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习共同体 构建大阅读环境
2019-09-12张宇辉
张宇辉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实用价值非常高,我国也非常欠缺具备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课内的阅读量却达不到课标要求,必须要结合课外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综合素养。
1. 高中课内外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由于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及高考压力的影响,造成英语阅读目标出现偏离,只讲究做阅读题的技巧,而忽视英语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培养,将阅读作为获取英语高分的工具。英语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也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强制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文章,有的教师直接不做课外阅读要求。因此,学生的阅读执行力较差,课外的阅读材料纷繁复杂,数量种类众多。学生不能准确找出适合自己阅读的篇目,教师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难度也较大,往往造成课内外阅读无法统一,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导致学生在阅读方法上出现僵化,阅读方法过于单一、急于求成,阅读效率低下。
2. 开展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阅读能力,具备逻辑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及语篇分析能力,同时也规定了阅读速度、词汇量及阅读量,要求高中生阅读词汇量达到23万词左右。虽然,我们的教材也根据课标要求有所改进,但仅仅依赖于课内的阅读,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结合英语课内外阅读能够丰富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学课时及任务的限制,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将课内外英语阅读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量,而且还能扩大阅读面,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西方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此外,将英语阅读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能够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及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3. 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互动互补的建议
3.1 阅读选材方面
阅读材料要从封闭向共享转变。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内阅读材料,更要关注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可以补充课内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进行挑选,尽量选取篇幅不是很长,内容生动有趣的,学生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或共鸣,借助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阅读实践及创新能力。此外,阅读材料要有难度梯度,有难、中、易三种层次,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在班级内部可以将这些课外阅读材料在班级进行张贴,或者做黑板报摘抄这些阅读材料,或者将他们搜集起来,作为英语角的资料,这样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阅读,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3.2 阅读方法方面
阅读方法要灵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学会寻找文章的主题句、关键词等,学习文章中蕴含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素养,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训练,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运用于写作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遇到陌生词汇,学生要学会使用工具书,提高自学能力。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例如,为学生介绍或筛选阅读材料,与学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分析一些长难句,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记笔记,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如知识竞赛、短剧表演、英语演讲等。
3.3 阅读评价方面
建立完善的阅读管理及评价机制。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阅读过程,而不只是关注成绩。教师在前期阅读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也有利于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为学生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学生课内外阅读情况。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互评及自评,评价的重心也要由结果转移到过程,不仅仅关注到阅读题完成的准确度及分数,也要关注学生的单词识记、领悟、分析、总结及思维能力。
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英语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学生的阅读,既要做好课内阅读,也要创设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高中生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大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娟. 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调查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6):78.
[2]壽永明. 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J]. 教育研究, 2007(05):49-53.
[3]殷志勇. 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报刊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08(11):16-23.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