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巴江平坡农民画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9-09-11付琳琳

参花(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民画保护传承

摘要:巴江平坡村是少数民族苗族聚居地,这里的农民画色彩艳丽,造型夸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描绘着当地苗家人的生活。然而,现今其发展面临着很多困境。本文将从其保护与传承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平坡农民画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农民画 保护 传承

一、发展概况

贵州省龙里县巴江乡平坡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寨,全村约168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84%。这里较完好地保留了当地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包括苗族原始宗教文化以及苗族剪纸、蜡染、刺绣、雕刻等。平坡农民画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平坡村被当地文化部门评为“黔南州苗族农民画艺术之乡”,并于2006年成立平坡苗族农民画协会。2015年,巴江平坡农民画被列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江平坡农民画传统的创作者都是当地农民,这些民间画家从未进行过任何有关美术专业技巧的学习与培训。2017年,平坡农民画开始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当地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之一,专业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丰富了平坡农民画的创作面貌,也提高了平坡农民画的影响力,这项起源于乡土、发展于民间的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从乡村走进城市,开始了新的历程。

二、艺术特色

巴江平坡农民画受当地苗族传统民间文化影响深远,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民族特色。从剪纸到蜡染,从刺绣到绘画,将当地人的生活一一呈现。

平坡农民画的制作者对乡村生活的体验深刻,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山野田间,到养鸡织布、孩童嬉戏的农家院子,从日常的生产劳作到祝祷欢庆的重要节日,他们经常描绘的便是自身的日常生活。

平坡农民画构图十分饱满,不讲究对称,制作时不管是从何处着笔,最终要将画面整个铺满才算完成,画面繁复、充实而热烈。造型上,被描绘的对象多以夸张变形的样貌出现,尽管农民画家造型能力有限,但原始稚拙的造型却别具一格。他们用色十分大胆,将从集市上买来的颜料以水调和,直接蘸取,不需要调色板,画面色彩的饱和度非常高。颜料以平涂的方式铺开,大色块的涂抹与小色块的穿插,其中红、黄两色因象征着喜庆与丰收,运用较多,其光艳夺目,绚丽非常。

三、保护与传承

(一)传统保护与传承方式

过去,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主要依靠当地村民的自发性创作,随着时代发展,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从事农民画创作的多为无法外出的老人,平坡农民画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视,当地政府也开始关注平坡农民画的发展,并组织优秀的作品参加国家和省里举办的各项展览。这些举动一定程度上焕发了平坡农民画的活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平坡农民画,但农民画创作后继无人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目前,巴江平坡农民画开始进入当地高校,成为美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民画的创作者的队伍,有着专业技巧和基础的师生也让农民画的创作有了新的样貌。但仅靠少部分人的努力,平坡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仍旧面临着困境。

(二)保护与传承新思路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巴江平坡农民画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平坡农民画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对外的宣传,包括对农民画家的培训、组织他们参加相关展览,到资金的扶持,坚持活态性原则,跟随时代的发展,与市场挂钩。平坡村并不具备深厚的旅游资源,政府可以从整合资源的角度入手,将平坡农民画与其他相近地域的旅游景点相对接,有市场的支持和经济的收入,从事农民画创作的队伍便会一步步发展壮大,实现长远的发展。

第二,走数字化保护道路,建立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巴江平坡农民画有着数量较多的创作,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曾参加过国家级展览并被一些文化艺术机构收藏。但大多数的作品并不为人所知,多是创作出来便被当地农民随手放在自家房间角落。建立有关巴江平坡农民画的数字画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不仅让更多人有了一条便捷的途徑来了解平坡农民画,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料库。

第三,以巴江平坡农民画进校园为契机开发具有传承意义的校园课程体系。巴江平坡农民画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校园课程相结合,既是其重要的传播渠道,也是其保护与传承的途径。校园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平坡农民画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扩大受众群体,提高影响力;也可以推动有关平坡农民画的理论研究,包括其发展脉络的梳理和纹样的分析解读等方面;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为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传承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四、结语

巴江平坡农民画作为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遗存,反映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承载着他们的美好愿望与民族信仰,其根植于乡土,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消失的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各方人士的努力,以实现其长久的发展。

(作者简介:付琳琳,女,硕士研究生,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农民画保护传承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金山农民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