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歌今:做生活教育的一线燃灯者

2019-09-10谷珵

教育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高歌幼儿园幼儿

谷珵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踏入天津市河东区第一幼儿园总园教学楼的大门,门厅镜上这句标语牢牢锁住了造访者的目光。园长高歌今说,这是儿童教育家陈鹤琴针对当时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活教育”的目标所在。如今,沐浴着先贤的理念之光,以生活教育为支点,高歌今撬动着园所的发展与教育实践。坚守一线三十余载,这位实干型园长的故事里写满了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奉献孩子的一片冰心,也藏着幼教事业改革发展的深深脉络。

跟随而非强加

“孩子们的想法早就与以往不同了。”

1985年,高歌今进入河东区第一幼儿园工作。那时候,幼儿园实行的是80年代初期颁布的第一版《幼儿园教育纲要》,伴随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相继启动,学前教育愈来愈受重视。也是在那几年,高歌今深受“活教育”理论启发,在教研尚未成为“标配”时,她便于班内的“小天地”搞起了研究。

进入90年代,《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始推广,脱产从大学读完书的高歌今回到河东一幼,幸运地带上了试点班。她发现,独生子女在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方面呈现出异于往届孩子的特征,这正是需要教育介入与引导的地方,于是坚定了“生活教育”的探索方向,寻找教育与生活的结合点。“小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班要建立合作与交往意识;大班面临升入小学,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年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既有区分度,又保持连贯性,因此我们进行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研究。”

孩子变了,教学关系亦开始由“教师中心”向“以幼儿为本”的师幼互动组织关系转变。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歌今一摸索就是20年。期间,《纲要》更新、《规程》修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学前教育的方向渐渐明晰。她的课题研究从“十五”做到了“十三五”,并将其归结为“生活教育,和谐发展”,融入园所文化内涵,如同一泓滋养成长的清泉,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做现代中国人’,是以开放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审视教育,对于当下幼儿的核心素养培养来讲,这句话同样适用。”把经典教育理念融入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歌今与时俱进地拓展着生活教育的外延,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之相融合,筛选适合孩子理解和接受的研究内容。比如改写旧二十四孝,创编成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快板书,以朗朗上口的说唱形式帮助孩子理解孝亲文化;开辟种植园,把二十四节气文化和幼儿园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了解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掌握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在她的引导下,河东一幼的几所分园因地制宜地开发了自己的课程,水墨画、民族服饰、名胜古迹……教学百花齐放。

时代的发展让孩子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丰富起来,然而童心的本质未改。“教育需要紧跟孩子的关注点,捕捉孩子的想法,把选择的权利还给他们,而非强加于孩子。”这是高歌今心里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践行着“活教育”鞭辟入里的剖析。

管理刚柔兼济

高歌今的教育道路,颇受耕耘杏坛的父亲影响。幼年的她看父亲给学生复习功课、和学生聊天谈心,尊师重道成了脑海里经久不散的“背景音”。初中毕业,父亲建议她考取幼师。“其实我不是外向性格,但和孩子在一起不能太‘闷’,对个人成长也是一种平衡,”高歌今笑着回忆,“但我觉得,幼师不需要都是活泼的,也可以像个大姐姐,悉心照顾和支持孩子成长。”在同孩子的亲密接触中,高歌今总能发现一些旁人注意不到的细节,逐渐爱上了这份事业。

因出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1995年,她被调至管理岗位,但她深知专业成长离不开一线锤炼,于是边做管理,边在班内开展研究。21世纪初期,河东一幼由最初的单体园变成了5所园区组成的集团园,管理成了一道考验关卡。高歌今在河东区率先尝试集团化连锁办园,创立了“逐层管理,一级核算”模式。“集团要有统一的目标和思想,不能因为扩张稀释了质量,同时提供自由空间,让每所分园在大框架内发挥所长。”得益于公平兼顾效率的优质公办园办分园模式,河东一幼的5所园区齐头并进。

规模的扩大令教师队伍扩充起来,时代对幼师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提升,意味着人才培养方式亦需要调整。自担任园长起,高歌今便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办园进程中的首要问题。针对现在的幼师职前培养环节更侧重理论,新入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高歌今加大职后培训力度,规定无论学历高低,进园第一年必须在保育员岗位锻炼,“只有了解幼儿成长的基本环节,从最基层干起,才能走得下去”。

清洁、保健,事无巨细,光是端饭每天就要两锅两锅地搬上3层楼。可是一年下来主动离开的没有,问其“秘笈”,高歌今总结了8个字——刚性机制,柔性管理。“制度是刚性的,但管理不能没有人情味,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她充分发挥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塑造品牌教师,并通过集中授课制、互动回访制等形式助力教师成长;“春华杯”“秋实杯”“希望之星”活动穿插进行,以赛促学,在演练中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

在高歌今看来,外在因素万事俱备,主动成长的愿望才是关键的“东风”。“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从待遇到职称评定,只要自己努力,不愁没有收获。”

播撒爱的教育

曾有一度,幼儿园讲究的是“小圈子练内功”,关起门来不问外界;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办园、与社区合作渐渐成为主流。“社会是一个整体,与社会良好互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高歌今认为,教会孩子如何“爱”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主题。每年儿童节,她会带领孩子和家长到启智学校、社区与残障儿童、散居孩子联欢,为孤残儿童购买日用品;组织开展绘本义卖和跳蚤市场活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活动慢慢演变成不少家庭的自发行为,孩子在传播温暖的过程中,更加领会了爱己及人的深意。

把園所内的温情化为洒向社会的广博大爱,她筹划和启动了“爱心永驻”“爱心基金”等工程,接纳残疾儿童入园,从2007年起从未间断,擦亮了河东区精神文明品牌。在一次社区走访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孩子的父亲是外地来津务工人员,工作的时候只能将孩子绑在椅子上。高歌今二话不说,将孩子收进了河东一幼的分园,长期资助其生活与学习。

善意的涓滴细流,汇聚成润泽童心的大江大海,让她收获了周围人的敬佩与信赖。2015年9月,高歌今荣获“第六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成为10位上榜者中学前教育界的唯一代表。回到幼儿园接受祝贺的那天,掌声和赞声围绕,高歌今却清楚,要在接下来的道路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是繁忙的,但不能忙乱,需要不断为发展积累内容。”

采访行将结束,有个问题在脑海里徘徊良久:扎根一线34年,有什么是不变的吗?不过在她不带丝毫华丽修饰的话语里,记者已经找到了答案——爱孩子。情系幼教的无悔,丝毫未随芳华流转褪色,于年华砥砺间沉淀出深邃的质地。

在园所一楼的教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绘图铺满长长的墙面。高歌今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聘请画家一起商讨,利用假期共同创造的,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将抽象的精神转为具体的图像。“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因此孩子也要关注社会。所谓价值观,其实是一种大德,需要从小培养,教育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此言说的高歌今,笃定要带领一幼人继续前进,为幼儿搭建快乐生长的乐园,燃灯奉献。

猜你喜欢

高歌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外卖点餐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妈妈减肥记
爱“上”幼儿园
吃出来的南瓜盅
想念幼儿园
我亲爱的叫高歌的小破孩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