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研究
2019-09-12陈彤
陈彤
【摘 要】 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从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对网络反腐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主要包括从社会公众、国家与政府以及网络自身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为了推动网络反腐过程当中存在问题得以解决,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网络反腐作为制度化反腐的补充如何与其有效链接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反腐 自媒体时代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腐败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新闻事件扩散更加迅速,互联网用户群体逐渐扩大,網络反腐越来越受社会大众的欢迎,网络的强隐蔽性、广泛传播性以及巨大的信息覆盖面为网络反腐提供了有力条件。网络反腐作为实现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力弥补了司法和行政监督的缺点,使我国反腐建设更好发展。但是,在网络反腐活动开展的同时,其自身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网络反腐平台缺乏言论辨别机制,公民法律素养和道德品质参差不齐、有关立法仍然有所欠缺等问题,网络反腐很难良性健康发展。因此,网络反腐成为我国反腐败事业进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的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接入互联网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面貌也因网络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反腐形式日益多样化。例如百度贴吧,微博,QQ,微信等平台都是网络反腐的得力助手。
我国的网络反腐最早开始于2003年,标志性事件是网络举报平台的问世。2005年,中纪委面向社会公布了相关网址,利用网络接受民众对腐败的监督。网络反腐兴起是在2008年,标志性事件是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因其“雷人语”被网友人肉,因而被查处落马。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反腐进入了新的阶段,全国刮起了一场反腐风暴,加之习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领导集团对反腐态度坚定,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许多地方贪官纷纷“落马”。
二、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反腐的特征
(一)广泛性
网络的匿名特征为网民提供了相对安全的观点发表平台,网民无需出面就可以完成举报工作,不用担心自己身份信息的泄露;上网费用低廉,互联网操作也相对简单,这些都在无形中降低了网民进行网络反腐的参与标准,提高了人们的互动兴趣,使网络反腐更加广泛。
(二)时效性
网络反腐具有很高的时效性,既可以加速腐败事件的传播,也可以促进腐败事件的处理效率。信息传播速度快,加上网络信息的公开性,使得腐败事件可以在网上迅速传播曝光,引起网民关注,人们可以在手机或电脑端第一时间接收信息,了解反腐动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网民会从不同角度收集证据,事件进展也一直曝光于众,网络舆情的力量以及媒体的曝光压力,迫使案件需要加快调查尽快解决,给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网络反腐的处理效率更高,具有时效性。
(三)便捷性
网络反腐,只需要一台联网的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在网上发布腐败信息,或者在网上搜索线索,这种方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反腐举报,同时也方便了官方对腐败的查处,可以从网上了解到官员的腐败信息,通过收集网民可信的信息再进行调查,有利于整个事件的处理进程加快。网络反腐的便捷性节省了信息传递时间也降低了反腐的成本。
三、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反腐的社会价值
(一)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作为公民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新途径新场所,网络反腐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建议权、批评权等监督权,不仅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有利于实现公民对政治系统内部权力运作的监督,有效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网络向政府部门表达反腐诉求,并要求党和政府作出回应,党和政府直面人民的需求和呼声,对腐败行为进行追查和处理,可以改善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社会形象,加强其在公民心中的好感度。
(二)警示政府部门自查
反腐败工作包括政治系统内部反腐和外部反腐。网络反腐的运作模式多为由外及内开展,通常开始于社会民众向内传递反腐信息,政治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随之开启,这一机制不仅要监督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的承受力,还要监督内部存在类似于公民反映的腐败问题,从而防止再次承受来自外部的压力,各部门需要主动采取相关的监督措施,对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检测,从而继续展开反腐败行动,因此网络反腐是反腐败由政治系统外延伸至内,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过程。
(三)警醒公职人员规范自身行为
网络反腐可以使腐败事件迅速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因此网民输入政治系统的不仅有对腐败分子的谴责,还有对查明真相的要求和呼声,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影响会对腐败事件迅速做出回应。网络反腐会令腐败份子家人因此承受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公职人员在处理相关事件的过程中,会受到事件的警醒,提醒自己避免类似错误,以免受舆论压力的影响以及政府的查处。在民众的关注下,政府对优秀的公职人员进行嘉奖,公职人员对事件的处理也更加规范。网络反腐有力的警示着系统内部公职人员勤勉廉政,杜绝腐败。
四、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一)网民知识水平与道德素养参差不齐
我国网民地区分布目前呈现出城乡分布不均衡的特点。首先,目前我国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互联网的普及度也受其影响,农村地区接收互联网信息较少。其次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不同,农民对互联网了解较少,不会操作,也不愿意花费精力投入其中。另外,我国网民数量十分庞大,于各个年龄段,各工作领域广泛分布,其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也有很多区别。
(二) 网路反腐缺乏良性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网络反腐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沟通机制并不通畅,网络反腐是民间发起的反腐活动,属于体制外反腐,因为对网民的信息缺乏快速转化的平台,想要把信息传入纪检部门具有一定的难度,反腐信息很难快速流畅的传入上级部门,会错过最佳的反腐时机,给反腐带来困难。其次,网络反腐也存在落实不到位,有些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重视网络反腐,只是跟风或应上级要求打造一个平台,并没有认真对待所收到的反腐信息,在处理腐败案件时没有落实到位,对待反腐信息,腐败事件存在拖拉推诿现象,难以将反腐进行下去真正落实到位。
(三)官员的排斥心理造成网络反腐阻力
大多数公职人员对网络反腐存在不满现象,对网络反腐产生抵触心理,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部分党员没有树立群众观点,做官以后脱离群众,看低群众,对群众持应付态度,不屑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网络上存在不实的网络爆料和盲目的人身攻击,给很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造成了名誉权受损等伤害,导致一些官员对于网络反腐十分排斥,对网络反腐缺乏正确认知,从心理上对网络反腐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些纪检监察干部不适应反腐工作的信息化,也影响网络反腐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推動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公众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
对网民来说,首当其冲要提高网民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一些网民看待问题不够全面,想法不够理性,不能对网络反腐认真负责,因此必须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社会公众参与反腐败必须确认自己掌握的信息真实才可以公开举报。其次,网民不应该简单地存在偏见,认为是官都会贪污腐败,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政府公职人员,对待网络上所传递的信息要独立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下定论,更不可随意发表过激言论,进行语言攻击。
网民的法律意识也要提高。网络反腐中一些网民的法律意识薄弱,相关法律知识也十分欠缺。为避免网民在网络反腐中因缺乏法律意识而犯错误,政府要开展相应的法律活动,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网络反腐在法制下运行。
(二)政府部门对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首先,要完善针对举报人的相关法律制度,使网络反腐有法可依,将网络反腐中举报者的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使举报者不得逾越法律之上恶意攻击政府官员。同时要完善对举报者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防止被举报者打击报复,伤害爆料人、举报人,要保护举报人隐私,保证举报人人身安全。
其次,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制约机制也必须不断完善,防止公权力被私用、滥用,同时也要保护政府机关人员,防止不法网民恶意诽谤,使用人肉搜索等恶意手段伤害政府机关人员。还应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打破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民间与官方可以互相协作处理腐败事件,提高案件处理效率。
此外,对待举报者的爆料,政府要持理智态度,要对人民负责,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事件,积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努力赢得民众的信任支持。同时政府要转变传统反腐思维,不能被动应付,应该积极参与,表明政府的决心,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表态。要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遵守,积极推动网络反腐可持续化发展,要有坚定的防腐观念与处事原则,保证反腐的效果。
(三)网络反腐倒逼制度的有效链接
公众狂欢式的反腐形式其实是制度的悲哀,如果有更加有效的监督方式和反腐渠道,网络反腐不会产生如此大影响,公众参与度也不会如此之高,因此,只有通过对传统反腐的制度完善,才能避免这一不平衡现象的出现。
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官员以及监督部门的监督,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其次,要通过多项制度来畅通民意渠道,使政府能听见群众声音,设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接受群众的监督。政府机关应尽量使政务信息透明化,并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与群众交流;最后,引咎辞职、官员财产公开等制度也需要完善。一方面,干部应该管好自己的下属,如果下属出现问题,干部也存在一定的责任,工作也要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干部要时刻为下属做好表率,为下属树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形象。
总之,既要把握网络反腐,同时也要抓紧制度化反腐,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来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加快网络反腐的进程,保证网络反腐的效果。
结 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公众政治生活的繁荣,“人人皆媒体”的自媒体时代在我国逐渐来临。随着反腐败工作大力开展,网络反腐高效便捷的特征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网络也成为公民进行社会监督和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公民意识有所觉醒、民众腐败反映渠道不畅通以及反腐败机制仍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网络反腐为制度反腐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腐败势力,遏制了腐败势头的蔓延,但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诸多缺陷,衍生出一些社会问题。本文希望能通过对网络反腐这一新生事物的解读和分析,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和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2012年11月8日。
[2] 叶笃初等主编,《中共党建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9年5月版。
[3] 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谭世贵:《网络反腐的机理与规制》,《党政干部文摘》[J]2009第7期。
[6] 鲍泓、徐媛君:《当前中国网络反腐现状及完善措施》,《人民论坛》[J]2012第5期。
[7] 田旭明:《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理论探索》[J]2013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