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

2019-09-10覃丽燕邓砚李丹许世华黄萼华

高教学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三全育人高校

覃丽燕 邓砚 李丹 许世华 黄萼华

摘  要:地方医学院校根据“11134”工作思路,通过做好“三全育人”体系的保障机制,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自我育人、资助育人、网络育人、网络环境育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等工作进行“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

关键词: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2-0007-03

Abstract: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11134" concepts, local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well put the three-wide education work system into practice by providing reliable and related facilitating mechanism. The following measures are recommendable to construct localized three-wide education work system and educate students by virtue of widely involving resources in every aspect, including teaching, management, service, self education of students, sponsorship, the Internet,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vocational counse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campus culture building.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ree-wide education work system; implementation route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教育部党组2017年12 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要求[2],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如何进行“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具体实施路径有哪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一、地方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思路

右江民族医学院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办学60多年来,一直秉承“大医精诚”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先后培养了5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在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工作中,学校根据“11134”工作思路,即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个中心,抢占意识形态这一个阵地,打造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支队伍,拉好网络媒体“学校官方微信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校易班、共青团官方微信”这三辆马车,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服务基层建功立业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四个贯穿。通过“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和构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國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3]。

二、地方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三全育人”体系的保障机制

1. 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三全育人”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由学工部部长兼任。小组成员由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学工部、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各二级学院等主要负责人组成。这些成员都是“三全育人”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2.制定实施方案

制定学校的“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在实施方案中制定各相关部门的任务清单,落实任务内容及任务负责人。

3. 制定“三全育人”的考核与评价办法

要求各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都要把“三全育人”列入职责范围。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中期有工作检查,年终有工作总结。每位教职工要定期总结育人情况,提高育人效果。将“三全育人”的履责情况纳入各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考核内容,并与绩效工作、职务职称晋升挂钩[4]。

(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1.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思想进步的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体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广大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修炼,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理念,教务处、各二级学院、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督导、青年教师导师制、授课比赛、外出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讲课技巧。教学部门要组织好“上好开学第一堂公开课、安排一堂公开课、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等活动。

2.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提高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加大辅导员之家建设和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辅导员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工部要积极创新和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学工部及二级学院要组织学生开展“学做一个PPT、精读一本书、做一件公益、培养一门兴趣爱好、拟一个研究选题、做一份求职简历”等活动。

3. 加大师德建设

建立问责机制,教师有违反教育部列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红七条”等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宣传部、人事处、纪委监察等部门认真实施学校“三三三”师德考评制度,注重宣传、教育和考评相结合。

(三)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自我育人工作

1. 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干部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作用

学校的党政工团干部和各类管理人员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全体管理人员要通过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自觉做到管理育人。广大职工要增强服务意识,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自觉为学生服务,搞好服务育人。要不断提高政治、文化、业务素质,树立服务育人观念,寓育人于服务中,当好“不上讲台的教师”。要努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服务学生[3]。各部门、各科室结合基层党建工作提高“三三三”理论学习效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强化党建工作,打造廉洁奉公、开拓创新、奉献友爱的活力团队。各部门、各科室同时做好办公室文化育人墙建设工作,要求各部门明确愿景,梳理工作理念,凝练团队口号,展示团队风采。学校校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教学楼管理员、宿舍管理员、食堂工作人员以及后勤水电、保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要发挥好服务学生的窗口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党支部的作用

学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校易班学生工作站、大学生自我服务中心等学生组织和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工作,实现每位同学“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人格自尊”的“四自”目标。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要深入同学中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主动为同学为学校服务。全校各学生班级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爱党、护党、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

(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工作是全校“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资助工作要与育人工作密切结合,要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资助政策的不同育人功能,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通过“资助”加“育人”方式,使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的优秀品质[5]。要健全和完善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资助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要更新资助理念,以讲政治的高度、公平公正的角度、“三全育人”的广度,从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两方面构建“助困”加“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具体要求做到全过程助困育人,把学生助困工作贯穿到贫困学生学习生活择业的全过程,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甚至延伸到贫困生就业择业,全过程做好助困帮扶、精准帮扶工作。做到全方位助困育人,不仅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在精神上也要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贫困学生的眼前困难,更要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6]。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开展能力发展与支持教育、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做到全员助困育人,动员全校力量、各部门力量参与到助困育人队伍中,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合力,达到助困育人效益最大化。学校将通过增项、提标、扩面等资助方式和实施《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依法依规加大资助专项经费的科学合理、高效规范使用。使资助政策真正成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强度最大、资助范围最广、贫困学生得实惠最多、群众反响最好的一项民生政策。

(五)做好网络育人工作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一方面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力度,让管理、教学和服务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要多开发网络教育和服务功能,如党建社区、大学生网上社团、后勤网络在线服务等,使校园网络服务平台成为网络育人的重要平台。学校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学校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敢于直面网络信息的挑战,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避免学生在网络纷繁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冲突中迷失方向,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和困惑。要加强学生良好网络道德行为培养,避免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摆脱社会道德约束,弱化道德观念。要有针对性开展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漠视现实世界和自我封闭,甚至出现偏激行为。要加强法律教育,避免学生利用网络论坛和社区发表错误极端、背离政治方向的言论,甚至参与网络犯罪的行为。学校党委成立“大学生传媒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发挥青年学生优势,展示青春正能量,建设好“学校官方微信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校易班、共青团官方微信” 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六)做好就業指导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

1.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贯彻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就业工作处具体负责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下设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各二级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全校形成“一把手”负责、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通过选送教师外出培训、校内培训等形式,定期组织开展培训,鼓励老师考取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为开展就业咨询、就业指导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通过就业信息网站及嵌入的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提供、相关政策文件宣传、就业咨询、毕业生质量调查等全方位就业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通过走访区内外用人单位,拓展就业基地,形成就业信息来源网络。近三年来,通过就业基地等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信息,每年本科毕业生人均岗位信息数超过3.5个。积极构建就业课外指导网络,成立大学生就业服务协会、大学生创业创新协会,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形势报告会、简历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面试大赛、企划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辅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开展大学生职业认知田野调查活动,通过职业人物访谈和职场体验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认知和就业能力。

学校主动适应教育发展和“新医改”要求,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以“三个五”(即就业引导工作五个融入、人才培养五个优化、就业服务工作五个平台)为载体,多措并举,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四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2. 做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7]。大力培育创新创业导师,通过鼓励现有创新创业指导青年教师或辅导员考取创业指导师资格和聘请校外创业基地(企业或社会机构)高管人才作为指导老师,补充师资不足;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加大教学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展科研资源,加强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尽可能满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必备的物质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把医学专业教育和创业就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课内外教学活动及网络课程建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严谨求实精神等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加强和组织创新创业相关培训和比赛,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科研专题辅导讲座、创业思维启迪讲座和创业实操培训等比赛,并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总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勇于投身实践的大学生。

(七)做好校园文化育人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开展校内品牌特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学生社团特点组织开展民族特色类、社团文化类、志愿服务类、文艺体育类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充实校园文化内涵。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开展既要有思想性的(如学雷锋活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实验设计、创新创业大赛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传统文化展示、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军训等)。要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能量,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12-0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377-378.

[4]朱平.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19(02):96-101.

[5]肖小琼,徐红.找准教育切入点,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J].教育与教學研究,2011,25(01):81-82+86.

[6]伍冰,张桂华,唐秋红.高校助困与育人结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20-122.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三全育人高校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