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
2019-09-12王慧慧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历代的诗词佳作流传至今的有很多,很多人着迷于这些古诗词文化。因此现代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为这些古诗词谱曲,从而形成了许多艺术精品。本人演唱过很多歌曲,唯爱这首《枫桥夜泊》,第一次听到时,就被那沁人肺腑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从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古代气息和诗人心中的忧郁之情,仿佛将我带入此情此景。我从以下三方面分析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一、诗词方面
《枫桥夜泊》一诗是由我国唐代诗人张继所写,他因当时科举不第,下至江南排遣心中忧郁之情。旅途中夜晚停船枫桥一带有感而发写下此诗。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开始啼叫,冰冷的霜布满天空。诗人首先是被“月落”“乌啼”“霜”三种景色所吸引,继而又被这凄美的景色牵出丝丝愁绪,实际上“霜满天”在这里并不符合自然景观,只是诗人心中倍感凄凉,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冰冷的霜华,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心中的忧郁之情。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星星点点的渔火,面对美景但愁绪使人无法入眠。这句直接写出人物心情,“对”字直击人物内心,而江边优美的景色和诗人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相互映衬的效果。诗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描写了一件事情,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的钟声飘到了客船。在前两句寂静夜色和诗人忧愁的前提下,夜半时分远处寒山寺的钟声敲响,声音空旷悠然响彻整个天际,重重撞击了诗人那颗孤寂脆弱的心灵。
二、谱曲方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黎英海先生选取了三首唐诗——《春晓》《枫桥夜泊》《登鹳雀楼》,创作谱写成声乐套曲《唐诗三首》。《枫桥夜泊》作为声乐套曲中的其中一首,我认为是最能体现中国语言魅力的。全曲悠缓的人声旋律部分基本都在渐强渐弱中循环,但大多是用弱音来表现的,这样既衬托出夜的寂静又渲染了气氛。每一句诗词和旋律的配合也都十分协调,充分体现出诗歌的韵味。旋律节奏基本是按朗诵诗歌的韵律来进行的,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霜”“对”“到”作为最能表现诗人忧郁的重点词,都用了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延长音来表现,且都是各句中最高音,足以震撼和感染到每一位听众。在每一句末尾的最后一字,都是运用了急速下行的旋律,又在低音后升高半音持续数拍,这样的半音转换加持续拖拍,充分体现出诗词的绵延悠长,有耐人寻味之感。一曲旋律下来,诗人的踌躇不安之情尽显其中,音乐与诗词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演唱方面
谈到对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我个人比较喜欢吴碧霞的演唱,因为她唱出了浓郁的诗韵,真切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她运用了朗诵诗歌的唱腔,咬字清晰,气息饱满,声音张弛有力收放自如,旋律中的强弱变化也表现得十分到位,气氛也渲染的恰到好处。在每句高音重点词处,声音圆润响亮扣人心弦,而每句末尾拖音处用了微颤的音色拖腔,韵味十足。肢体表演中她姿态端庄,忧郁的眼神中仿佛看到了远方枫桥的风景,面露忧愁用轻缓的肢体动作与之配合,形成了一根打动人心的感情线。吴碧霞全曲的演唱中都充满了哀愁之感,真切地表达出这首诗的灵魂——“愁”,她将感情完全投入到了演唱之中,自然地将艺术情感與歌唱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每个人演唱时风格都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不应完全效仿演唱家的演唱,而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唱出自己的演唱风格。在演唱之前,扎实的基本功是主要前提,我们必须注意以下要点:(1)演唱呼吸;(2)演唱姿势;(3)演唱起音;(4)演唱高音。
结合基本功中的要点,谈谈我是如何演唱这首歌曲的。整首都应用感叹的语气来演唱,自然协调逐步进入心灵与音乐的融合。演唱第一句时,由于诗词描写的是寂静暗淡的夜景,所以用声时应轻柔暗淡些,气息控制要平稳均匀,声音平直自然缓缓地吟唱出来。“霜”字是此句的最高音也是高潮点,正是诗人宣泄感情之处,所以在演唱时要在饱满气息的支持下,融入更多忧愁之情。第二句与第一句演唱方法大致相同,所以应轻柔缓慢地表达出来。第三句以高音开始,应唱出装饰和变化音的余音缭绕。第四句是全曲高潮句,声音力度应逐渐加强,“到”字全曲最高音处,也应随情绪推向演唱高潮,用最饱满最有力度的声音表达出诗人的心声来。最后一句,全曲接近尾声,声音应逐渐减弱,表达出诗人忧愁的内心世界。此外,各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句最后的拖腔,一定要用轻柔的声音使拖腔有绵延悠长之感,体现出诗歌的韵味来。
总之,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是极为讲究的,技术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在演唱中情感才是最难把握的。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学习、练习来掌握演唱的技巧,但想要把歌曲演唱成一种艺术就需要我们对所唱的所有作品投入更多的了解,我们需要在演唱这条道路上不停追求和探索,这是一条学无止境的道路。
作者简介:王慧慧(1988.10—),女,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合庄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