复发的精神疾病,近年来临床发生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不仅会对患者自身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还会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8]。因此,如何积极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一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9]。相关研究[10-12]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其自我效能息息相关,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在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类患者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方案,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其目的性、针对性更强,可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护理服务,旨在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13-15]。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率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71%(P<0.05), 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其充分意识到坚持规范服药的重要性,与相关研究[16-18]结果大致相符。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有效避免常规护理模式的随意性、盲目性等问题,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科学、有序进行,不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配合度,还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用药知识认知度、康复锻炼知识认知度分别为(95.20±3.29)、(96.29±3.05)、(93.12±4.14)分,对照组分别为(82.50±4.67)、(84.78±5.94)、(80.68±5.49)分,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并增强其健康意识。此外,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临床护理路径中,可保障各治疗阶段健康宣教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根本上纠正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充分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提高自护能力,同时增强治疗信心,进一步促进疾病康复,有效预防疾病复发[19-20]。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进一步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家属的支持与疾病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健康教育路径中强调家属对患者的鼓励、支持作用,在预防疾病复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1]。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还应具备高度道德感、责任感,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护理全程,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医疗氛围,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自觉配合临床护理工作的进行,提高患者依从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22-23]。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健康教育效果、增强患者健康意识、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且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均有保障。

猜你喜欢

认知度服药精神分裂症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