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019-09-16刘邦勇朱发勇董启武刘亚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符合率脑血管

刘邦勇,朱发勇,董启武,刘亚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江苏盱眙 211700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做好临床早期诊断能够保证患者尽早接受相应治疗,改善患者预后[1]。临床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断主要方法有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DSA检查一直被视作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得出的结果准确度高,可靠性强,不过出现放射线暴露、医源性损伤的风险较高[2]。CTA检查速度快,能够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不过需要使用造影剂,对人体可能形成损伤。MRA有接近脑血管成像的分辨力、准确度,不过会有背景抑制不足[3]。该研究具体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该院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分析全脑血管造影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该院收治的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男49例以及女 31 例,年龄平均(65.28±10.36)岁,年龄在 46~79 岁之间,疾病类型:血管狭窄53例,动脉瘤12例,烟雾病15例;对照组80例,男46例以及女34例,年龄平均(65.59±10.14)岁,年龄在44~78岁之间,疾病类型:血管狭窄55例,动脉瘤11例,烟雾病14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MRA设备:西门子3.0T磁共振;CTA设备:西门子双源CT;DSA设备:型号:UNIQ FD20 C臂机器,荷兰飞利浦公司。

检查方法:DSA检查应用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非晶硅型平板探测器,进行260蒙片采集,接着进行260减影采集,图像矩阵是1 024×1 024。选择Advantage Workstation 5.3作为3D-DSA重建的系统,在Seldinger法下进行穿刺,将导管从右侧股动脉一致插入到双侧颈内和椎动脉,在2D-DSA下完成正侧位的造影后,实施旋转DSA检查,并完成3D重建。

CTA检查扫描时以患者椎下缘为基准,接着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将75~100 mL剂量的370 mgI/mL高浓度优维显造影剂注入,输入速率为4.5 mL,延迟时间动脉期是18 s,静脉期是40 s。以胸廓入口一直到颅顶作为螺旋扫描范围,管球旋转速率控制在0.348 s/r,电流控制在250 nA,管电压控制在120 kV,探测器组合是64 mm×0.5 mm,螺距是 0.516~0.969,扫描平均用时 4~6 s。

MRA检查选择西门子3.0T磁共振进行头部扫描,TR设置为30 ms,TE设置为8 ms,FA设置为20。把DWI扫描参数设置成SEEPI,TR设置为6 000 ms,TE设置为100 ms,FA 设置为 90。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动脉瘤检出部位

观察组80例患者接受DSA检查发现动脉瘤有42例,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CTA或MRA检查发现动脉瘤有27例,经过DSA检查确诊的动脉瘤有45例,观察组脑动脉瘤检出符合率为100.00%,对照组脑动脉瘤检出符合率为60.00%,两组脑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5 2,P=0.000 2)。 具体检出部位见表 1。

表1 两组脑动脉瘤检出具体部位分析[n(%)]

2.2 脑血管狭窄检出符合情况

观察组80例患者接受DSA检查发现血管狭窄20例,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CTA或MRA检查发现血管狭窄有12例,最终DSA确诊的血管狭窄有20例,观察组对于脑血管狭窄检出符合率为100.00%,对照组对于脑血管狭窄的符合率为60.00%,两组脑血管狭窄狭窄率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0 0,P=0.003 8)。具体检出部位见表2。

表2 脑血管狭窄具体部位比较[n(%)]

3 讨论

CTA可以准确显示动脉瘤颈部以及临近血管,不过有产生X线辐射,且检查中碘对比剂需要使用较大剂量,应用的碘对比剂存在肾毒性,可能影响患者安全。当进行三维检查时,颅骨容易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海绵窦、颅底造成的影响最明显,如果骨遮挡床突上的颈内动脉瘤,完全去骨影像难度较大,均可能使诊断结果受到影响[4]。相较于CTA,MRA用于脑血管成像中有更高的准确率以及分辨率,尤其是应用超过1.5T的高场强MRA时,成像的满意度非常高[5]。有应用MRA进行诊断的研究显示,MRA能够将脑血管狭窄患者具体狭窄情况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来,可以指导临床开展深入治疗有更准确的信息用MRA诊断的研究显示,应用MRA进行脑血管狭窄高危患者筛选能够获得95%的敏感度[6]。不过MRA也存在其不足,具体表现为远端小血管饱和可能性高,因此可能使得末梢小血管出现缺失,影响诊断结果,同时还发现MRA常规检查时背景抑制方面没有满意效果[7]。

DSA一直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包括二维检查及三维检查,常规进行的二维DSA检查无法完全清楚的显示复杂的血管解剖结构,而三维DSA检查使这一不足得到有效解决[8-9]。脑血管病患者接受DSA诊断能够确定血管狭窄发生的具体位置、具体程度,还能够观察到血管内斑块情况[10-11]。因为脑血管存在相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其中的某一段血管可能垂直于图像平面,或者和图像平面形成一个夹角,仅从某个角度投影无法将狭窄动脉内径大小准确反映出来,通过实施三维 DSA检查,从多个角度进行投影观察,因而能够获得更准确的狭窄判断结果[12-13]。

该研究观察组通过进行DSA检查,脑动脉瘤检出符合率为100.00%,相较于接受头颈部CTA或头颈部MRA检查的对照组脑动脉瘤检出符合率60.00%明显更高(χ2=13.975 2,P<0.05);另外观察组对于脑血管狭窄的检出符合率为100.00%,相较于对照组的脑血管狭窄检出符合率60.00%明显更高 (χ2=8.400 0,P<0.05)。 类似研究显示[14],DSA诊断不管在微小动脉瘤,还是小动脉瘤、一般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上诊断符合率均为100%。CTA诊断结果与DSA接近,在微小动脉瘤上、小动脉瘤、一般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P>0.05)。MRA诊断一般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符合率高达100%,而在微小动脉瘤与小动脉瘤上诊断符合率较低。这一研究证实了DSA的良好应用价值,但与该研究结果也有一定差异,分析由于不同研究在纳入对象上存在差异,同时诊断技术、操作水平、医师主观判断也可能影响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全脑血管造影用于脑血管病诊断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用信息,有良好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符合率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