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探究

2019-09-10彭瑾瑜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彭瑾瑜

摘 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提高、意志增强,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情感因素,精心设计教学情感,建立一条师生情感的纽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对策

1.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一: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

在我教授《观潮》一文之前,我的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潮起潮落的壮观景象。如何首先在学习课文之前,给予学生这样一种感观意向,对于调动学生(特别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积极性与兴趣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课文运用描写的手法使得钱塘江潮涨的雄奇景象跃然纸上。在课文描写“潮涨”来临的时候,我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要学生闭目听取惊涛拍岸,江水奔腾的声音,让他们身临其境,全方位将自己投身入雄奇的潮涨奇观。接下来我给学生讲关于钱塘潮的传说故事,诸如潮神伍子胥、钱塘苏小小、巨人等等。让同学们领略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关于钱塘潮的故事,引导他们假想自己作为某个人物角色,观潮时会有怎样的的不同心情与感受。

案例一分析如下:通过对录像与声音的设置、人物的扮演等,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景象、人物及其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情感中学习与思考,并以此感悟景中寓情,而情感中更有更深層次的微妙变化及其缘由。此时学生领略到文章作者的主观思想与文章传递出来的心情互相交错形成共鸣,也就意识到了文章的真谛所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方法的奥妙所在。

教学案例二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少年闰土》

在讲解《少年闰土》一文过程中闰土看瓜刺猹的描写片段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闰土活灵活现刺猹的画面,同时播放音乐及朗读磁带加以衬托,让学生脑海里浮出生动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这样有音乐的烘托与画面映衬下,朗读这一段课文,顿时让人想象出闰土瓜田刺碴的形象。

案例二分析如下:学生在听取朗读磁带播映之后,那寓意在课文中的感情色彩,从内心深处开启了着学生的形象感观。少年闰土那勇敢活泼,印象深刻的形象和富有鲜明色彩的画面跃然纸上。这样学生在理解这一段细致描述时,不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富有感情和兴趣的主动接受。如果学生能够养成一边学习一边想象相关画面的习惯,快速的将文字与画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关联的一个整体,从而树立对文字的形象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用心的阅读,并运用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情感中阅读与学习。

2.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实施对策

2.1创设人际情景

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富于情感的教育环境,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安其学而亲其师”。

上好第一节课,为今后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每位学生对每位老师的第一堂课都会特别认真,因为老师是“新”的,知识也是“新”的,学生对新的事物总是好奇的,敏感的,因此,教师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将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热爱。如果第一堂课,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亲近、尊敬、佩服、友好的,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一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创造融洽、温馨的情感关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要以真诚的爱为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智慧,提高教学效率。

重视教师个人的修养。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面带微笑进课堂,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影响、熏陶学生,实现情感教育。

2.2创设教学情感

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是课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感。教师是教学情感的直接创设者。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借助自己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形体动作等创造一个美的、自然的教学气氛,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2.3改进教法

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取得好成绩,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认可,这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健康人生的基础,有了源源不断的自我肯定,才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教学时,每位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感,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可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设置教师的“故意错误”,让学生指出其他同学回答中的错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多方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力。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灵活机智地组织教学,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阳光、是鲜花。

结束语

总之,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建立审美框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符合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意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13期

[2]陈冬梅;刘韩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年13期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