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骨科患者免疫功能及氧合代谢水平分析

2019-09-16邢友忠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异体自体骨科

邢友忠

济南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山东济南 250013

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出血量大或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需手术中进行输血以保证顺利完成手术[1-2]。临床通常采用异体输血或自体输血方案,其中异体输血方法可能造成输血反应、各疾病传播、身体免疫抑制等影响[3-4]。而自体输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血液,降低对机体生理相关功能影响[5-6]。为提高患者输血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诊治90例骨科输血患者应用自体输血、同种输血治疗的免疫功能及氧合代谢水平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90例骨科输血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资料完整患者,主动配合患者;排除标准:病毒感染者,手术禁忌者,严重的肝肾疾病者,精神、心理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中途退出者;按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1~76岁,平均(54.14±12.37)岁,体重(59.93±8.39)kg,手术时间(221.52±61.25)min;研究组男性 25 例,女性 20 例,年龄 30~75 岁,平 均 (55.23±12.13) 岁 , 体 重 (58.76±9.46)kg, 手 术 时 间(225.28±63.29)min。两组性别、体重、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及同等条件手术、对症处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异体同种输血,为血站提供合格全血、成分血液,主要为红细胞悬液;研究组予以自体输血方案,手术前进行患者自身全血400~800 mL抽取,并存放在储血箱内,并予以患者静脉输注乳分子羟乙基淀粉+酸钠林格氏液放血量一倍;输血中需要严格检测患者血气指标分析,结束以后保证患者体内血稀释Hct(红细胞压积)>0.25。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氧合代谢指标: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PvO2(静脉血氧分压)、LacV(静脉血乳酸);免疫功能指标:CD3+(T淋巴细胞)、CD4+(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并发症:高热、泌尿感染、高钾血症、肺炎、输血反应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氧合代谢指标

干预前,两组氧合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 SvO2、PvO2等氧合代谢指标均降低,LacV提高,且研究组 SvO2(77.06±2.23)%、PvO2(75.23±2.46)mmHg比对照组高,LacV(1.30±0.12)mmol/L 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氧合代谢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氧合代谢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P<0.05

?

2.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

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研究组 CD3+(52.76±4.23)%、CD4+(33.23±3.46)%等免疫指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CD8+(28.71±6.28)%比对照组低,研究组免疫指标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时间 C D 3+ C D 4+ C D 8+对照组(n=4 5)研究组(n=4 5)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5 6.0 6±7.3 8 4 8.2 8±5.2 4 5 5.8 5±7.2 5 5 2.7 6±4.2 3 4.4 6 2 7<0.0 5 3 6.5 8±4.9 2 2 6.9 1±3.2 8 3 6.3 9±5.1 3 3 3.2 3±3.4 6 8.8 9 2 5<0.0 5 2 6.5 6±5.7 4 3 4.2 5±5.8 3 2 6.0 3±5.4 6 2 8.7 1±6.2 8 4.3 3 7 0<0.0 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发生高热、泌尿感染等并发症4.44%比对照组24.44%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2 7,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对于骨科手术治疗患者,因出血量大或老年患者,患者因多脏器的衰退、慢性疾病等影响,自身抗体的抗原降低情况[7-9]。为有效保障患者输血后临床效果,临床通常更会优先选择自体输血方案,为此,该研究主要对骨科患者应用自体输血与异体同种输血方案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提供临床相关参考。

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vO2(77.06±2.23)%、PvO2(75.23±2.46)mmHg 比对照组高,LacV(1.30±0.12)mmol/L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CD3+(52.76±4.23)%、CD4+(33.23±3.46)%等免疫指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CD8+(28.71±6.28)%比对照组低,研究组免疫指标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少,结果与林志刚等[3]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等免疫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符合,表明骨科患者应用自体输血相比异体同种输血方案,更能改善患者氧合代谢指标,且不会影响患者机体免疫指标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对照组患者予以异体异体同种输血方案,其会产生机体免疫系统相关抑制作用,影响机体CD3+(整体T淋巴细胞)、CD4+(反应机体抗体功能)、CD8+等免疫指标,该研究中结果也进一步证实输血对机体免疫指标影响,而自体输血方案对免疫指标变化幅度更小[10]。而机体氧合代谢相关指标,包括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PvO2(静脉血氧分压)、LacV(静脉血乳酸)等,SvO2能有效反馈机体氧供需的平衡,而LacV能有效反馈机体的缺氧状态[11-12]。另外,研究组患者予以自体输血方案,其能扩大相关血液来源,还能有效避免机体异体输血相关反应及血源疾病,也能有效节省用血,降低血液资源的消耗,血液采集和输注更为安全,可更好解决血源短缺,降低患者发生输血严重感染、高热、泌尿感染等不良事件[13-14]。同时,该研究中,研究组发生高热、泌尿感染等并发症4.44%比对照组24.44%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陈宝婷等[14]研究结果[自体组发生泌尿道感染0.94%、高热1.42%及总并发症率4.25%比异体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符合,进一步证实骨科患者应用自体输血相比异体同种输血方案,更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具安全性。受样本、时间等影响,关于骨科患者应用自体输血与异体同种输血方案治疗的远期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有待再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应用自体输血相比异体同种输血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代谢指标,且免疫功能指标影响相对更小,并发症发生率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异体自体骨科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二)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