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七十载,浓缩方寸间
2019-09-14李芳
李 芳
众所周知,邮票除了最基本的邮资凭证功能之外,还有多重价值与功能。从政治角度来看,一枚小小的邮票,从计划选题、设计印制,再到发行使用,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邮票有宣示国家主权、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邮票上的图案展现了发行国家的地域风情、自然风貌、物产资源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体现民族特色,也彰显时代精神,堪称国家的名片。从经济角度来看,邮票是国家的“第二货币”。邮票由国家发行与管理,具有法定的面值,发挥着邮资凭证的功能;邮票也是一种集资手段,甚至是一些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从科学文化的角度来看,邮票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反映科学发展与社会变迁,堪称微缩的百科全书。
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相契合,中国邮票的发展也有三个显著的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建国初期,这一时期的邮票成功彰显了新中国的政权法统与标识系统,展现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第二个高峰则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第三个高峰是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这一时期邮票题材更加丰富,其政治内涵、艺术水准与文化魅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国初期——铭刻初心
新中国成立伊始,邮票当之无愧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路线及各种政治价值观最便捷、最有效的宣传工具。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北京)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庆祝这一划时代盛会,华北邮政总局于1949年10月8日,以“中华人民邮政”的名义向全国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图1、2)。邮票图案是天安门的华表和宫灯,宫灯上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图1、2: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
1950年7月1日,邮电部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图3),再现了新中国开国典礼阅兵式的历史场景,五星红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邮票上,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
图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图5: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
图6、7: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4)鲜明体现出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7月1日,邮电部发行第一套中国共产党主题邮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图5),图案是毛泽东主席的侧面浮雕头像,彰显了毛主席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新中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举行,为此,邮电部特发行一套纪念邮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图6)以国徽为中心图案,周边是全国各族团结一致、普天同庆的场景。另外一枚邮票(图7)的图案是工人投票,简明生动体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政治理念,采用女性工人图像更是鲜明传达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主张。1954年发行的宪法宣传邮票(图8)中,工人与农民手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共和国的大厦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中建立,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启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恢弘篇章,奠定了共和国民族产业大厦的根基。为此,中国人民邮政于1955年10月1日发行《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特种邮票(图9-13),反映了新中国在机器制造、交通运输、冶金、商业、石油工业等方面的成就。
在外交层面,建国初期的邮票表达了新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鲜明立场,如《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图14)。1959年发行的《五一劳动节》邮票(图15),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政治诉求。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45周年,1963年5月5日,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其中一枚邮票(图16)以红底金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显示光耀千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总之,建国初期的邮票展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治路线,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本与初心所在。
图8:依法(宪法)治国
图9-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机器制造、石油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冶金)
图14:中苏签订友好同盟协议
图15:五一劳动节
图16:马克思诞辰145周年纪念
改革开放——记录社会变迁与发展
1978年3月18—3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昭示着“十年动乱”后,神州大地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邮票全套三枚,第一枚(图17)是全国科学大会会徽;第二枚(图18)上的四面旗帜寓意四个现代化;第三枚(图19)以原子模型、地球、外层空间和红旗等形象,表现中国科学家不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图17-19:全国科学大会
1979年5月4日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邮票(图20)也有鲜明的“新长征”与科技元素,号召新时代的年轻人继承“五四”精神,为科技兴国建功立业。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中国绘画艺术展览”。为此,1980年10月8日,邮电部发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邮票,其中就有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吴作人的《牧驼图》与于非闇的《黄鹂玉兰》(图21、22)。改革开放使中国当代艺术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空灵典雅的独特魅力。
1983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图案分别为“国歌”和“人民大会堂”(图23、24)。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就像奋进的号角,永远启示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勿忘国耻,众志成城,民族才能兴旺;只有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举世瞩目。邓小平同志集党中央集体智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构想。这是中外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纪念封上,邓小平同志面带微笑,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图25)。
图20: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
图21、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
图23、24:第六届全国人大会议
图25: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封
党的十八大——开启新征程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图26)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初心不改,与此同时,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这在邮票上也体现出来。
《孔子学院》(图27)邮票以“汉”字的彩虹变体、和平鸽、熊猫图案,表达向世界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美好期许。
《海上丝绸之路》(图28)特种邮票于2016年9月10日在福建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全国首发。六枚邮票简约生动,虚实相生,分别代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和海上交通。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图29)以论坛LOGO(标识)为主体,体现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和包容、圆融的思想。
图26:第十八次党代会
图27:孔子学院
图28:海上丝绸之路
图29:“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是新中国道路自信的集中体现。为此,邮电部于2013年9月29日发行中国梦系列第一枚小型张:《中国梦—国家富强》(图30),前两枚显示的是探索太空的成就,后两枚展现的是进军海洋的图景。浩瀚的星空与大海不仅是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也寓意着中华民族最深远、最宏大的梦想。
2014年9月20日,中国梦系列第二枚小型张《中国梦—民族振兴》(图31)发行。邮票呈现了东方日出、云蒸霞蔚的壮美景象。以金色为主色调,体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抱负和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
图30:中国梦-国家富强
图31:中国梦-民族振兴
2015年7月25日,中国梦系列第3枚小型张《中国梦—人民幸福》(图32)发行,邮票展现了天朗气清、青山绵延、绿水环绕的美丽环境,诠释了全国人民同在蓝天下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图32:中国梦-人民幸福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与文化需要,邮票的文化、艺术、审美功能全面复兴。但这并不意味着邮票的政治传播功能减弱或消弭,而是演绎为更加兼容并包、蕴藉深厚、多元开放的价值取向。随着邮票设计、制版、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邮票的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把邮票打造成为精美的收藏品,已是邮票行业的时代潮流。
2009年9月,我国发行全球首套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图33)。这套邮票运用当代最先进的制版印刷技术,采用最小的雕刻微缩文字,将313首唐诗浓缩在135mm×220mm的一版邮票之内;文字需用10倍放大镜才能清晰看到。宋词、元曲、诗经同样采用这种微缩设计印刷技术(图34-36),极富传统文化意味与现代审美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梅兰竹菊(图37-40)、诗词歌赋(图41-44)、琴棋书画(图45-48)系列邮票将书法、绘画、诗歌完美结合,气韵生动,典雅大方。这些经典的中国文化元素经过设计者的精彩演绎,更富诗情画意,唯美艺术地呈现了中国人对崇高人格的追求,折射中国人与时俱进、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
图33:唐诗三百首
图34:宋词
图35:元曲
图36:诗经
图37-40:梅、兰、竹、菊
图41-44:诗、词、歌、赋
图45-48:琴、棋、书、画
方寸邮票不仅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与政治理念,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厚重的历史与美好的愿景。纵览新中国邮票,犹如翻阅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从中我们可以体会新中国的建国初心,领略建国70年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从而更加深刻体悟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念与高远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