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在韩国的接受度
2019-09-10孙雯
孙雯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批评话语分析 韩礼德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I2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24
Keywords Chinese Children Literatur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allida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0 引言
韓礼德①(Halliday, 1985)认为语言必须满足使用者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用语言来描述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主客观世界的经验,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二是用来与别人建立或保持关系,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角色,即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三是运用遣词造句等语言手段,将各个句子组成连贯的文章语篇,即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本文结合上述语言的三大功能,分析韩国网民对杨红樱代表作《淘气包马小跳》的书评②的话语特点,了解和掌握中国儿童文学在韩国的传播情况及接受程度,从而揭示语言使用与意识形态、权势之间的关系。
1 语言元功能
1.1 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主要用语言来探讨或描述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各种事件。根据活动和事件的性质,可以划分出六种不同类型的过程③(Thompson,1996)——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ur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经研究发现,韩国网民在对《淘气包马小跳》一书的书评中,最常使用上述过程类型中的关系过程(48.94%)。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是评价或判断事物最直接的方式。Hodge & Kress④(1979: 113)指出,关系过程可以分为“修饰型”和“认同型”两种不同的模式。“修饰型”对事物进行描述,“认同型”对事物的性质进行限定。例如:
1.2 人际功能
1.2.1 语气结构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主要通过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来实现。语气结构涉及许多小句类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命令句,不同的小句类型在交流过程中赋予说话人不同的角色。
经研究发现,书评中占比最多的小句类型是陈述句(97.80%),几乎占据了全部比例;剩余2.20%则全部为疑问句,命令句和祈使句不被使用。这说明韩国网民在写书评的过程中,有力地充当起信息的提供者。通过自己对《淘气包马小跳》一书的切身体验和直观感受,成功引起了他人的共鸣。
1.2.2 情态系统
情态系统中人称代词、情态动词、评价形容词的使用,可以表现出说话人对自身、所做命题和说话人的态度⑤(张蕾,2005)。在文学语篇中,常常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来缩短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情态动词能够体现说话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如推测、肯定、回想等。评价形容词可以映射出说话人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判断:正面的词语代表了支持、赞同,负面的词语则表示反对、批评。
主位(theme)在语篇中的作用位居首位,它是信息的出发点。由于主位在结构上居小句之首,所以有时与主语重叠,这时称之为“无标记主位”;反之,在不重叠的情况下,叫做“标记主位”。
经研究发现,韩国网民的书评中“无标记主位”多于“标记主位”。这说明交流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通过强调自己所表达的信息来引起他人的关注,而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2 结语
本文以批評话语分析中的代表性理论——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语言元功能作为理论基础,从语篇的过程类型、语气结构与情态系统、主位标记等角度入手,分析了韩国网民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淘气包马小跳》的书评中的话语特点。
目前,韩国民众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情况远没有达到与国内的繁荣发展相匹配的程度。这可能与语言诠释、文化差异、价值观念、出版传播、审美取向等有关。因此,当务之急是认识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取有效手段加大中国儿童文学的对外传播力度。
注释
① 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② 本文选用的韩国网民书评来自cafe.naver.com/yearimdang/
③ 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6.
④ Hodge, B & Kress, G.Language and Control[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p.113.
⑤ 张蕾.用批评语篇分析布什的演讲[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4.
参考文献
[1] [M].杨红樱著,译.韩国艺林堂出版社,2009-2010.
[2] 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精髓之再认识——从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三个问题谈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2.
[3] 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全集[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1.