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法的农村金融创新试点政策效果研究
2019-09-10赵然
摘要: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都在陆续开展农村金融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农村资金深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工作。为了检测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着重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的方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一创新试点的工作对各个试点地区各项经济指标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双重差分;农村金融;政策效果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上的经济、政治以及发展问题,然而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因此,全国开展了“三块地”的试点工作。本文主要利用双重差分倾向法对农村金融试点的工作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的来源
我国农村金融试点在2008年正式开始实施,因此2007年也被称为是试点试运行的前期阶段,而2008年到2011年也被称为农村金融试点试运行后的阶段。因此,本文使用的数据为2007年到2011年全国三百多个城镇的具体数据来对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的实际效果做出评估与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因为我国的直辖市不在考量之中,因此被剔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由于数据缺失也不参与数据处理的过程,我们最终拟订的城市数量为333个,其中包含着处理组的样本以及控制组的样本。本文当中的所有数据都是来源于各个省市历年的统计数据以及国家的统计报告等。
(二)变量的选取
在选取变量的过程中,因为分配法要求条件可以进行独立性假设,换句话说,就是在对协变量进行控制之后,结果性的变量和参与政策与否没有太大的关联。在对协变量进行挑选的过程中,需要涵盖着和自变量以及结果的变量相关的所有变量内容,还包括和自变量没有关系但是对结果性的变量造成影响的变量。综合分析了本文所做研究的目的以及背景之后,在选取指标时,先拟订出协变量,然而这些变量没有全部参与到倾向匹配的全过程当中,利用该模型筛选出来的初选的协变量,从而确定了城市对农村金融创新试点造成影响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对结果类型的变量以及匹配类型的变量进行挑选的过程中,需要分别采取代表着金融发展状况的变量、人均发展的GDP、农村粮食的产量、农产品的出口数额等数据作为结果形式的变量,本文的一个核心的内容是个体的虚拟变量.也就是某一个城市是否已经推行了农村金融试点的政策,倘若已经推行了,那么就记作1,如果没有推行,那么就记作0。相同的道理,时间方面的虚拟性变量当被记作1的时候则代表的是试点推行后的时期,如果记作。那也就是代表试点之前的时期阶段。从具体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7年试点所在城市的每户平均粮食的产量、地区内的金融性风险、区域内的金融架构以及地区内的金融发展的效率等数据指标都在非试点的城市。从人均形式的GDP角度来分析,金融发展的具体程度以及区域内农产品出口的数量都在非试点城市之下,这些数据指标也正好与城市试点的挑选条件相匹配。
二、实证分析
本文当中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在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基础上对农村金融试点的推行与否对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是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具体的实验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在控制样本内部,利用核匹配的形式对有着试点的推行政策但是还未将试点的政策真正落实的城市进行匹配,从而对内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地克服因为自主选择而导致样本偏差出现的现象。其次,在完成匹配的基础之上,利用双重的差分模型对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进行克服,从而实现对某些政策的有效评估。
(一)计算倾向打分,有效完成核匹配过程
就像我们上文所说的,依据银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发文,在对试点的城市进行挑选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的经济状况、金融的规模等进行综合形式的评估。利用对2007年的处理组以及控制组的数据进行有效匹配来实现对内在影响的有效消除。因为本文当中的变量参与值都是个体的虚拟参考值,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可以利用模型对倾向程度进行评估。有相关学者认为在对协变量进行选取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且这些指标需要在推行试点政策之前就已经被确定好。在本文中,模型主要是对协变量的内容进行有效筛选,从而实现更高的拟合程度,也能获取到差分倾向的数值。
利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形式,我们发现对城市参与的试点政策造成影响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每户人家的粮食平均生产数量、人均的GDP数值、农村金融体系的规模以及地区内的金融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其他因素的影响均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很好地证明了农村金融试点政策的推行不仅仅取决于城市本身的指标,也是政府进行选择的结果。
(二)匹配质量的测验
为了保障匹配的质量,需要进行平衡性的实验以及模型的拟合度分析。
1.平衡性检验
在利用模型进行打分之后,需要对相应的结果进行平衡性的实验检测,以此来对倾向匹配是否与平行性假设相符合进行判断,对试点城市以及非试点城市协变量所存在的系统性差异进行有效考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进行初期匹配行为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得试点的城市以及非试点的城市在面对不同内容的变量时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为后期研究城市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差异性研究做好铺垫。利用对平衡性检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没有进行匹配时,所有形式的标准性误差偏差基本上都在15%以上,标准偏差最大的为60%。在进行匹配过程之后,两组城市的所有变量的偏差都有了明显的下降,部分参数的偏差被控制在10%范围内。与此同时,在进行样本匹配处理之后,试点的城市以及非试点的城市在各个变量上都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这次的倾向匹配过程是有效的。
2.模型拟合程度
除了需要滿足以上两个假设条件之外,还需要利用模型的拟合程度以及显著的程度对模型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利用对匹配前后的对比,对虚拟变量以及参与变量的回归效果进行有效分析,这可以用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从而实现对匹配质量的有效评估。通过对相关数值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进行匹配之后,整个回归方程以及模型的拟合程度均有所下降。而且在进行对比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体形式的模型已经不再显著。这也就说明,在进行匹配之后,试点以及非试点的城市中各个变量都很接近。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所选取的差分倾向匹配的结果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双重差分
1.可否有效促进试点地区的农村金融经济发展
在进行这部分的实验过程中,分别利用每一户人家的平均贷款的数额、所存储的资金数量、不良存款的概率等等数据指标作为结果形式的变量来对试点政策推行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对试点政策推行的金融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推行农村金融创新试点三年之后,并没有对农村每户人家得平均贷款数额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坏账的概率即地区内的金融风险产生一些积极地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试点地区的储存数额出现了明显减少的状况,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从这些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的推行并未对区域内的存款覆盖数值、金融的风险、金融发展的程度以及架构造成直接的影响。
2.是否有效地促进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
利用对数据模型的分析,我们发现把每户人家的平均粮食生产数量以及人均的GDP数值等作为结果形式的变量,是否参与到试点当中作为参与形式的变量,将其他形式的协变量看作是控制变量来展开检测的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参与到虚拟变量以及时间虚拟变量的系数都不太显著,这也就说明试点的城市在推行金融创新政策之后并没有增加该地区的粮食产量,也就是对当地区的生产总数值没有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个体的虚拟形式的变量以及时间的虚拟变量的系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双重差分的倾向匹配方法对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如何影响出口架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政策如何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在出口产品当中所占的比重。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农产品在贸易方面逐渐成为净逆差国,而这种类型的政策也使得农产品的贸易缺陷逐渐被扭转。
总之而言,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的政策在推行后的三年时间里,使得试点城市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总体上来说,它对我国出口的体系结构造成了比较正面的影响,它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三、结论
“三农”问题是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农产品的贸易在我国国际经贸当中也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为了使得我国农村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从结果上来分析,现在这些政策已经在部分方面发挥了正面影响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提升了出口产品中农产品的比重,而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并不明显。那么如何进一步促使农村的经济以及金融的面貌得以有效改变,还需要更多优质政策的有效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对农产品的建设支持。
目前为了促使我国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针对性的政策,比如农村金融试点等,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的方法对其实践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政策对农产品在出口产品当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改善,造成了正面的影响,而其他方面的影响还未明显地凸现出来。而且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相关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加强对农产品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机会,还希望相关的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珽,赵陈希.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法的农村金融创新试点政策效果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9,36(3):125-134.
[2]康书生,冯艳博.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金融扶贫研究动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40(1):32-40.
[3]贾晋,肖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7(1):70-75.
[4]潘功勝.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推进金融扶贫探索实践[J].行政管理改革,2016(6):22-28.
作者简介:
赵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农地金融机制创新与商业性制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BJJ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