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方法治疗酒依赖患者降低复饮率及延长复饮时间的效果分析
2019-09-16潘小平
潘小平
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四科,广西百色 533000
酒依赖(alcohol dependence,AD)是因长期酗酒引起的慢性酒精中毒,表现为心理上与生理上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严重时症状与吸毒者相似,如停饮后浑身哆嗦、萎靡不振、思维涣散、暴躁易怒等。该症可致乙醇大量堆积在体内并分解为乙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刺激消化道黏膜、肝细胞等,引起胃食管黏膜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等。AD已成为现今社会较为普遍、严重的医学和心理问题[1]。其治疗的根本办法在于戒酒,但由于患者对戒酒缺乏主动性与坚持,或戒断后易复饮、难自控,常规治疗又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以综合方法治疗为宜[2]。该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87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综合方法治疗酒依赖,观察其降低复饮率及延长复饮时间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87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采取综合方法治疗的酒依赖患者设为观察组,将45例采取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9例,女6例;年龄 18~77 岁,平均(50.7±6.2)岁;饮酒 0.8~17 年,平均(8.5±3.2)岁;日饮酒量 150~970 g,平均(434.6±80.7)g。 观察组男38 例,女 4 例;年龄 20~79 岁,平均(51.2±5.8)岁;饮酒 0.9~16 年,平均(8.1±3.4)岁;日饮酒量 170~910 g,平均(434.2±81.3)g。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对比。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②经血常规、神经肌电图、心电图等检查符合《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3]中AD诊断标准;③酒精依赖筛查量表(MAST)测验总分≥5分;④1个月内未使用过β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苯二氮类等影响神经功能的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慢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②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神经系统遗传病史、酒精性智能损害者;③存在脊柱关节疾病及四肢重大外伤史;④非酒精性因素的消化道疾病。在该次研究开始之前,已将具体内容报备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时已得到批准。
1.2 方法
(1)对照组: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在禁止抽烟的基础上逐步减少饮酒量,直到完全戒除,并使用戒酒硫、环丙甲羟二羟吗啡酮等药物减少患者对酒精的依赖;急性发作期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困难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监测其血清中乙醇、乙醛含量。(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方法治疗。①认知引导:结合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向患者与家属讲解长期饮酒对肝肾、心脑血管的危害,促使或者主动配合戒酒;同时由家属、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组成监督小组,对患者的戒酒情况进行监控。②体疗:通过按摩太阳、风池、风府等穴位放松身体,以减轻患者酒瘾发作时的焦躁情绪。③水疗法:在温水中加5~10 g盐,让患者擦浴或盆浴15~20 min,促进体内酒精与药物的代谢。④身心疗法:通过催眠、谈心、听音乐、看电影、运动、静坐等方式缓解治疗时的紧张情绪;对严重焦虑、抑郁、颤抖、震颤性谵妄等患者,适当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解禁镇痛等药物;⑤家庭治疗:由家人与朋友协助患者养成戒酒习惯,尤其是出院后需避免与饮酒的人接触或到饮酒的地方;定期进行复查,观察解酒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人际关系9个因子,每个因子1~5分,总分越高,精神和心理障碍越严重。②临床疗效:参照“精神科诊疗常规”[4]和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显效:6个月以上无复饮,营养不良、消瘦、易燥易怒、胃黏膜充血、肝功能损害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3个月以上无复饮,胃黏膜充血、肝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无效:上述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恶化。③随访1年的复饮情况。
1.4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n(%)]形式录入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s)形式录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CL-90
经治疗,对照组 SCL-90因子总分(18.46±5.46)分,显著大于观察组SCL-90因子总分(16.61±5.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两组 SCL-90比较[(±s),分]
表1 两组 SCL-90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化 强迫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 因子总分观察组(n=4 2)对照组(n=4 5)t值P值2.0 4±0.6 5 2.3 7±0.7 2 2.2 3 9 0.0 2 8 1.7 3±0.6 1 1.9 6±0.6 3 1.7 2 8 0.0 8 8 2.1 2±0.6 8 2.4 5±0.6 2 2.3 6 8 0.0 2 0 1.9 8±0.6 4 2.2 6±0.5 9 2.1 2 3 0.0 3 7 1.7 7±0.6 6 1.8 5±0.6 0 0.5 9 2 0.5 5 5 1.8 0±0.6 7 1.8 2±0.5 8 0.1 4 9 0.8 8 2 1.5 3±0.5 6 1.7 5±0.5 9 1.7 8 1 0.0 7 9 1.7 6±0.6 4 2.1 8±0.5 7 3.2 3 7 0.0 0 2 1.8 8±0.6 2 1.8 2±0.5 6 0.4 7 4 0.6 3 7 1 6.6 1±5.7 3 1 8.4 6±5.4 6 3.2 3 7 0.0 0 2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随访1年的复饮情况
对照组随访6个月时出现复饮,复饮率为20.00%;观察组随访9个月时出现复饮,复饮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随访1年的复饮情况[n(%)]
3 讨论
酒依赖是心理、环境、遗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使患者产生一系列躯体疾病,包括自主神经损害、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等[5]。比较两组的SCL-90,对照组与观察组强迫、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因子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综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神经性敏感症状,从而缓解患者异常的精神行为。相关研究[6]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对酒精的敏感性,具体表现在神经纤维变性脱髓鞘、神经元丢失,引起脑皮质和白质萎缩、脑室扩大、树突和轴突等部位神经递质和受体数量的改变。这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多数患者会因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无明显下降而忽视了酒依赖综合治疗的重要性[7]。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分析与认知引导、身心治疗、家庭治疗等有关[8]。蒋璐繁等[9]的研究中就指出,患者家属的教育与疏导方式不当,将会缩短患者出院后的复饮时间,加重其组织器官功能的损害,甚至引发家庭矛盾。因此,为在不影响疗效的基础上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还需配合按摩、温水浴、跑步、散步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两组随访1年的复饮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随访6个月出现第1例复饮,复饮率为20.00%;观察组随访9个月出现第1例复饮,复饮率为7.14%;由此可见对照组不仅复饮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第1例复饮出现的时间也比观察组更早,可见综合治疗适宜用于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及复饮时间改善。这与徐凯华等[10]进行的酒精依赖患者综合干预对复饮率的影响研究中,接受全面综合干预的酒精依赖患者的1年复饮率为43.3%,而接受单纯躯体治疗及精神药物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1年复饮率为83.3%,前者的结果显著低于后者,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该文研究与徐凯华等的研究中对于复饮率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均为接受综合方法治疗干预的患者复饮率低。但该研究并没有对戒断症状、远期疗效及患者的治疗感受进行详细分析,综合方法治疗是否适合大多数患者,有没有缺乏人文关怀之处,还有待扩大样本数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