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班本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2019-09-12杨韵
摘 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进而促进语文能力的均衡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班本课运用,对于阅读课教学班本教材的形成和学校阅读教学特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班本课教学具体应用的有效策略,对于相关问题研究起到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阅读;能力;发展;提高
为使语文阅读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教师们不得不想办法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形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而充分运用班本课来进行阅读指导的突破尝试更符合改革的要求。班本课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推广运用,可以使小学生的读写更加具有人文性和鲜明个性特征,使阅读教学更富有活力和激情。近年来由于提倡开放式阅读和广泛阅读,这就要求学生们浏览更多的文章,多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多去探索和思考,最后彻底改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思索过程中的乐趣,进而起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一、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班本课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 突破原有形式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习惯的形成
通常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理解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老师总习惯在一旁给予指导。而班本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为导向的突出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使他们解读文章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 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均衡发展和提高
班本课在阅读课堂中的实践开展,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其中最显著优点是可以强化学生语言运用密度。并且能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运用班本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良好态度的养成。
(三) 能够促进学校良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式实践探索研究,不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而且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息息相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从自己学校的生源、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方面考虑,尽量提倡语文教师从语文阅读的课类、课型、知识类型等方面把教学实践与班本课创造性的结合起来,经常对阅读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地创新,从探索中获得新的启示,时常进行阶段性总结。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的全面发展提高。
二、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阅读教学模式缺少理念更新
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看做学习过程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进行主动思考。然而在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课堂上,有很多教师却一直习惯把自己看做课堂学习的中心。阅读教学设计和活动开展都喜欢以自己的主观看法认识为走向。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尤其对这种开放式的主题阅读教学方式实施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因素,真正把学生看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时刻围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在思想意识转变上下功夫才能使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而促进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順利开展。
(二) 阅读活动开展缺乏学生主体性体现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习惯于以老师主体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围绕老师来进行。阅读中产生的细微变化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想法和思维习惯制约。这种阅读方式的开展会产生很多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会觉得语文课堂阅读理解过程就是背诵理解老师梳理出的问题答案,根本用不到动脑思考,这种长期忽视学生阅读过程思维变化的现象,会使学生逐步丧失阅读兴趣,最终导致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得不到发展提高。
三、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班本课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 加强教材研究,为学生选取恰当班本课程内容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班本课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更具突出意义。因此教师在运用班本课程进行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符合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是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不同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和知识探索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开展中,在班本课程内容选取上就必须考虑到现阶段学生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的扩展选取。
比如,可以选取一些和本单元教材体裁相近的文章来进行课堂阅读拓展。还可以灵活选取所学课文作者的文章作为班本课程阅读内容,使学生在掌握阅读原著方法技巧基础上,扩展阅读理解一些和作者相近风格的章节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阅读书目推荐,整理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总之班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切忌不切实际地盲目进行,要确保学生阅读兴趣,有利于促进语文阅读教学高质量的开展。教师只有做到系统性地进行班本课程内容选取设计,才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和提高。
(二) 归结阅读方法,提升文本资源运用能力
教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重要一点就是设法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方法。很多学生读书过程一般习惯流于形式,没有预设目标。当脱离书本后脑海中对阅读内容基本所剩不多,至于文章内容主要细节则只停留在基本轮廓状态,问题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阅读理解习惯并掌握一定阅读理解方法。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课文前,自己必须首先完善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能力。尤其在班本课程开发创设中,要求教师做到多读、多思、多提升,最终形成高超的阅读理解技能,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运用班本课程内容进行阅读指导中,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阅读思路,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阅读课外童话内容的特点,把阅读课堂设计成童话交流课形式,让同学们在阅读交流中发现并归纳出童话题材文章特点,同时激发他们感受童话内容描绘世界的美好。课堂上教师要对童话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引导学生运用最形象的方式进行阅读理解,促使学生深入明确童话内容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生命启迪。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具有一定程度的阅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班本课程内容阅读理解中通过老师的正确引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合理高效运用,达到预期效果。
(三) 充分利用班本课程内容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训练
学生开展有效阅读的方式很多,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点滴教学时机进行有计划地针对性培养训练。尤其在“大语文观”的思想大力提倡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班本课程这一宝贵自由的教学空间,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训练、拓展、延伸,进而有效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
1. 注重学生有计划读书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时,不能只局限于对一本书或是一段章节的理解训练,应该充分运用班本课程帮助学生构建阶段性的阅读目标规划。比如,怎样来安排一本课外书籍的阅读时间,每天需要阅读多少页,多少字,需要整理完成多少篇读书笔记等。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性的目标规划,就会使学生对阅读过程不再茫然,进而形成一定阅读规律,最好形成良好读书习惯。此外教师在布置学生读书任务之前要让他们养成查阅了解文章作者信息以及时代背景或者相关阅读评价内容的习惯。还要学习在充分阅读基础上做好优美篇章、词语的积累摘抄,并且善于以读书笔记形式展现出来。
2.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体验
学生具备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及提高学习质量。然而阅读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具备质疑能力,所提出的问题也通常会偏离主题,没有一定价值。因此在班本课堂,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以下问题的质疑训练设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呢?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这种质疑形式既可以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
3. 展开深入阅读促进读写结合
教师要充分运用班本课程的优势,引领学生展开深层次阅读,使他们的阅读不能总是局限于文章字面,要让他们在自由的班本课程空间不断进行深入浅出的阅读理解。同时要不断加强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及提高,使他们进入到阅读理解的另一个美妙境界。
四、 结语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班本课程自由空间,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深层次拓展延伸,进而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合理开发[J].中小學管理,2014(11).
[2]韩序一.小学高年级朗读训练的几种方法[J].中国民族教育,2011(9).
作者简介:杨韵,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