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川市白山羊常发疾病调查及预防措施

2019-09-10观海燕康高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预防措施

观海燕 康高超

摘 要:论文介绍了吴川市白山羊常发疾病的调查、常发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发病后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对吴川市白山羊疾病的了解,解决相关疾病所应措施,怎样对吴川市白山羊疾病的防控的了解,并掌握其疫病发展规律从而为吴川市白山羊养殖户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希望为吴川市白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羊;常发疾病;预防措施;健康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抽样调查了吴川市官舟镇、黑水乡、板场乡、思渠镇等4个乡镇8个白山羊养殖场计2109只白山羊,其中黑水乡两个3个、官舟镇2个、板场乡1个、思渠镇1个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存栏量都各有不同,但存栏量都是100只以上。

1.2方法

采用查阅档案、询问畜主和查看羊群等方法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结果

2.1吴川市白山羊发生疾病种类调查结果

在吴川市4个乡镇8个白山羊养殖场中调查发现,白山羊发生疾病的种类较多,其中主要是羊口疮,其发病率分别为34.23%,而病死率较大的疾病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脑包虫病,其病死率分别为100% (死亡数3头/发病数3头)和93.33%(死亡数14头/发病数15)。

2.2常发疾病治疗情况调查结果

在吴川市4个乡镇8个白山羊养殖场中调查发现,当白山羊发生疾病后,只要及时就诊和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对羊口疮的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达93.56%,而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为0% 和6.67%。

3.吴川市白山羊各疾病发流行情况

3.1羊口疮流行病学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山羊、绵羊的接触性、嗜上皮性传染病,本病为一种人兽共患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触而进行传染,发病动物表现出口疮、舌、乳房等部位皮肤与黏膜形成水泡、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结痂为特征,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干燥的结痂皮在夏季阳光下暴露30至60d才会丧失传染性,在地面经过秋、冬、春3个季节仍然具有传染性,在室温下保持15年之久的痂皮中的病毒能继续其活性和致病性。敏感羊群发病率高达90%,病死率1%至25%。感染山羊口角出现小的红斑和轻微肿胀,在很短的时间内(因山羊各种原因导致其形成各有不同)便形成水疱,1天后转变成脓疱直至破裂而呈疼痛性出血创面。一些破溃的脓疱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厚的浅灰褐色的痂皮。病羊食欲因疮口的疼痛而下降,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传播方式主要有成年羊传染给羔羊,通过山羊传染给人很少出现,主要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气温较高时期,比如夏、秋季是羊口疮发病较多的时间阶。

3.2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高热、咳嗽,肺和 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呈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本病在许多国家很常见,我国也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山羊的地区较为多见。而在吴川市也许是相关畜牧部门对于像传胸、炭疽、山羊痘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得很好,吴川市羊传染性胸膜炎在各养殖基地没有像其它地区那样总是频繁出现,但是只要出现此病那将会危及整个养殖场,因为一般这些病对于不懂相关疾病的养殖户都是盲目的。

3.3羊脑包虫流行病学

羊脑包虫的流行因数主要有生物学因数,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3.3.1生物学因数

(1)因为犬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对外界抵抗力、化学药品抵抗力非常的强,而且耐高温、干燥,在2℃谁中的存活时间可以达到两年半,在冰水中也可以存活4个月,经过严冬后仍具有感染力,所以很难将其虫卵杀死。

(2)山羊放牧区犬带有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是山羊脑包虫的传染源。

(3)因牧区犬粪便中虫卵接触山羊的机率多,导致其传播途径多。虫卵可以通过粉尘、风、水、动物的活动散播,犬与饲养管理者的接触、与羊的接触都可以传播,只要食入虫卵便会导致其脑包虫病的发生。

3.3.2自然因素及社會因素

(1)包虫病流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地理环境也很复杂。

(2)养殖户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率较低,对山羊疾病的认识不够深。

(3)相关政府部门对羊脑包虫的防治重视力度不够,防治机构以及防治队伍不健全,防治力度不行。

(4)养殖场、放牧区犬的数量及其多数为包虫病病原体携带者,管理起来相当的困难。

4.吴川市相关羊病防治的有效措施的建议

4.1羊口疮的预防

4.1.1杀灭蚊虫和定期消毒

蚊虫的叮咬是传播羊口疮的主要方式,为了避免羊口疮的传播、以及感染,必须进行有效的消毒、并杀灭蚊虫。夏天是羊口疮的高发季节,做好羊舍内的清洁,以防蚊虫滋生,采用消毒剂做好消毒工作。

4.1.2特异性预防

在羊口疮发病区域,用紧急接种的方法,制备成疫苗,在羊的尾根部腹面光滑、且无毛处消毒后,用针头划痕接种,使山羊产生较强的免疫效果。

4.1.3加强饲养管理

因为羊口疮没有特效药,只要患有羊口疮的病羊应首先进行隔离,对于病程较轻的病羊,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

5.1.4西医疗法

首先将病羊隔离后将病羊患部的结痂皮剥落,(1)用浓度为0.1%至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疮面,再用龙胆紫、碘甘油涂于患部,每天一次,连用3至5天。(2)利巴韦林2至10ml、维生素C5至10ml,肌肉注射每天1至2次,连用3至5天。(3)如果病情严重者,还可以采用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等加以治疗。

4.1.5中医治疗

每只羊内服藿香9g、防风9g、生石膏30g,栀子15g,甘草6g,黄连9g煎水,一次服用。外用牛黄、硼砂、雄黄、川连各15g,研磨成粉加上健康羊乳调涂于患部每天1至2次,直至痊愈。

4.2羊传染源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1)切断传染源:因为羊传染胸膜炎属于接触传染给健康动物,为了防治此病的发生就要重视疫区引入或迁出病羊,所引进的羊必须进行隔离、检疫、消毒等处理,确认无病原体后再与健康羊群一起饲养。

(2)做好隔离:一旦某区域出现有病羊便及时对羊群进行隔离,并治疗。对于病羊带过的区域,以及饲用的工具,要求消毒处理(消毒药物:1%至2%苛性钠、10%漂白粉等),并连续进行以1周为一次,进行4次消毒,对与病死的羊要进行焚烧处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存活可以达到1年及以上,健康的羊群要避免接触。

(3)疫苗接种:对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发病史的区域要进行接种,普遍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接种,半岁以下羊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半岁以上山羊注射5ml。接种后要加强对传染病症状的监控,一旦病羊羊体温持续升高便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4)对于发病羊群要采取紧急预防接种,病封锁一定区域在,一旦发现病羊有相关症状,马上进行隔离并使用红霉素或乐菌素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4.3羊脑包虫病的治疗

(1).羊脑包虫的的防治:首先要严格控制放牧区以及羊舍周围牧羊犬的数量,并加强管理,对牧羊犬要严格地控制其携带病原体的可能,控制放牧区犬、狼等野生动物的进出等;即消除传染源,每隔一定时间要给牧羊犬进行绦虫的驱虫并消毒,同时消毒后的产物要进行深埋处理。

(2).手术治疗的方法:首先要确定脑包虫寄生部位,其次找出并发现头骨软化部位。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剃毛、消毒),切开方式以U形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同时用止血钳进行止血,在骨膜上作H形切口,打开术部颅骨,用镊子夹起硬脑膜,作/+0字形切开。

如果囊泡所寄生部位不深,则会立即暴露于切口,或将脑组织突出。当出现切口没有囊泡时,用手捂住山羊的鼻孔,同时切口要朝下,很快便会有囊泡突出。如果囊泡较深时,要将针头插入探查囊泡所在位置,只要位置探入正确,针头内便会出现囊泡并流出,再将针头左右摆动,捂住山羊鼻子囊泡便会自动突出。当手术成功后,要做好整复硬脑膜、盖好骨膜、缝合切口等操作,而且要做好术后护理,以防止继发感染。

5小结

根据吴川市白山羊发病特点以及发病规律,对养殖场综合防治的建议综合性防治措施:(1)建立完善的羊病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依法管理;(2)制定免疫计划及程序,科学免疫,按时免疫;(3)重在做好预防工作,在现代医疗技术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将患病山羊治愈,而是从根源去除山羊疾病产生都可能;(4)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模式,采取“預防为主,防重于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即控制白山羊发生的疾病的流行的三个重要环节,以控制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5)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对于饲料管理进行加强,动物的饮食是养殖是影响羊群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对饲养环境进行加强,病毒的传播也与饲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加强免疫接种,有计划地对羊群进行免疫,对山羊疾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于传染病防治紧急措施的加强,一旦疾病发生,马上进行隔离、封锁、治疗,使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兽医师工作的加强,疾病的处理一旦耽误,则会影响整个羊群,因此要配置兽医师。

参考文献

[1] 张春娟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30(5)

[2] 杨晓辉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因与治疗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4)

[3] 殷震,刘景华 动物病毒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 于力,于康震,于维军,等,动物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63 ~ 365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赏识教育:高中生正方向发展的推进器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