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影像学对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验证探讨

2019-09-16孙迎燕范雪琼唐杰露李彩娟冯冲宋爽赵毅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布司痛风性血尿酸

孙迎燕 ,范雪琼 ,唐杰露 ,李彩娟 ,冯冲 ,宋爽 ,赵毅玲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超声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痛风属于一种异质性疾病,诱发因素为尿酸排泄减少、嘌呤代谢紊乱,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生的生化基础主要为具有较高的血尿酸水平,治疗目标主要为对血尿酸进行长期有效控制[1]。在肌肉关节中,超声属于一项快速发展的技术。近年来,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病的诊断与评价中,超声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如果尿酸盐在关节软骨表面、韧带、滑膜中长期沉积或有关节积液,那么超声检查就能够将团状、带状、点状、斑块状高回声或关节积液点状高回声显示出来,超声将痛风性关节炎的尿酸盐晶体强回声检出来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药物疗效的评价中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3]。该研究对2018年4月—2019年4月该院免疫风湿病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超声影像学对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免疫风湿病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8~70岁,平均(44.2±7.6)岁。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血尿酸水平均在480 μmol/L及以上;②均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4];③既往均有1个及以上关节有通风发作史。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尿酸血症;②具有异常的血液系统;③近2周有痛风急性发作。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者非布司他治疗,让患者口服40 mg/d非布司他(国药准字H20130081),如果患者服药期间有痛风急性发作,则让其口服常规量布洛芬,对其血尿酸、肝肾功能进行监测,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3.2 超声检查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OGIQ700型,GE),将探头频率设定为12 MHz,肌肉骨骼系统条件,对双轮廓征、骨侵蚀、关节积液、腱鞘增厚、滑膜增厚、肌腱或韧带内强回声、关节内强回声点、受试关节彩色血流信号进行观察。

1.4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双轨征、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血流显像进行比较,运用半定量法分为0~3级,4级,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肌腱周围强回声、暴雪样回声超声表现进行比较。此外,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测定。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前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比较

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后的0级双轨征、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血流显像比例92.6%(400/432)、99.1%(428/432)、96.3%(416/432)、99.1%(428/432) 均显著高于治 疗 前 77.8% (336/432)、94.4% (408/432)、83.3% (360/432)、93.5%(404/432)(χ2=6.63、9.21、11.34、13.28,P<0.05);1级双轨征比例55.6%(24/432)显著高于治疗前9.3%(40/432)(χ2=13.34,P<0.05),滑膜增厚、关机积液、血流显像比例 0.9%(4/432)、2.8%(12/432)、0.9%(4/432) 均显著低于治 疗 前 4.6%(20/432)、9.7%(42/432)、4.6%(20/432)(χ2=5.02、7.38、9.35,P<0.05);2 级双轨征、 滑膜增厚、 关节积液、血流显像比例 1.9%(8/432)、0.0% 、0.9%(4/432)、0.0%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8.3%(36/432)、0.9%(4/432)、3.7%(16/432)、1.9%(8/432)(P<0.05);3 级双轨征比例 0.0% 显著低于治疗前 4.6%(20/432)(χ2=16.01,P<0.05),但治疗前后的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血流显像比例0.0% 、0.0%、0.0%vs 0.0%、0.5%(2/432)、0.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1、0.58、1.06,P>0.05)。 见表 1。

表1 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前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比较[n(%)]

2.2 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前后的肌腱周围强回声、暴雪样回声超声表现比较

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后的肌腱周围强回声、暴雪样回声比例0.0%、0.0%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0.2%(44/432)、9.3%(40/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11.14,P<0.05)。 见表 2。

表2 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前后的肌腱周围强回声、暴雪样回声超声表现比较[n(%)]

2.3 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80例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 (335.6±59.4)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544.2±82.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5,P<0.05)。 见表 3。

表3 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μmol/L]

时间血尿酸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5 4 4.2±8 2.3 3 3 5.6±5 9.4 6.9 6 5<0.0 5

3 讨论

非布司他属于一种新型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具有选择性,为非嘌呤类,和别嘌醇相比XO选择性更高,盛小乐等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6],非布司他能够促进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有效降低(544.0±82.1)μmol/L 降为(335.2±59.3)μmol/L。痛风患者在高频超声下会有双轨征、骨侵蚀、肌腱病变、关节内点状强回声、关节积液等表现出现,在痛风的诊断中,超声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方法。由于沉积的尿酸盐结晶会在血尿酸水平降低的情况下溶解,因此在降尿酸治疗痛风患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高频超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7]。林惠芳等[8]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如果降尿酸药物治疗痛风能够维持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在6 mg/dL以下持续7个月及以上,那么患者的双轨征就会消失。Wang Y等相关医学学者对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前后的超声学影像资料进行了比较[9],结果表明,非布司他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双轨征、滑膜增厚、肌腱周围强回声、关节积液、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的减少,同时还能够减弱患者关节血流信号,从影像学方面炎症了非布司他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结果表明,80例患者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后的0级双轨征、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血流显像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χ2=6.63、9.21、11.34、13.28,P<0.05);1 级双轨征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χ2=13.34,P<0.05),滑膜增厚、关机积液、血流显像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χ2=5.02,7.38,9.35,P<0.05);2 级双轨征、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血流显像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3级双轨征比例0.0%显著低于治疗前 4.6%(20/432)(χ2=16.01,P<0.05)。432个受试关节治疗后的肌腱周围强回声、暴雪样回声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χ2=12.83、11.14,P<0.05)。 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335.6±59.4)μmol/L 显著低于治疗前(544.2±82.3)μmol/L(t=6.965,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超声检查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较好的重复性、较为低廉的价格。此外,超声检查还没有放射性等[10]。因此,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监测疗效的过程中,可以将超声检查作为一项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超声影像学能够有效验证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布司痛风性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非布司他的上市情况和新剂型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