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要具有“五性”

2019-09-10谭文翰谭吉华周晨曦

高教学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

谭文翰 谭吉华 周晨曦

摘  要:思政课的亲和力具体表现在“五性”: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榜样性;思政课师生之间要具和谐性;思政课内容要具真理性;思政课故事要具趣味性;思政课方式方法要具多样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五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2-0161-03

Abstract: The affin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s embodied in the "Five properties": the 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should be credible, respectable, reliable, entertaining, daring, and prom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be harmonious; the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hould be truthful; the stor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should be interesting; the method of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hould be divers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affinity; "Five properties"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是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行动指南,是思政课教师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思政课应具有“五性”。

一、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榜样性

榜样,是一种理想人格,也是一种示范。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他们既是守渠人,又是引路人,是学生灵魂导师,榜样作用责无旁贷。

(一)坚定职业信仰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否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评价思政课教师的核心标尺。人无信仰不立,国无信仰不兴。思政课教师直接面对“拔节孕穗期”的青年群体,肩负育人育心的重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宣讲者,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思政课教师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多元价值观面前坚定政治立场,廓清模糊边界,保持定力,解析思想理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二)夯实理论基础

思政课教师立于三尺讲台的自信来源于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全面持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释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风采,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提供强大动力。

(三)拓展教学视野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面对的学情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大部分高校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更新认知较之教师更快捷、更丰富。知识渊博、学识素养高的思政课教师能赢得他们的敬重,但不一定能与学生产生“零距离”的交流。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还需拓宽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视野。思政课教师通过学习新技术新媒体知识、心理学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式。

(四)提升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着、教育着学生。思政课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其人格,既能在传授理论知识中增加说服力,更能在厚植情感中融入共鸣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教学课堂氛围,注入思政课教学生机和活力。思政课教师应以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师德引领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成为学生可信、可敬、可靠的人。

二、思政课师生之间要具和谐性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思政课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优质环境和基础性工程。

(一)互爱尊重、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通过沟通、对话等多种民主形式,建立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思政课中具体表现为教学方式上的民主,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以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有机结合。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互爱尊重的前提,思政课师生关系的和谐还需做到互爱尊重。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大学师生关系中包含着师生双方应对对方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和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尊重和自觉维护教师的声誉。思政课的课程性质需要更加凸显这一点。

(二)互动交流、共情悦纳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以互动交流为纽带,表现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和情感上的互融性。思政课中的共情通过情绪诱因、情绪感染将教学认知、教学情感和教学行为无缝对接,引导教学主体共同参与,促进学生情感生成、情感演变,达到情感认同和学理认同的教学效果。同时,思政教学中的共情效应在空间和时间上会得以扩展和延续,为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互助合作、教学相长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的组织合作关系。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风格理解知识,传授知识,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萌发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理论,完善学生人格。与此同时,学生也通过个人独有的方式接受知识,提出质疑,产生观点,从而进一步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灵感,促使思政课教师努力创新思维,拓展渠道,开辟领域,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精深的知识。这种良性互助合作关系在无形中完成,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过程。这种良性循环过程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体现。在互助合作中,师生立场和原则一致,能求同存异、同心协力,朝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奋进,保障了铸魂育人质量的提高。

三、思政课内容要具真理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的认识以教学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真理性是思政课内容的本质属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确保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表达阐释的准确无误。

(一)理论知识要全面透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既能解释历史与现实,又能指导实践。高校思政课应当向学生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和永葆青春的理论品格。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价值取向解释历史、分析现实、指导实践,通过实际运用引导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认识,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二)学理分析要系统严密

学理分析是思政课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萃取升华,是思政课内容的重要依托,更是讲好思政课的重要环节。“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系统严密的学理分析对思政课教师把握思政课内容既是基本要求,又是使命责任。思政课教学必须在原有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真实地还原并及时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关注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和长远发展”等问题,注重马克思主義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和发展,站在全新的角度诠释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让学生用发展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而且在新时代的中国它仍然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深远。

(三)贴近实际,有理有据,讲透理论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理论关切要么是重大现实问题,要么是思想中存在的困惑,二者相互交织。思政课教学要主动回应大学生的理论关切,培养其理论兴趣,提升其理论思维能力。从理论到解决问题,再回到理论,最后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用理论思维厘清思想界限,消除现实困惑,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讲清楚,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吸引大学生、深入大学生,打动大学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四、思政课故事要富有趣味性

思政课的亲和力,除了“有理有据”、“有棱有角”之外,还需要“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讲好中国故事。

(一)讲出优秀传统故事的感化力

讲好中国传统故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将传统故事穿插于思政教学内容中,能增强思政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抬头率和点头率。如: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时,以传统故事为依托具体解读人伦价值和道德义务,启发学生思考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从而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确立自信提供精神来源和动力支撑,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营养。

(二)讲出红色革命故事的感染力

高度重视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讲好红色革命故事,既能丰富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又能凸显思政课的鲜亮底色,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讲出红色革命故事的感染力是宣传红色革命文化的最佳实践。要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就必须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思政课教师必须还原历史的客观性和连贯性,把握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脉络,找准革命英雄的鲜活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历史根源和历史史实中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动力源泉。如:阐述爱国主义时,结合红色故事所彰显的革命精神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讲述理想信念时,结合革命故事体现革命先辈一心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的坚定理想、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等。

(三)讲出当代先进故事的感召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行业和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典型代表意义的模范人物事迹,包括先进人物事迹、奋斗模范事迹、工匠精神典型人物事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成就,讲出当代先进故事的感召力,让学生切身感知中国发展的速度,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激发学生向道德模范学习,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五、思政课方式方法要具多样性

思政课教学有统一的使命担当和一致的育人归宿,在集中统一的思想指导下,思政课的方式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思政课教师须充分把准学情,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方式丰富多样。

(一)以理论知识为主线,适当加入流行元素

思政课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主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的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精神教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政课大多采用宣讲方式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无趣和枯燥。要改变这种状况,思政课教师要用他们喜欢的语言表达方式去教育,包装教学内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共鸣。将思政课理论和学生日常所接触的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电影片段、卡通动漫等结合在一起,让“高大上”变成“接地气”,把流行元素同课本内容相结合,把热点问题与经典理论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辟蹊径,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以传统手段为主导,巧妙融入新技术新媒体

新技术新媒介的运用,改变思政教师传统的授课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政课教学以传统灌输为主导,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使了思政教学理念、教学机制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拓展新渠道,展示新方法。思政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开发了大批思政课多媒体课件,通过投影仪等电子设备演示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思政课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运用,线上线下的学习,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所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和思政课教师沟通和交流。

(三)以核心要义为主轴,合理引入地方资源

思政课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時代新人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这是思政课的核心要义,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在以思政课核心要义为前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挖掘地方资源,将地方特色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为创建地方特色思政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可见,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是建立在“亲”与“和”的基础上,以教师的榜样性、师生的和谐性、内容的真理性、故事的趣味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而形成的教育合力,这种合力最终体现为思政课的引领力、认同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01).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趣缤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治癣的体会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