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巧授 提高效率
2019-09-16张国东
张国东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小学,江苏南京 211505)
引 言
宁鸿彬老师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时,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请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请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三,请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学生在作答时分别用到了文章的标题、导语和正文主体的主要内容。之后宁老师说明了自己的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直指新闻的标题,第二个问题指向新闻的导语,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新闻的主体部分。这三个问题既让学生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又自然引出了新闻的一般常识,还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谓精思巧授,高效达成了学习目标。相较于传统的先学习文章内容,再用一学时学习新闻的文体常识,这种教学模式自然高效许多。要想高效达成课堂学习目标,教师一定要精思巧授,把课堂的总体设计最优化,以下是笔者的点滴尝试。
一、导入诱人
一堂好课犹如一篇好文,一定要有好的开头来吸引读者,如果教师能在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相信对后面的教学定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反之,如果导入淡而无味、平而无奇,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那后面的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例如,笔者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教学时,这样设计导入:笔者先拿一只黑板擦和一个粉笔头面对学生,然后神秘地问:你们猜,如果我把它们放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哪一个会先落地,为什么?学生反应热烈,纷纷举手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黑板擦先落地,因为黑板擦重;有的学生说粉笔头先落地,因为它体积小所以下落速度快;也有的学生说同时落地,但说不出理由。就在学生你争我吵,情绪激昂时,笔者发话了:其实,想知道结果其实很简单,怎么办啊?学生异口同声答道:做试验!于是笔者进行了试验,结果两者同时落地,很多同学感到很意外,失望地摇摇头,口里还念叨:“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导入进行到这里就结束,那就错了。因为学生的情绪还未达到亢奋。紧接着,笔者又撕下一张纸,将纸张用力揉成一团,故技重施,问:“黑板擦和纸团哪一个先落地?”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依然认为黑板擦会先落地,在他们眼里,纸实在是太轻了,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肯定觉得重的黑板擦会先落地。这时笔者说:“我们还是来做试验吧!我觉得站的高度不够,想请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给我们演示。”顿时,学生非常兴奋,争先恐后要做这个试验。试验的结果更是让大家吃惊不已,正当他们满腹狐疑、迷惑不解时,笔者因势利导:“通过两次实验,我们应该明白,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现象,不能以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而应该通过实验来证明,相信今天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启发。”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笔者以为诱人的导入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急于渴求新知的欲望;其次,能自然巧妙地过渡到新课;再次,能为新课内容埋下伏笔;最后,最好能富有语文的诗意美。
二、提问精妙
以《祝福》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问:“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你们仔细阅读课文,验证这一看法的合理性。”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吸引力,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课文,一番思索之后,他们厘清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立春时候,丈夫去世。祥林嫂是没有丈夫的;(2)孟春时候,无奈改嫁。祥林嫂是在才过了新年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时候,失去爱子。“春天快完了,倒反来了狼。”(4)迎春时候,命归西天,死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学生意识到,在无情的旧社会,祥林嫂是不可能得到春天的温暖的。小说集中表现了祥林嫂的生命中是不可能有春天的这一主题。所以,“祥林嫂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联了《祝福》这篇小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串起了对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阅读要素的研究赏析。
上述教例中,教师用一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对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可谓“主问题”设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目前,提问过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病症”,主要表现在:提问步步为营,牵着学生的思维走;成群的提问,方便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肢解提问,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主问题”相比一连串的提问而言,更能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关键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研读,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首先,主问题教学有利于阅读教学更加具有整体性,能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其次,主问题教学能让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语文读写实践活动。最后,主问题教学可以让阅读教学有充分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多开展主问题教学,可以极大地减少一般性的提问,节省大量的时间用于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活动,让课堂更加扎实、高效。
三、板书智慧
板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但其绝不能完全取代板书。板书具有实用性、便捷性、渐进性等特点,课堂离不开板书。板书对语文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图1 是《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板书,此板书既概括了文章内容,也点出了小说主旨,更复习了小说的文体常识,可谓一石三鸟,事半功倍。
图1
笔者认为优秀的板书应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能概括这堂课的内容、思路、主题;(2)简洁性,文字简练,图形美观,效果实用;(3)审美性,具有形象或抽象的美感;(4)渐进性,即板书应该是随着课堂的教学进度逐步完成的,而不是一股脑地抄出来抛给学生的,应是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表现,匠心独运,浑然天成,既有助于新课的讲授,也要有助于学生复习。此例板书是随着小说情节的逐步发展和课堂教学的进程逐渐勾勒出来的。当整个板书完成后,整体上看其实是一锭金子,非常形象直观,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对学生视觉、心灵的冲击不言而喻。
结 语
教学改革的成败怎样判断,一堂课的优劣怎样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怎样鉴别,其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高效达成学习目标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1]。显然,在不增加教学时间的情况下,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是执教者高水平的体现。本文是笔者的一些实际经验,笔者也会继续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旨在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