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体验式教学 打造生活课堂

2019-09-10陈桂荷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体验生活课堂

陈桂荷

【关键词】  体验 教学 生活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063-01

“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是体验式教学的生动写照。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因此,用体验式教学,打造生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情境体验,内化道德行为

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大量的生活现象都有着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把现实生活的场景搬到课堂上来,使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把学生放到场景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提升认知层次,建构知识,并由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认识。如在学习三年级《我要守规则》一课时,(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了我的课堂)我让学生背着书包按照学校归程队的要求走出校门,创设学生放学时受到恐怖分子(学生家长扮演)袭击的场景。当恐怖分子跑来袭击学生时,有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要逃走,呆呆的站在原地,他们都被我们的规则捆在那里(没说解散不能走,要守规则)。我立刻让学生原地坐下,小组讨论:当遇到危险时,规则还要遵守吗?为了生命安全能打破规则吗?学生们回忆刚才的场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交流,在我的点拨下,学生们得到结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当遇到危险或在必要的情况下是可以打破规则的,有学生还举了司机为了救人闯红灯是不算违反交通规则的例子。接着在家长的协助下,我们又重演了一遍恐怖分子袭击的场景,这次每个学生都会大声喊救命,找安全的地方逃跑了。这次我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通过情境体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道理”通过“情境”进入了学生的心灵。

二、活动体验,提升道德行为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和法治观念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成长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猜谜语、探秘等形式,构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如学习一年级上册《校园探秘》这一课,由于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于校园环境很陌生,开始经历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我们要开展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主动了解、熟悉校园环境。在上这节课时,我邀请班主任做我的助手,扮演导游,我和学生扮演游客。“导游”(班主任)按照我预先设定好的参观路线,带领“游客”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功能场室、校园的设施设备等,并做了详细的介绍。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带着好奇的眼神仔细观察,提出了好多的疑问。参观完,我立刻进行了“校园探秘”报告会,让小组讨论交流:在探秘活动中,你發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在活动中你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吗?经过“校园探秘”这个活动,学生们在讨论交流中就有很多话想说,就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在小组汇报时,我及时加以点评,表扬留心观察、认真聆听的小组,并不时播放一些需要注意的场室、设备设施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规则教育。通过活动体验,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校园环境,了解设施功能,产生亲近感;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了淡化说教,育人无痕的效果。

三、生活体验,升华道德行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重视学生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来发展其道德与法治意识,让学生走出课本,教师就要走下讲台,把小课堂与大社会融合在一起,指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课堂学习,又带着良好的习惯走向生活,到生活中去体验与运用。如学习三年级《我爱我家》这主题时,我设置了“当家作主”实践活动,周六让学生和家长调换角色,让学生在家当一天的“家长”,按照要求体会一下“家长”的角色。活动后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通过“当家作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感受到孩子不听话时父母的着急和孩子不理解时父母的伤心。作为孩子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理解父母,听父母的话,孝顺父母。通过这样的生活体验,把用文字表现的道德理念和信条转变为学生可以直接感受的活动,收获比说教更大。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去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多创设一些体验的活动,让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板着面孔说教,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变得生动真实,真正触动人的灵魂。“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体验是让德育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用体验式教学,打造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内化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品格。

[ 参  考  文  献 ]

[1]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

[2]唐妙祥.实施体验教学享受学习过程[J].中国民族教育,2012(4).

[3]《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2016.12.

猜你喜欢

体验生活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写字大课堂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