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ME-GC-MS法测定生、炒饮片三子养亲汤挥发性成分

2019-09-12隋利强1黄婷婷1曹冬英1吴冬梅1丹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养亲硫氰酸莱菔子

隋利强1 黄婷婷1 曹冬英1 吴冬梅1 李 丹2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三子养亲汤”出自明代《韩氏医通》,是临床常用方剂,该方由紫苏子、芥子、莱菔子组成,用于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细滑等症,常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肺炎等[1-5]。三子养亲汤原方用法为方中三药微炒、捣碎后入汤剂煎服,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用生饮片组方使用的情况。方中的白芥子生用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炒后能缓和辛散走窜之性,避免耗气伤阴,长于顺气豁痰。紫苏子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炒后辛散之性缓和,更宜于风寒喘咳。莱菔子生升熟降,生用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后缓和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突出了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作用。前期实验中观察到三子养亲汤分别以生、炒饮片组方后气味差异明显,推测该变化可能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有关,而三子养亲汤挥发性成分分析未见文献报道。研究通过比较三子养亲汤分别以生、炒饮片组方后煎煮过程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探讨三子养亲汤以炒制后的饮片入药的合理性。

挥发油的提取常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萃取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但上述方法提取时间长,药材用量也大。固相微萃取法适合于微量化合物的提取,且简便、快捷,既可以保证样品的重现性,又减少了样品的用量[6-9]。本实验尝试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样品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比较生、炒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和方中单味药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HZ-HS-502N型电子天平(福州衡之展电子有限公司)、DFY-C-500型万能高速分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6890N型气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5973型质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SPME手动进样柄、萃取纤维头(65 μm PDMS/DVB)。

1.2 材料 莱菔子、芥子和紫苏子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车苏容副教授鉴定,分别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成熟种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种子。

2 方法与结果

2.1 炮制品的制备[10]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鼓起,质酥脆,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炒芥子: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深黄色,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香辣气。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气。

2.2 挥发性成分提取 分别精密称取生、制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药粉2.0 g于100 mL的顶空瓶中,加水20 mL迅速密封,浸泡20 min,将其放置在恒温水浴的装置中,将老化过的65 μmPDMS/DVB的固相微萃取插入到密封的顶空瓶中,推出萃取头,90 ℃下顶空萃取40 min。将固相微萃取的装置立即插入GC-MS的进样口,于250 ℃下脱附5 min进行分析。萃取样品前,萃取头均应在250 ℃下老化10 min[11]。另外分别精密称取生、炒莱菔子,生、炒芥子,生、炒紫苏子粉末各2.0 g于100 mL的顶空瓶中,萃取方法同上。

2.3 GC-MS分析

2.3.1 GC-MS条件 DB-5MS石英弹性毛细管柱(30 m×0. 25 mm×0. 25 μm),载气为He,进样口温度250 ℃,不采用分流进样,程序升温:50 ℃的温度保持1 min,再以2.5 ℃/min的速率升温至210 ℃,保持5 min;柱流量1 mL/min,解析5 min。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230 ℃;接口230 ℃;溶剂延迟时间为3.0 min;质量扫描范围m/z 30~550。

2.3.2 GC-MS分析 按2.2.1项下方法分析收集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各样品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如图1所示)。结合NIST Version1.7质谱数据库检索进行定性分析,将相似度在85%以上的化合物用峰面积的归一法计算得其相对百分含量(见表1)。

表1 生、炒品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及单味药生、炒饮片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

编号化合物相对含量分数/%生饮片组方 炒饮片组方莱菔子炒莱菔子芥子炒芥子苏子炒苏子1异硫氰酸环丙酯2.809---0.226-0.1212异硫氰酸烯丙酯80.09610.6490.238-88.90836.9107.7610.5663庚醛---0.423----4苯甲醛--0.489-----52-庚酮-------0.12262,5-二甲基吡嗪-------0.12071-乙酰环己烯-0.283-----0.1648(Z)-2-庚烯醛-3.147------92-庚烯醛-----1.794--105-甲基呋喃醛-------3.16011二甲基三硫0.1303.07612.4785.6420.0500.6900.226-122-正戊基呋喃-------3.33713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0.933---1.532---14(E)-2-庚烯醛---6.523----156-甲基-5-庚烯基-2-醇 --1.445-----16(E,E)-2,4-庚二烯醛-5.897-4.515-1.0180.8483.68617正辛醛-2.670-7.3110.1362.4061.142-18间异丙基甲苯0.052----0.162--19邻异丙基甲苯-0.3600.701-----20对异丙基甲苯---0.086--0.1060.33521右旋萜二烯0.417-6.641-0.1081.3681.224-22双戊烯-1.937-----0.80323苄醇--0.860-----243-辛烯-2-酮-0.512-0.4950.0220.5860.1923.904252-羟基苯甲醛-----0.041--26苯乙醛0.0620.6681.1190.223-0.2510.910-27反-2-辛烯醛-1.984-------28萜品烯--1.481-----292-庚炔---0.106----305-乙基-2-糠醛-------0.31131γ-己内酯------0.091-322-辛烯醛---5.360-1.1150.437-33异硫氰酸戊酯--2.675-----34甲酸辛酯-----1.900--

表1 生、炒品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及单味药生、炒饮片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

续表1 表1 生、炒品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及单味药生、炒饮片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

表1 生、炒品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及单味药生、炒饮片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

通过GC-MS分析,三子养亲汤及单味药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类、酯类、酮类等,其中异硫氰酸酯类成分为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在生芥子和生饮片组方中分别占到挥发性成分的88.9和80.1%。三子养亲汤分别以生、炒饮片组方后,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60种,生饮片组方独有的成分13种,炒制饮片组方独有成分30种,两者共有成分16种。生、炒莱菔子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73种,生莱菔子独有的成分20种,炒莱菔子独有成分35种,两者共有成分19种。生、炒芥子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69种,生芥子独有的成分13种,炒芥子独有成分29种,两者共有成分23种。生、炒紫苏子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67种,生紫苏子独有的成分22种,炒紫苏子独有成分21种,两者共有成分24种。

三子养亲汤以生、炒饮片组方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尤其是异硫氰酸环丙酯、异硫氰酸烯丙酯等异硫氰酸酯类成分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如三子养亲汤生、炒饮片组方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分别为80.1% 和10.6%,生、炒芥子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分别为88.9% 和36.9%。莱菔子、紫苏子炮制前后的异硫氰酸酯类物质也存在同样的变化趋势。异硫氰酸酯类物质系由硫代葡萄糖苷酶解产生的次生产物,具有抗癌、抑制微生物生长等药理活性,但过量对胃产生刺激或致呕作用,炒制可杀酶保苷,抑制硫代葡萄糖苷类成分酶解,部分地消除了对胃肠道刺激和致呕的副作用[12]。

3 讨论

α-侧柏酮为炒制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特有成分,相对含量为24.6%,生饮片组方未检测到该成分。侧柏酮能增强脾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干扰素-γ) 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能力[13]。故推测三子养亲汤以炒制饮片组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免疫能力,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三子养亲汤生、炒饮片组方所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与方中单味药生、炒饮片的挥发性成分大部分相同,但也有部分化合物存在差异。如炒制饮片组方合煎过程检测到的β-律草烯、2-丁基-2-辛烯醛、2,5-二甲基-3-乙基吡嗪、反-2-辛烯醛、2-庚烯醛等成分在三药单煎过程中未检测到,生饮片组方合煎过程检测到的异硫氰酸苯乙酯、二十四烷、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等成分在三药单煎过程中未检测到。炒莱菔子中的4-仲丁基苯酚、4-甲基十三烷、反式-2-癸烯醛、正戊基2-呋喃酮、二十八烷等成分、炒芥子中的薄荷酮等成分,在炒品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中也未检测到,推测三子养亲汤单煎与合煎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对三子养亲汤分别用生、炒饮片组方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生、炒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方中药物单煎与合煎后挥发性成分也存在差异,但单煎与合煎的差异成分与药效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本次实验所用毛细管内部涂层和萃取纤维头的选择性,所测化合物数量和种类只能检测大部分三子养亲汤及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少数化合物在该萃取条件和检测条件下无法测得。该结果可为三子养亲汤的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单煎与合煎的差异分析提供参考。后期实验可结合LC-MS等方法对生、炒饮片组方的三子养亲汤中的成分变化做进一步相对全面的分析,另外,可结合药效学实验和药效成分分析结果对三子养亲汤单煎与合煎差异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目前,临床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较为广泛,配方颗粒有其自身优势,如携带、服用方便等,但是对于某些单煎与合煎存在差异的方剂如三子养亲汤则应该按传统用法合煎服用或制备复方的配方颗粒。

猜你喜欢

养亲硫氰酸莱菔子
农药制剂中异硫氰酸烯丙酯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吲哚化合物绿色高效的硫氰酸化反应
基于色谱分析探究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检测
莱菔子的新用途
《玛牡特依》中的孝文化探析
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HPLC法分析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古代存留养亲制度的价值分析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