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德育与法制教学现状与优化措施

2019-09-10姚宜理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

姚宜理

【关键词】  德育与法制 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048-01

一、当前初中德育与法制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方式落实,教师在进行教材讲解的时候完全脱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举出的事例也是成年往事,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学生会错误地认为为德育与法制课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的缺乏多样化和学生学习方法太过于死板,让德育与法制课的教学严重缺乏积极性,课堂氛围也比较死板。老师们只会片面地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及时地将时事政事贯彻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老师们上课没有激情,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有些德育老师几乎每节课都是围绕课本进行,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课堂氛围十分差劲,学生们都在自己干着自己的事,例如,在讲授依法治国的时候,全部照着书本上讀,完全不结合学生的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讲解。此外,在现实的生活中,一些政治教师工作几年之后容易对教学工作产生懈怠,教师薪酬待遇差、课程地位也相对较低,学科发展机制也不健全、部分德育教师对本学科的认同和自己的敬业精神薄弱等一直制约着德育教学的发展。由于德育教学的这一门课的本身的特殊性,它是较为单调并且理论性十分强的一门科目,再加上教师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会感觉特别的无聊和无趣,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度和激情,很难提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因而,优化初中德育与法制教学过程,提高德育与法制教学效果迫在眉睫。

(二)学生对德育课程缺乏重视

由于现在的中考体制和一些政策,学生们只注重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中考比重占的比较大的科目,直接导致学生们不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学生们对此不重视。现在中学生对德育与法制课程缺乏兴趣,大部分原因是中学生对德育与法制教育课存在着严重的偏见,普遍认为德育课程是空洞无趣的简单理论说教,学了没有一点点的实用价值。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认为德育与法制课晦涩难懂,有害怕而选择逃避的心理。

三、解决德育与法制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针对当前初中德育与法制课贯彻新要求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当前教学情况及时制定解决的办法,趋利避害,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提高初中德育与法制课的教学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一)转变教学方式

初中德育与法制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中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寻找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创建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模拟的情境,通过在实践中来感受德育与法制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的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对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育要回归实践、回归生活,这已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而,初中德育与法制课吸收和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在上课的授课过程中多引用于一些时事热点,也能够增强初中德育与法制课对生活的关注,促进德育与法制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此外,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面,而是素质教育得到更好地落实,因而,学校应始终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培养路线,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第一位,将德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二)提高德育与法制教学队伍的素质

提高初中德育与法制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联系。德育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思想要求,充分保证自身的文化素质能够满足新时期德育与法制教学的需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的标准,正确看待自身在专业上的不足。在德育与法制教学中依据初中生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必须需时刻关心国家的大事和热点问题,随时随地地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总之,在初中的德育与法制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德育与法制教学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加强课前的预习,重视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不仅要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效率,还应从提高自身全方位的素质着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下的德育与法制教学现状与优化措施作为选题,分析了当前初中德育与法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由此可见,社会地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初中德育与法制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初中德育与法制课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但是力度是不够的,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好各方面的新要求,增强德育与法制课的实效性,提高其地位,还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包仲令.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探讨[J].才智,2019(28):113.

[2]王友存.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4-75.

[3]张景荣.谈当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91.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