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库及人事档案数字化后统计数据的获取和使用
2019-09-10惠广东
惠广东
摘 要:人力资源服务业成为新经济体系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人力资源服务获取的基础数据,通过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收集和匯总,形成企业和人才两大数据库,加上流动人才档案的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利用大数据手段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为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人力资源招聘和高级人才寻访的应用、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推动、流动人才的流向分析和管理、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引导方面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和应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档案数字化;统计;信息化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截止到2015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7462万人,其中,全国就业人员为77451万人,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大改革力度、优化市场环境,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取得了新的成效,到2015年年底,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年营业总收入达9680亿元,同比增长20.1%,2015年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服务各类人员60189万人次,帮助1.5亿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为2432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7330万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匹配、人力资源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和“大数据”概念提出,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深度整合,人力资源管理也要创新服务方式,7000多万份的人事档案如何通过数字化进程推进其利用率,都是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二、人力资源服务统计数据的获取途径
1.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数据库和人才数据库。用人单位和人才是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两大主体。人力资源市场最基本的服务就是人力资源招聘服务,人力资源市场通过收集用工企业的即时需求,发布招聘信息、选择招聘渠道,通过面试、沟通、考核等一系列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相关人才,所以用人单位既是人力资源市场的一大主体,又是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主要对象和客户。人才,原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本文中所指的人才数据库中收集的人才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未就业或已经就业的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用人单位的规模和数量以及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尽相同,要想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分析统计用人单位和人才基本情况,就必须按着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建立和完善用人单位和人才两大数据库,才能在数据的通用性和可研性上提供基本保证。可以通过各县(市)人力资源市场多年工作的积累和数据,完善现有的企业和求职人员两大基本信息库,并逐步实现县市、地州、省级的数据资源共享,保证与国家、省、市及各区县人力资源信息库进行数据交换与对接,保证数据向上集中成库,数据应用服务向各级就业应用平台延伸。通过基础数据库,可以为各人社业务、各服务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数据库还可以为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提供重要数据分析来源,为探索建立城镇和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形势分析制度和科学研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一方面通过信息比对和匹配为企业获得适合自己的人才或者求职者获取适合的工作岗位提供基础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大数据的分析提供数据的基础支撑。
2.人力资源市场人事人才档案数据库。搭建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数据库,统一要求数字化档案可实时、方便、快捷地进行县市、省或全国各类流动人员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档案管理服务是促进人才流动,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保障措施,同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公共就业服务的有力抓手。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档案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和档案功能、作用得不到有效利用的主要问题。建议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档案管理信息数据结构和档案信息的采集工作都应遵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数据采集规范》,按标准对本地数据库进行改造和数字化工作,在多维度上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在线查询和业务办理,还可以创新的通过数据库开展诚信档案、流动党员管理等服务。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存储的数字化、应用的网络化,提升公共就业和人才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人力资源服务数据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
1.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就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我们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提出积极就业政策的国家,首次将就业同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也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较好地应对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国家在就业、创业和财税上相关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等,由此带来的企业的转型、人员的失业转岗、新就业形态的不断涌现都会对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在宏观上预测到就业工作的发展态势,但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两大数据库的收集以及人才档案数字化进程,可以从微观层面更加准确快捷的了解到就业市场的供需变化,便于国家、地方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到预判在前,预防在先,及时研究和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来有效应对就业风险和保持地区和国家的就业稳定。
2.人力资源招聘和高级人才寻访中的应用。招聘服务是人力资源市场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相关人才和为求职者提供相应的用工岗位的一种服务方式。目前,招聘服务主要包括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服务两种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相比传统的现场招聘会,新生代对网络招聘、微信、APP等移动客户端的青睐度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大数据、移动端对招聘服务模式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招聘服务的新模式也将不断涌现,对人力资源服务基础数据的获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高端人才供需缺口持续增长,高级人才寻访市场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而高级人才寻访相比一般招聘服务,对职位要求更高端、服务内容更个性化、服务目标更精准,对于高级人才寻访企业也需要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对企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数据掌握程度也决定了寻访企业兴衰成败。所以利用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形成的数据库,能够从海量的企业样本和人力资源样本中获取更多有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信息,是人力资源招聘和高级人才寻访的关键。
3.充分利用数字化人事人才档案的流向分析和档案的利用率。人事檔案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开发中人事档案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纸质的人事人才档案,在转递转寄过程中,还存在磨损、丢失的风险,同时转出、转入机构的不对称,也制造了很多壁垒,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日趋便利,守土观念渐弱,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人才的流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人才的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达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人事人才档案的数字化才能破解这个难题,一方面转递过程只需要在网络就可以完成,而且通过档案内容可以得到最充分利用,大大减少了各种证明的出具。另一方面在转递过程中档案中更多的信息可以被相关部门提取出来,用来对人才年龄、技能、职业等信息数据进行流向分析。比如,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的基础数据分析就可以对不合理的人才流动和流动失衡现象提前发出预警,同时可以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人才流动的相对平衡。
4.大数据对教育和技能培训方向的引导。在大数据时代下,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未就业人数增加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破解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也给人力资源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通过各高校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预警监测系统,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企业招聘工种、职位和现有求职人员结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预测未来就业需求,增强就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还有高校和高校之间、地区人力资源数据库之间也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联动作用,对经济波动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环境、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等关键环节展开综合监测研究。通过大数据可以对单位性质、单位规模、工资收入、区域分布进行多维比较,更为全面反映毕业生和培训学员的就业状况,同时在专业设置、招生数量的设置上为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参考,也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数据也可以为高校毕业生、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更准确预测经济和产业的未来发展变化和就业市场现状,帮助他们动态调研就业心理预期,也可以及时增加或改变职业技能,降低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形成人力资源市场众要素之间的多赢。
四、结束语
2014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从促进就业、创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角度强调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重要意义,为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给我们2.7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进一步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覆盖各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推进人事人才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建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6)[R].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6年12月
[2]徐 真.大数据管理在高校就业状况监测预警中的应用[J].中国就业,2016年第7期(46)
[3]陈 鹏.基于人才郊能的人才流动分析[C].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