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研究

2019-09-10吕圣飞

兰台内外 2019年25期

吕圣飞

摘 要:新时代医疗电子档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档案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医疗电子档案的特点,指出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存在的四大问题,即保存载体的安全问题、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存储技术的安全问题及管理过程的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选择各类设备、优化网络环境、采用先进技术及完善管理手段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疗档案;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存储

医疗档案是患者就医期间产生的与患者相关的各类医疗资料,随着就医的网络化发展,诸多环节均通过网络开展,如,网络预约、网络取号、网络查询检查结果等,医疗档案数字化趋势明显,电子档案逐渐成为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大数据时代,医疗数字信息与日俱增。2013年《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发布,增加电子病历管理相关内容,明确了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具有同等效力。可以预测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档案将逐步成为医疗档案的主流部分,这将给档案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使档案管理面临新的困境,即医疗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问题。

当前,已有部分学者从档案学的角度对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安全存储进行了探究,杨静、殷建琳(2015)对云存储的概念、关键技术及架构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探究了Hadoop云存储技术在电子档案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庞海涛等(2017)从安全性、经济性、易用性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蓝光存储是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的首选方式。此外,还有学者立足电子档案长期存储的问题,结合各领域工作实际,探究了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的有效策略,但针对医疗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的研究相对缺乏。从档案学的角度分析,上述提及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医疗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提供有效借鉴。基于此,笔者拟从医疗电子档案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医疗电子档案的特点分析

从档案领域角度来看,医疗电子档案应具备电子档案的一般特征,而从医学领域来看,医疗电子档案属于专门档案,具有其个性。所以说,医疗电子档案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体,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一是共性分析。一般而言,电子档案应具备五大特点,即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多种信息媒体的继承性及系统依赖性。这是电子档案区别于纸质档案最显著的特点,医疗电子档案是电子档案的分支,相应的具备上述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的这些特点使得其更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逐步成为档案领域的主流,但这些特点也给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带来潜在的风险。譬如,电子档案的系统依赖性,电子档案需要依靠电子设备来存储,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很强,倘若电子设备和软件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实时更新完善,就会导致若干年后电子档案数据因过时而无法读取或转存了。又如,电子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这一特点致使电子档案数据存在被篡改且篡改不留痕迹的风险,对于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构成威胁。

二是个性分析。医疗电子档案作为一类专业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隐私性。一方面,专业性强。医疗电子档案是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记录,而电子病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疗工作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如CT、心电图、磁共振、录像等非文字资料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才能读懂,其分类标准、保管期限、保管条件等也需咨询专业人士。另一方面,隐私性强。医疗电子档案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为患者的病历档案,而患者的病历档案涉及个人隐私,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检查结果、诊断结果、就诊经过等,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将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医疗电子档案的保密及安全存储至关重要。《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管理中也明确了“医疗结构应建立电子病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阅、复制电子病历”。

二、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的问题分析

1.保存载体的安全问题。目前,医疗电子档案主要存储于光盘、硬件等存储载体上,相比于纸质载体,新型的存储介质信息存储密度大,能够较好地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但这些载体对存储环境要求较高,物理环境中的高温、高湿、有毒有害气体、磁场干扰等因素均會对存储介质产生危害,譬如,灰尘中含有的有害化学成分会使载体发生降解,存储介质遭受破坏,而一旦存储介质遭到物理破坏,存储的信息将无法读取。医疗电子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前期的就诊记录、检查结果等对后期的就诊与判断提供借鉴,如果因存储介质破坏而造成患者就诊数据的丢失将影响后期的治疗。

2.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当前,医疗机构已基本实现网络化就诊,从网络预约、网络取号、系统排队叫号、检查结果查询与打印等环节均需通过网络,可以说,患者从就诊初期到就诊结束均离不开医院的网络系统,而这一过程产生的所有电子文件均为医疗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医疗电子档案的有效必然要求有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而事实上,网络运行环境同样存在着风险:病毒侵扰是最大的潜在风险,网络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强、攻击隐蔽性强的特点,往往防不胜防,一旦感染病毒将会致使医疗电子档案系统陷入瘫痪,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黑客的恶意攻击同样会给医疗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带来威胁,对数据进行篡改、窃取、删除、破坏等行径,将给医疗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泄露将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医疗电子档案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后期维护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需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项经费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医疗电子档案的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3.存储技术的安全问题。相关数据显示,硬盘的使用寿命3~5年,光盘的寿命30年左右,还未考虑物理环境带来的潜在损害,相比于传统的纸质载体的保存年限,新型载体的存储年限较短。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软硬件更新速度快,新旧设备的兼容问题、格式转换问题都是横亘在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面前的一大难题。此外,计算机语言更新速度快,平均每三个月就有一种新的语言问世,而语言之间的准确互换存在一定的障碍,若干年后,新兴的机器语言能否百分百还原现行的数据资源还需进一步探究。尽管当前,不少学者与专家对数据迁移技术进行了探究,但数据迁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问题与挑战,数据迁移技术也需进一步完善与升级。

4.管理过程的安全问题。当前档案资源建设遵循“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策略,医疗电子档案既包括数字化后的数字资源,也包括网络环境中直接形成的电子文件,而在这两项工作进程中同样存在风险。医疗电子档案管理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从收集到提供利用均需注重安全存储问题,此处主要探究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医疗电子档案的安全风险。从管理人员来看,医疗电子档案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兼具档案学和医学的知识背景,还需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缺乏其中一种素养则可能给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带来风险。譬如,因缺乏专业医学知识,会应无法辨认相关医学术语或医学资料而造成分类偏差;或者缺乏档案学知识,不熟悉保管期限而造成资料保管年限偏差。此外,提供利用阶段,需严格履行相关手续,申请利用者应通过审核后方能利用相关档案,防止在利用阶段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从患者角度来看,就医过程中不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同样会影响医疗电子档案的安全保存。

三、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的问题策略分析

1.选择各类设备。医疗电子档案的各类存储介质容易受物理环境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保存环境至关重要,控制合适的温湿度、做好档案保管的“八防”处理、选择合适的保管方式。选购医疗电子档案存储载体和读取设备应谨慎,选择当前技术发展成熟并能有效兼容各类数据的存储载体和读取设备。不要盲目选择还处于技术研究创新阶段的载体和设备,尽管这类设备具有更强的创新性,技术更新兴,但其价格昂贵且技术、参数标准等暂未统一,盲目采用可能会出现医疗电子档案信息无法通用的后果。同时,考虑到档案数据的兼容问题,已淘汰的落后的载体和设备也不能选择。当前,医疗电子档案的存储和读取设备更新快,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兼容和数据读取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实现医疗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数据迁移、仿真技术等。

2.优化网络环境。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实现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的重要保障,需积极探究针对性强的电子档案防护措施。例如,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杀毒,定期清理上网残存文件和无用文件;实时监测网络的安全情况,遇到网络风险应即时解决;设置防火墙,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运行时的安全风险,对各项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测,确保网络的运行安全,确保资料和信息的安全性;充分利用数字签名技术,防止他人假冒伪造,确定消息的完整性。为实现医疗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可以将数据迁移、仿真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三者有效结合,针对不同的存储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此外,医疗电子档案系统的建立、运行与后期维护均需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还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3.利用先进技术。此处所讲的先进技术即蓝光(光盘存储技术),英文为Blu-ray Disc(简称BD)。2002年,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标志着蓝光光盘的诞生。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蓝光存储是适应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保存的较好选择,蓝光在医疗电子档案的长期安全存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记录膜采用的是无机材料,相比于有机材料,其物理稳定性更高。二是采用非接触性和非磁性的记录方式。采用这两种方式既可以减少因接触带来的物理磨损,也可以保护电子档案不受磁场、电磁波等因素的影响,耐久性更好。三是使用寿命更久。相比于磁盘、硬盘,在适宜的环境下,蓝光光盘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更能满足医疗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的需求。

4.完善管理手段。完善医疗电子档案的管理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一是强化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医疗機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强调保密意识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注重档案信息保护,不能篡改、偷看、泄露他人隐私,可以考虑将保护患者隐私作为个人职务晋升、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将隐私保护与个人切身利益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医疗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为更好地适应医疗电子档案的管理需求,医疗机构应鼓励管理人员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通过参加档案行业、医学行业的专题培训,来弥补自身在档案或医学方面的知识缺陷。也可以邀请医疗电子档案管理水平高、经验足的管理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共同探究医疗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三是严把医疗电子档案利用的程序。医疗电子档案的利用应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利用者需明确利用目的、利用范围、利用方式等。外部访问同样需要在线申请,审核通过获得授权才能利用相关信息,防止在利用阶段出现信息泄露。

参考文献:

[1]杨静,殷建琳.Hadoop云存储技术在电子档案长期保存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5(12):22-25.

[2]庞海涛,王红林,周传辉.蓝光存储在电子档案长期存储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3):88-92.

[3]电子档案的特点及存储管理[EB/OL][2019-08-06].http://www.hada.gov.cn/html/News/269_42000.html.

[4]杨涛.数字档案信息长期安全存储问题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4(14):67-68.

[5]于晓红.数字档案信息长期安全存储之我见[J].黑龙江档案,2011(1):83.

[6]庞海涛,王红林,周传辉.蓝光存储在电子档案长期存储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3):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